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优秀导学案
展开4、《孙权劝学》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 1、积累文言词义,翻译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习惯,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
学习重点 | 积累文言词汇,翻译重点句子。 |
学习难点 | 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
学习资源 | 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微课 “《孙权劝学》基础梳理”,平台讨论及活动 |
【环节一】初读——初步感知,把握基础
1、明确目标
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自学教材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先听微课录音的朗读,根据平台提供的朗读指导读顺课文,注意读出感情,然后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然后对照平台上微课用红笔更正。)
(1)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朗读指导: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2)读准下列字音。
卿今当涂掌事( ) 孰若孤(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即更刮目相待( )
3、把握基础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孙权劝学》文学常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并完成填空题,对照订正(用红笔改正)。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19岁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77)初,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曾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司马光在学术上的不朽贡献是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另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文学常识填空:《资治通鉴》是 (朝代) 主持编撰的第一部
史书(体裁),记载了从 到 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 、 。
【环节二】速读——浏览文章,梳理文意
4、 疏通文意(18——20分钟)
(自学指导:同学们间互相翻译句子,把有疑问或不懂的词、句作标记,再完成下面的词语解释与重点句子翻译,最后对照平台微课根正错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卿今当涂掌事 (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见往事耳( )
蒙乃始就学( )( ) 即更刮目相待( )
肃遂拜蒙母( )
(2)虚词积累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结友而别( )
(3)翻译重点句子。
(学法指导:注意实词在译句中的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完整。)
① 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⑤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环节三】精读——合作探究,把握内容
5、合作探究(大家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到原句划下来有感情朗读)
(1)复述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片段?
(学法指导:朗读课文,按“劝学——就学――议论――结友”的层次复述。)
明确:
(2)孙权为什么要权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明确:
(3)课文中如何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学法指导:从文中找关键句子分析。)
明确:
【环节四】再读——分析人物,揭示思想感情
6、人物探究
(1)如何评价文中的孙权、吕蒙、鲁肃?
(学法指导:从文中找出人物的语言加以分析。)
明确:
(2)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请从三个人物不同的角度来谈谈。
明确: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自学指导:归纳主旨格式:通过……,表现了……,歌颂……。)
【环节五】延读——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7、积累拓展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完成下列题目: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A.恐已暮矣(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C.何不炳烛乎( ) D.孰与昧行乎( )
2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A、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 B少而好学( )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D、蒙辞以军中多务( )
3、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 晋平公担心学欠好的原由是__ ___,吕蒙不肯学的原由是__ _。
5.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词,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自我评价:
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将已完成的划“√”,未完成划“×”,并且要在课外通过自学完成。) |
1、积累文言词义,翻译课文。( ) 2、把握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 3、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习惯,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解读,合作探究,主题思想,写法探究,拓展延伸,随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6* 最苦与最乐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6* 最苦与最乐精品学案,文件包含16《最苦与最乐》导学设计docx、16《最苦与最乐》导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13《卖油翁》导学案docx、13《卖油翁》导学设计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