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见往事耳 ( ) (4)及鲁肃过寻阳 ( )
2.翻译句子。(4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你现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3分)
先一语道破,指出学的必要性,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3分)
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过寻阳 ( )(3)非复吴下阿蒙 ( ) (4)肃遂拜蒙母 ( ) 2. 翻译句子。(4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用原文回答)(2分)4. 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3分)
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从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5.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4分)(1)公亦以此自矜 ( ) (2)以我酌油知之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4)即更刮目相待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陈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您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甲】文做出分析。(3分)
写鲁肃对吕蒙的惊叹与结友而别,从侧面衬托了吕蒙的才能今非昔比。
4. 这两篇短文分别给了你什么启示?(可用成语概括,也可用自己的话概说)(2分)
《孙权劝学》:开卷有益;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等等。(能回答出1条,言之有理即可) 《卖油翁》:熟能生巧;要谦虚,不要仗着自己有本事就自夸等等。(1条即可)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1)见往事耳 ( ) (2)即更刮目相待( )(3)但微颔之 ( ) (4)康肃忿然曰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3. 请你分别写出起源于这两个故事中的成语:(4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刮目相待)或 吴下阿蒙
4.【甲】【乙】两文中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请你分别从【甲】【乙】两文中各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4分)
【甲】文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 【乙】文从熟能生巧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以 钱 覆 其 口(2)非 复 吴 下 阿 蒙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1)尝射于家圃 ( )(2)尔安敢轻吾射( )(3)徐以杓酌油 ( )(4)见往事耳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于是卖油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4.从【甲】文所写吕蒙的变化和【乙】文所叙卖油翁的故事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概括。(4分)
【甲】文:读书学习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才干; 学习不受年龄、事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要善于接纳别人好的建议。 【乙】文: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苦下功夫,多思多练,就一定能取得成绩。
六、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权谓吕蒙曰 ( ) (2)但当涉猎 ( )(3)尝主编《资治通鉴》( ) (4)及长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可以终身不忘。
(2)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和司马光的学习成效?(3分)
【甲】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之情,表现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乙】文则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司马光的学习成效。
4. 吕蒙是三国时的一位名将,司马光成了宋代著名史学家, 从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勤奋学习才能有所得,讲究学习方法才能有所得。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的字(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 (2)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3)唯傅修期耳 唯:__________ (4)永乃发愤读书 乃:_________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分)
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
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
(2)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2分)
3.【甲】文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学问增长很快。【乙】文中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3分)
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发愤读书,终于成才的故事。请你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示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示例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示例一: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óu):同“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同“曝”,晒干。 ④参:同“叁”,多次。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1)卿今当涂掌事 ( ) (2)但当涉猎 ( ) (3)即更刮目相待 ( )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学不可以已 ( ) 2. 翻译下面句子。(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吗?
冰,是水凝结成的,而又比水寒冷。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 【甲】文注重运用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笔墨生动。【乙】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4分)
围绕“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结合学习生活来谈即可。
4.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启示。(2分)
九、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③,身缘④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⑤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练:白色熟绢。④缘:攀援。⑤张辽:曹军将领。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4分)(1)即更刮目相待( ) (2)权从之 ( )(3)闻城已拔 ( ) (4)还屯寻阳 ( )2. 翻译下面句子。(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敌人城防已经修好,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取(皖城)。
(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3. 下列句中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A.自以为大有所益 B. 徐以杓酌油沥之C. 蒙辞以军中多务 D. 以我酌油知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课ppt课件,共27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授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推托到等到想要听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活版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活版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本被接接住曾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