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业第二课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3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业第二课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3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业第二课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3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二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精选】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作业练习
一.填空题
1.质点在直线A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m/s,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4m/s,则质点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m/s2,再经过2s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2.
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匀加速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光照相机的频闪间隔为0.1s,且O点是0.4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计算小球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小球下滚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3.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匀速行驶,突然看见前面一自行车同向匀速行驶,汽车司机立即刹车,该汽车刹车时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s钟汽车的速度减为4m/s,则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m/s2;如果汽车按以上加速度刹车时,在4s钟时汽车刚好没有撞上自行车,则汽车司机在发现自行车时他们相距s=________m。
4.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30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11m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mm,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m/s.
5.一汽车在水平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汽车在4s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在8s内的位移为 m.
6.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m.
7.在火车站站台上有一观察者,在列车开动时刚好站在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列车启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时第一节车厢末端通过观察者,列车共10节车厢,每节车厢长度相等,车厢间的间隙不计,则列车通过观察者共需时间 秒,第5节车厢经过观察者需时间 秒,第3节车厢末端跟第6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 .
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7m和5m。则汽车刹车位移为 ______ m。
9.
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它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_____;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为_____;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_____;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为_____.
10.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从t=0开始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7 s末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在0~7 s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m。
1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4m/s,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8m/s,则质点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 m/s.质点从A到B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m/s.
12.刘翔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以的成绩获得栏金牌,这里的指的是 (填“时间”或“时刻”),刘翔运动的过程是 (填“匀速”或“非匀速”)。
1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0.5s时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物体在3s末的加速度为_____m/s2,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m/s。
1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加速度ɑ,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0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时隔):
方法A:由ɑ1=,ɑ2=,…,ɑ5=,取平均值=8.667 m/s2。
方法B:由ɑ1=,ɑ2=,ɑ3=,取平均值=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方法B中有___。因此,选择方法___(填“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小实验的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15.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空中从O点静止下落,分别经过A.B.C.D四个点,且OA=AB=BC=CD经过这四个点的速度之比为 .
1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其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_______
1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的位移为4m,在第二个2s内的位移为0,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m/s,加速度大小 m/s2.
18.
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3秒末与5秒末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_;前3秒内与前5秒内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3 20
【解析】
[1] 质点的加速度
[2] 再经过2s的速度
2.【答案】 1 2
【解析】球在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根据△x=aT2可得:。
【答案】 2 8
【解析】根据公式与对比可知, ,由公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
3.【答案】4 32
【解析】【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题
[1]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
大小为4m/s2;
[2]如果汽车按以上加速度刹车时,在4s钟时汽车刚好没有撞上自行车,则自行车的速度为4m/s,则汽车司机在发现自行车时他们相距
4.【答案】0.1
【解析】【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是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即v=.
【解答】解:由于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可以认为滑块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也就是说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瞬时速度.
又= 得到:
v1=m/s=0.1m/s,
故答案为:0.1.
【点评】本题应掌握光电门测量滑块瞬时速度的原理,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的换算.
5.【答案】4;50.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第一问先求加速时间判断4s内汽车是否停下,再计算速度;第二问根据以上计算判断汽车的减速时间,再求8s内的位移.
【解答】解:汽车减速到零所用时间为:
4s末的速度为:v1=v+at1=20m/s+(﹣4)×4m/s=4m/s
由以上计算知,汽车经历5s停止运动,故在8s内的位移为:
=,
故答案为:4;50.
6.【答案】6.25.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物体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4s内的位移.
【解答】解: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4s内的位移等于2.5s内的位移,x=.
故答案为:6.25.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物体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7.【答案】:,,.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本题由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速度和位移的关系类比得出,其中结合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这个推论.
【解答】解:设车厢运动的加速度为a,每节车厢的长度为L,列车通过观察者共需时间t,由公式,可知:,,由两式对比得出:
由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推论: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所以第5节车厢经过观察者需时间为: s=s,
设第3节车厢跟第6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分别为v3和v6,由公式,可知,,对比两式得出: =
故答案为:,,.
8.【答案】16
【解析】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x=at2 得:a=(5?7)/1=?2m/s2
根据第1s内的位移得,
代入数据解得:v0=8m/s
刹车时间为 t1=(0?v0)/a=(0?8)/(?2)=4s,
汽车5s时已停止运动,则汽车的位移
点睛: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刹车的加速度,根据第1s内的位移求出刹车时的初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
9.【答案】 1:4:9; 1:2:3; 1:3:5; 10m
【解析】由可得,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由可得,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由可得平均速度之比为1:3:5;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为.
10.【答案】8 82
【解析】2017-2018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
11.【答案】6,6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平均值;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平均值,即:m/s
质点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m/s.
故答案为:6,6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能灵活运用.
12.【答案】时间,非匀速
【解析】
试题分析:指刘翔跑完全程的时间,对应位移,刘翔运动的过程是非匀速运动。
考点:时间与时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时间和时刻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区别的能力.要注意生活中的时间与物理上的时间意义的不同。
13.【答案】4 -2 1.25 1.75
【解析】【来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月考物理试题
【分析】
【详解】
[1][2][3][4]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0.5s时的加速度为
物体在3s末的加速度为
物体在0-4s内的位移
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14.【答案】 (1). x1.x6 (2). x1.x2.x3.x4.x5.x6 (3). B (4). 偶然误差
【解析】在方法A中,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只有起作用,
方法B:
因此六组数据都起作用,故方法B数据应用充分,更合理一些,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逐差法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应用,要明确逐差法的应用条件并能对其熟练应用。
15.【答案】
【解析】【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抓住竖直位移之比求出运动时间之比,通过竖直位移相等求出速度大小之比.
【解答】解: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分别经过A.B.C.D四个点时对应的位移分别为h,2h,3h,和4h;
由位移公式:h=
则:
由速度公式:v=gt
所以经过ABCD四个点时的速度:vA:vB:vC:vD=
故答案为:
16.【答案】 (1). -2 (2). 相反
【解析】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及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
17.【答案】3 1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运用逐差相等公式△x=at2可求得加速度;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该规律求出第1个2s末的速度,再根据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可解出初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在第一个2s内的位移是4m,在第二个2s内的位移是0,根据逐差相等公式△x=at2可得:
第一个2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
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为:
解得:v0=3m/s
故答案为:3 1
18.【答案】 3:5 9:25
【解析】根据,可知3s末与5s末的速度之比为,根据可知前3s内的位移和前5s内的位移之比为.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一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一课时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意义,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A,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A,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