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课后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912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课后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912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课后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0912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课后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课后同步练习,共29页。
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如果50m表示向东走50m,那么—50m表示( )。
(2) 如果水位升高2m时,水位变化记作+2m,那么水位下降2m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3) —读作( ),+3.2读作(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
(2) 若a是正数,则—a不一定就是负数。( )
(3) 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
(4) 若规定收入为“+”,那么—30元表示支出了30元。(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B.0是最大的负数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0是最小的负数
(2) 在—3,0,+5,—3,+3.1,—,2003,+2008中是负数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 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50m B.向北行进50m C.向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4、 指出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 +1 0 104 —0.01 +3.2 —2
正数: 负数
5、 写出下面各数。
(1)零点八 (2)正一百零三 (3)负七分之二 (4)负一点七八
6、 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m,潜水艇在海水下30m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下方10m处游动,试用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2
—4
0
+5
+8
—7
+2
+3
7、 学校六年级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能跳1.6m及以上为达标,将跳远距离与1.6m的差记为成绩,超过1.6m的用正数表示,不足1.6m的用负数表示。六(1)班第一组男生成绩如下:
第一组有百分之几的男生达标?
第2课时
数轴及数的大小比较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2) 零下12℃,表示为( ),比0℃低2℃的温度是( )。
(3) “后退10步”可以说成前进( )步。
(4)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则向东行驶3km,记作( ),向西行驶3km,记作( )。
(5) 在温度计上显示的两个温度,( )的温度总比( )的温度高。(填“上边”或“下边”)
(6)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数大。(填“左边”“右边”)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是负数。( )
(2) 正数大于负数。( )
(3) 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 )
(4) 数轴是一条射线。( )
3、 写出点A、B、C、D表示的数。
4、在 里填上“>”“<”或“=”。
—3 —5 — 1 —1 1.5 1 —4 —3.5 0 —3
5、 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3.7 5.4 0 —1.2 —7 —3
6、 写出比0小2 数,比4小2 数,比3小2的数。
7、 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3.1 — 0.5 —3 —1.8 +5 + —1 —108
正数
负数
圆柱和圆锥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周围的面叫做(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
(2) 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高剪开,展开得到一个( ),这个( )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 )。
(3) 如果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等于(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柱只有一条高。( )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
(3) 圆柱是立体图形。( )
(4) 圆柱有3个面。( )
3、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是圆柱的在( )里画“√”。
4、 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5、 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12.56cm,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多少厘米?
6、 根据右图圆柱的有关数据算一算。
(1) 底面的周长:
(2)底面的面积:
(3)侧面的面积:
第2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1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0.0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4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3.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4dm,高5dm,它的侧面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
(3) 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是圆柱底面的( ),宽是圆柱的( )。
(4) 一个底面半径4cm,高5cm的圆柱,如果沿底面直径把它平均切成两半,它的表面积增加了( )cm2。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柱的侧面积总比表面积小。( )
(2)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
(3) 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 2倍,它的侧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3、 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单位:cm)
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0cm,高是底面直径的一半,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 做5节铁皮通风管,每节长1.2m,横截面直径是10cm,做这些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
6、 罐头厂要给水果罐头做一种圆柱形的包装盒,已知这个罐头盒的底面半径为4cm,高6cm,同时要在盒外面贴一圈高4cm的商标,那么一个罐头盒需要商标纸多少平方厘米?做一个罐头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第3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6.28c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2) 用一张长20cm,宽10cm的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3) 有一个圆柱形木棒,半径是3cm,高是10cm,沿底面直径锯成相等的两块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
(4) 将一个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它的高与圆柱的高( ),它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长是圆柱(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如果两个圆柱的底面直径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2) 一个圆的半径是1dm,它的面积是6.28平方分米。( )
(3) 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 )
(4) 一张长30cm,宽20c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侧面积是600cm2。(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高是3.14dm,底面直径是1dm,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展开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10cm,若高增加2cm,则表面积增加( )cm2。
A.31.4 B.62.8 C.20 D.157
4、 看图计算
(1) 求圆柱的侧面积。(单位:cm) (2)求圆柱的表面积。(单位:cm)
5、 用竹板子做一对圆柱形笔筒,底面周长是18.84cm,高12cm,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竹板子?
6、 一根长12dm,横截面直径是4cm的圆柱形木棍,将它平均截成三段,然后全部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第4课时
圆柱的体积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3升=( )毫升=( )立方分米
(2) 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cm,高5cm,体积是( )。
(3)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dm3,两底之间的距离是6dm,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4)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dm,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5) 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一个圆柱的高缩小到原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不变。( )
(2) 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
(3) 把1dm3的物体放在桌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是1dm2。( )
(4) 容器的容积小于它的体积。( )
3、 求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
4一个圆柱形礼品盒,底面周长12.56dm,高0.5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把一个棱长是8d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需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
6、一根圆柱形钢管,内直径是4cm,壁厚是2cm,长1m。每立方分米钢管重7.8kg,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7、 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比原来缩短2cm,表面积就比原来减少6.28cm2,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柱的底面积为S,高为h,它的体积V=( )。
(2) 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高为h,它的体积V=( )。
(3) 6.4立方米=( )立方分米 2升25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dm,高是2dm,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这个展开图的周长是( )dm,面积是( )dm2。
(5) 把高2m 圆柱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0m2,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做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 )。
A.1:2л B.1:л C.1:4л D.2:л
(3) 圆柱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它的体积( )。
A.不变 B.扩大到原数的3倍 C.放大到原数的9倍 D.缩小到原数的
3、 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 底面直径是12dm,高是20dm。
(2) 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10cm。
4、 一段圆柱形木头的体积是157dm3,底面半径是5dm,它的高是多少?
5、 大亲公园新建一个圆柱形水池,它的容积是84.78m3,底面积是28.26m2。现在水池里装水量为水池容积的,水深是多少米?
6、 一个圆柱形粮囤,量得底面周长9.42m,高是4m,每立方米小麦约重650kg。这个粮囤大约能装上麦多少千克?
第6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柱的底面周长6.28cm,高10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2)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cm,这个圆柱的高是( )cm,体积是( )cm2。
(3) 把一段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截成两段小圆柱,则表面积增加了( )cm2。
2、 慧眼识珠,我会选。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D.容积
(1) 一只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升水,是求水桶的( )。
(2) 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 )。
(3) 一段圆柱形铁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 )。
(4) 做一只圆柱形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 ( )。
3、 填表。(单位:cm)
直径
高
侧面积
表面积
体积
3
6
4
12.56
6
56.52
4、 一个圆柱形的机器零件,底面直径是2dm,高是7dm。如果每立方分米的钢材重7.8kg,这个零件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5、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942dm3。底面半径是5dm,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6、 为了保护树木,需要在大树的树干上涂上白灰。量得树底面周长是12.56dm,树干涂白灰的高度是15dm,涂白灰的面积有多大?
7、 动手做一做,再计算。
用一张长26cm,宽18cm的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能围成几种形状不同的圆柱?
圆锥
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锥的底是个(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 )是圆锥的( )。
(2) 一个圆锥有( )个面。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
(2) 圆锥只有一条高。( )
(3) 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4) 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一点连线是圆锥的高。( )
(5)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3、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锥?是圆锥的在( )里画“√” 。
4、 请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及底面直径、侧面、高。
5、 填表。
名称
底面半径
底面直径
底面周长
底面面积
圆
锥
5cm
6dm
9.42m
6、 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10cm,里面盛有水,现有一个圆锥形铁块放在容器内并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1cm,这个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第2课时
圆锥的体积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如果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d,则圆锥的体积是( )。
(2)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圆锥的高是9cm,圆柱的高是( )。
(3)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2cm,高3cm,它的体积是( )cm3。
(4)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d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
(5)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1dm3,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 )dm3。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2) 如果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一个圆柱体积的,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3) 如果一个圆锥体积是一个圆柱体积的3倍,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一定是圆柱的高的9倍。(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两个体积相等且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高一定是圆柱的高的( )。
A.3倍 B. C. D.2倍
(2) 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A.3倍 B. C. D.2倍
(3) 将一个棱长为3d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6.28 B.7.065 C.21.195
(4) 如果圆锥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是原来的( )。
A.1倍 B. C. D.2倍
4、 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 底面积是5.1m2,高是1.6m。
(2) 底面直径18cm,高15cm。
5、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31.4d㎡,高是120cm,求它的体积。
6、一个圆锥形的煤炭堆,底面周长是18.84m,高是1.5m。每辆车每次可以运5m3煤炭,大约几次可以运完?
第3课时
第1、2课时的综合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314立方分米=( )立方米 4.06升=( )毫升
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 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4.2dm3,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3)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54cm3,高是6cm,它的底面积是( )。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3倍 B. C. D.2倍
(2) 底面积、体积分别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锥的高是15cm,圆柱的高是( )厘米。
A.15 B.45 C.5 D.30
(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4,圆锥与圆柱的高的比是( )。
A.9:16 B.16:27 C.27:16
(4)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adm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a B.a C.3a D.2a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体积都相等,则圆柱的高应是圆锥的高的( )。
A.3倍 B. C.1倍
3、 计算下图形的体积。
4、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5.12cm3,底面直径4cm,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5、 一个体积是1413dm3的铁块,可以锻造成多少个底面积是28.26dm2,高是5dm的圆锥形零件?
6、 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10cm,里面盛有不满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157cm2的圆锥形铁块浸没在容器内,水面上升了1cm,求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
(2) 在比例里,( )的积等于( )的积。
(3) 用18的四个因数组成比值是 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
(4) 写出一个比例式,使两个比的比值是,而且两个内项的积是20。( )
(5)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6) 用3,4,0.51和0.68组成一个比例是( )。
(7) 用0.8,2,2.5这三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8) 甲数是乙数的,乙数和甲数的最简比是( ),比值是( )。
(9) X的等于y的,X与y的比是(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
(2) 5a=6b ,那么=。( )
(3) 当A:B=1时,那么3A=4B。( )
(4) 8:4和12:7可以组成比例。(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因为3a=4b,所以( )
A.a:b=3:4 B.3:4=a:b C.b:3=a:4 D.3:a=4:b
(2)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外项是( )。
A.1 B.2 C. D.4
(3) 把=改写成比例,正确的是( )。 A.a:b=6:8 B.a:b=8:6
4、请将下面各组数中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3,8,24和9 (2)、、和 (3)8、7、35和40 (4)8、6、30和40
5、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6a=7b (2)3×45=15×9 (3)X=0.75y (4)8×9=4×18
第2课时
解比例
( )
( )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17÷20= =( )=( ):( )=( )%
(2) ( ),叫作解比例。
(3) 甲数是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4)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项外的积是7.59,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5) 如果=,那么a=( )。
2、 解比例我会了。
(1)2.4:1.6=12:x (2)x:10=15:12 (3)= (4)0.3:2x=1:6
3、 解比例我进步了。
(1):=:x (2)=0.8: (3) x:4.5=:3.2 (4)49:(10-x)=14:2
4、 列比例计算我能行。
(1) 与的比等于X比,求X。
(2)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8和X,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16,求X。
(3)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3,其中一个内项是2.7,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4) 一个数与的比等于的倒数,求这个数。
5、 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6cm,大圆周长与小圆周之比是2:1,求小圆直径。
6、一辆汽车3小时行15km,几小时行400km?(用比例解)
第3课时
第1、2课时的综合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如果7a=9b,那么a:b=( ):( )
(2) 用3,4,0.6和0.8组成一个比例( )。
(3)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奇数的比是( )
(4) a:b=c:d(a,b,c,d均不等于零),那么( )×( )=( )×(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240:48=5:1。( )
(2) 当A:B=1时,那么3A=5B。( )
(3)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
(4) ,0.1,和4这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5) 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数的倍数关系。(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因为3m=4n,所以( )。
A.m:n=3:4 B.3:4=m:n C.n:3=m:4 D.3:m=4:n
(2)能与:组成的比例的比是( )。
A.5:4 B.4:5 C.: D. :
(3) X的等于y的,则X:y=( )。
A.: B.: C. D.
4、 解比例。
= :=: X:80=5:4 = 3:12=:X x:1.6=1.25:0.25
5、 有两个圆,大圆半径是2dm,小圆半径是1dm。
(1) 分别写出大圆周长与小圆周长的比和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看这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2) 分别写出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和大圆半径的平方与小圆半径的平方的比,看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圆锥
第1课时
成正比例的量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定),y与x是成(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
(2) A:B=C,如果( )一定,A与B成正比例。
(3) a×b=c,当a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b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
(2) 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体积成正比例。( )
(3) a是b的40%,a和b成正比例。( )
(4)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cm,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
(5) 在同圆或等圆里,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x—y=4 B.y×x=100 C.x+y=24 D.y=x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量是( )。
A.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B.男工人数一定,女工人数和全车间人数
C.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
D.日产量一定,生产总量和剩下的天数
(3)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4、 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出理由。
(1) 每小时耕地的面积一定,耕地的总面积和耕地时间。
(2) 大米的单价一定,购买大米的数量和总价。
(3) 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4) 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5) 比的后项一定,比值和前项。
第2课时
成正比例的量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w绿w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1) 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路程/km
60
120
180
从表中可以看出( )和( )是相关联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 ),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所行的时间的( )是一定的,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
(2) 已知6X=8y(X、y都不等于0),X和y成( )比例。
2、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是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 橘子的单价一定,购买橘子的质量和总价。( )
(2) 小芳的年龄和她的体重。( )
(3) 加数一定,另一个加数与和。( )
(4) 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 )
(5) 出油率一定,油的质量和油菜子的质量。( )
3、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因为,所以y和x成正比例。( )
(2)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 )
(3)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不成比例。( )
(4) 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4、 小华每天看书的页数不变,看的天数与看的总页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5、 每辆卡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一定,运的总吨数与运的次数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6、 一种农药,药液与水的质量比是1:150,35kg药液加水多少千克?如果用3600kg水,需要加多少千克药液?
第3课时
成反比例的量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本数(一定),书的总价和单价成( )比例;=单价(一定),书的总价和本数成( )比例;单价×本数=书的总价(一定),书的单价和本数成( )比例。
(2)=c,当b是不变量时,a和c成( )比例。
(3)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 )比例。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2)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圆的直径成反比例。( )
(3)积一定,一个因数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 )
(4)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车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
(5)汽车的大小与它的速度成反比例。( )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小红有20本练习本,用完的本数与剩下的本数。( )
(2)食堂购进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煤量与用的天数。( )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
(4)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
4、把32本图书分给小朋友们,每人分到的本数和人数如下表。
人数
2
4
8
16
本数
16
8
4
2
(1) 上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 用X表示人数,用y表示每人分到的本数,写出它们的关系式。
5、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 作业数量一定,完成的与没有完成的。
(2) 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3) 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第4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当( )一定时,( )和( )成( )关系;当( )一定时,( )和( )成( )关系;当( )一定时,( )和( )成( )关系。
(2) 一百米赛跑,跑的( )和( )成( )比例。
(3) 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面积是S,则S=A×B。
如果A一定,那么B和S成( )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S成( )比例;
如果S一定,那么A和B成( )比例;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
(2) 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成正比例。( )
(3)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 )
(4)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5) 三角形底不变,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 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
(2) 人的年龄和身高( )。
(3) 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 )。
(4)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5) 如果y=0.8X,那么y与X( )。
4、 按要求把书上的式子完成。
(1) a与b成反比例关系。 (2)a与b成正比例关系。
5、 请你仔细判断,下面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 《少年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3) 明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
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
比例尺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 )比例尺,( )比例尺。
(2) 4cm:8km=( ):( )
(3) 地面上的2000m的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只画20cm,所用的比例尺是( )。
0 30 60 90 km
(4) 在比例尺是5:1 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2.5cm,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5)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实际距离是( )。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在一幅地图上用1cm长的线段表示50km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0 5 10 km
A. B. C. D.
(2)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 )。
A. B. C. D.
(3)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300000,表示比值相等,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在同一幅图上成( )。
A.反比例 B.正比例
3、 一幅地图,图上10cm,表示实际20km的距离。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4、 下图的比例尺是1:100,量出图中的宽和高,并计算实际的宽和高。
5、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距离是8cm,已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2000000,求这两城的实际距离。
6、 在1:400的学校教学楼平面图上,量得教学楼长20cm,宽8.5cm,求这座大楼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2课时
比例尺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
(2)1:2000000这个比例尺叫( )比例尺。
(3) 在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上,比例尺是5:1,量得零件长是40mm,这个零件实际长( )。
(4) 实际距离80km,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cm。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在一幅地图上,用10cm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00m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cm。( )
(2) 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的比例尺是5:1,如果在图纸上量得长2.5mm,那么它表示实际的长度是12.5mm。( )
(3) 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km。( )
3、 量一量下图中从学校到火车站、商店、体育馆、电影院、少年宫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它们的实际距离。
4、 在一幅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机场的距离是8cm,一架民航客机以每小时600km的速度从甲地机场飞往乙地机场,需要飞行多少小时?
5、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是150km。
(1)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为4.2cm,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 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这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第3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cm和4cm,把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的两条直角边将是( )cm和( )cm。
(2)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不变。
(3) 把一个长方形按5:1的比例放大后,面积扩大到原图的( )倍。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一个20°的角放在2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角变为400°。( )
(2) 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三条边分别变长。( )
(3) 一个等腰梯形按1:3缩小,这个梯形将不再是等腰梯形。( )
3、 按3: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4、 某精密零件是按20:1放大后画在图纸上的,在图纸上长15cm,实际长多少毫米?
5、
(1)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2:1放大,得到平行四边形A1B1C1D1。
(2)将平行四边形A1B1C1D1按1:2缩小,得到平行四边形A2B2C2D2。
(3)画出上述图形,并指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ABCD经过放大后的图形,哪个是平行四边形A1B1C1D1缩小后的图形。
6、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200m,宽120m,按1:1000缩小后在图纸上,那么图纸上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4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
1、 直接写得数。
(1) = X=( ) (2)= X=( )
(3) = X=( ) (4)= X=( )
2、 下面各题中的三种量,当其中一种量一定时,其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写出数量关系式。
(1) 加工每个零件所用时间、零件数和所用总时间。
(2) 大米总质量、袋数和每袋大米的质量。
(3) 及格人数、总人数和及格率。
3、 体积是40dm3的钢材重312kg,重1248kg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 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
5、
6、 王师傅生产25个零件需要1.5小时,照这样计算,生产12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7、 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
第5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
1、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1)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一定,每小时所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
(2) 每米铁丝的质量一定,铁丝的长度和总质量。( )
(3) 同圆中的半径和它的周长。( )全班总人数一定,列队时每行的人数和行数。( )
(4) 同时同地杆高和影长。(中午12点时除外)( )
2、 用比例把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1) 有一堆煤,每天用15吨,可用40天,如果这堆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X吨。
(2) 一个齿轮30秒转动180周,转动720周要2分钟。
3、 小明骑自行车前10分钟行驶2000m,后25分钟行驶5000m。
(1) 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2) 小明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
(3) 把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比例表示出来。
4、 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页的练习本216本,如果要多装订出72本,那么每本应该装成多少页?
5、 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再改围成一个面积和它相等的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cm,那么宽是多少厘米?
6、 一个客厅,用边长3dm的方砖铺地,需要112块,如果用边长4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第6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甲数÷乙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乙数是甲数的( )倍。
(2) 在“每个足球60元,买了5个足球”中,包含的量有( )和( ),隐含的量是( )。
(3) 在“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km”中,包含的量有( )和( ),隐含的量是(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w绿w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1) 铺地的面积一定,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
(2) 书的总页数一定,看过的页数与未看过的页数成反比例。( )
(3) 每天修路200m,修路的天数与修完的路的长度成反比例。( )
3、 李师傅3小时能加工24个灯架,照这样计算,加工36个灯架需要多少时间?
4、 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杯子里放入200g海水,水蒸发后,在杯子底部剩下的盐重6g,如果一个水池里放入80000吨海水,水蒸发后,能产出多少吨盐?
5、 有一项工作,原计划40个人工作18天正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现在增加5个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6、 一座大楼,每层的高度相同,量得下面3层楼的高度是8.4m,上面还有7层,这座楼共有多少米?
7、 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4.2小时行了全程的,照这样的速度,火车行完剩下的路程还需几小时?
综合应用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辆自行车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转25圈;小齿轮有25个齿,每分钟转100圈。大齿轮和小齿轮齿数的比是( ),比值是( );大齿轮和小齿轮每分钟的圈数比是( ),比值是( )。
(2) 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是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 )个齿。
(3) 有一组互相咬合的齿轮,小齿轮有28个齿,是大齿轮齿数的,小齿轮每分钟转400圈,大齿轮每分钟转( )圈。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互相咬合的一组齿轮,齿轮的齿数和转动的圈数成正比例。( )
(2) 自行车前齿轮转的圈数乘前齿轮的齿数等于后齿轮的圈数乘后齿轮齿数。( )
3、 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36cm,这辆处自行车通过一条904.32m长的街道时,车轮要转多少圈?
4、 小强的自行车前齿轮是48个齿,后齿轮是16个齿,车轮直径是71cm;小明的自行车前齿轮是26个齿,后齿轮是13个齿,车轮直径是66cm,谁蹬一圈走得远?远多少?
5、 一种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4个后齿轮。齿数情况如下表:
(1) 这种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2) 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统计
第1课时
统计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 )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 常见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3) 小红期末考试语文得91分,数学得96分,英语得( )分,才能使这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要反映某市2000年~2006年的人口增长变化情况应运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
A.形象具体 B.完整全面 C.有说服力
3、看统计图完成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2)科技书占总数的( )%。
(3)已知故事书810册,那么连环画有多少册?
(4) 表示故事书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4、 下面是某市苹果价格统计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 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
(2) 根据统计图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3)你能修改这两个统计图吗?让我们很容易比较吗?
数学广角
第1课时
数学广角(一)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抽屉里(m>n,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 )个物体。
(2) 某小学一年级的730个学生都是同一年出生的,至少有( )个学生同一天出生。
(3) 用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4) 把5枝圆珠笔放进4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 )枝圆株笔。
(5) 把10个苹果分成三堆,每堆至少一个。则有( )种不同的分法。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18个小朋友中,( )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A.恰好有2个 B.至少有2个 C.有7个 D.最多有7个
(2) 要在20m长的阳台放11盆花,不管怎么放,( )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
A.刚好2盆 B.至少2盆 C.至少3盆 D.有3盆
3、 学校记者站共有14名少先队员,试解释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的生肖是相同的。
4、 有8个苹果,要分成三堆,每堆至少一个。有几种分法?分别写出来。
5、 某校六(1)班共有58名同学,能否有2人或2人以上在同一星期内过生日?
6、 在一条长100m 小路旁植树101棵,不管怎样植,总有两棵树的距离不超过1m。为什么?
第2课时
数学广角(二)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副扑克牌共54张,其中1~13点各有4种,还有两张皇牌,至少要取出( )张才能保证其中必有4张牌的点数相同。
(2) 某小学有1千多名学生,从学生中最少选取( )人,才能使得这些人中有两人属相相同。
(3) 某校六年级有3个班,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至少有( )人获奖才能保证获奖的同学中一定有4名学生同班。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一定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
(2) 把5块糖分给3个小朋友,有两种分法。( )
(3) 某班有49名学生,班级中一定有5人是同一个月出生 。( )
3、 黑色、白色、黄色的筷子各有8根,混杂放在一个盒子里,想从这些筷子中取出颜色不同的两双筷子,至少要取多少根才能保证达到要求?
4、
5、 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梨、橘子这三种水果。如果每个小朋友任意拿两个相同的水果,那么至少几个小朋友拿过后才一定能出现两人拿的水果是相同的?
6、 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棋子的布袋里随意摸出3枚棋子。试证明这5个小朋友中至少有两人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7、 笔盒里有4枝圆珠笔和3枝钢笔(一样粗细),如果闭上眼睛拿笔,一次至少拿几枝笔才能保证有1枝是钢笔?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
第1课时
节约用水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每年的3月22日是( )。
(2)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现在只有( ),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排在世界第( )位,是世界上( )个贫水国家之一。
(3) 兰兰家的水龙头漏水,早晨兰兰用一个长30cm,宽15cm,高20cm的长方体容器接着,到晚上回家,一量水深10cm,兰兰家的水龙头一天漏水( )升。
2、 你的周围有浪费水 现象吗?如果有,请列举出来。
3、 一天,水房的水龙头突然坏了,没有人发现,当发现时,满地都是水,水深足有10cm,地长3m,宽2m,这一次大约浪费了多少水?
4、 某居民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坏了,水从楼上流下来,从早上六点一直流到晚上六点才被修理好。流水管是圆柱形管,直径是12cm,水流速度是每秒2m,这一天浪费多少水?
5、 观察你所在学校每个水龙头一天漏水的情况,制成统计图。
6、 如果我们每人每次在洗漱时浪费1ml水,那么按我国13亿人计算,每人每天洗漱两次,一年可浪费多少水?
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如果50m表示向东走50m,那么—50m表示( )。
(2) 如果水位升高2m时,水位变化记作+2m,那么水位下降2m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3) —读作( ),+3.2读作(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
(2) 若a是正数,则—a不一定就是负数。( )
(3) 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
(4) 若规定收入为“+”,那么—30元表示支出了30元。(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B.0是最大的负数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0是最小的负数
(2) 在—3,0,+5,—3,+3.1,—,2003,+2008中是负数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 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50m B.向北行进50m C.向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4、 指出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 +1 0 104 —0.01 +3.2 —2
正数: 负数
5、 写出下面各数。
(1)零点八 (2)正一百零三 (3)负七分之二 (4)负一点七八
6、 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m,潜水艇在海水下30m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下方10m处游动,试用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2
—4
0
+5
+8
—7
+2
+3
7、 学校六年级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能跳1.6m及以上为达标,将跳远距离与1.6m的差记为成绩,超过1.6m的用正数表示,不足1.6m的用负数表示。六(1)班第一组男生成绩如下:
第一组有百分之几的男生达标?
第2课时
数轴及数的大小比较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2) 零下12℃,表示为( ),比0℃低2℃的温度是( )。
(3) “后退10步”可以说成前进( )步。
(4)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则向东行驶3km,记作( ),向西行驶3km,记作( )。
(5) 在温度计上显示的两个温度,( )的温度总比( )的温度高。(填“上边”或“下边”)
(6)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数大。(填“左边”“右边”)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是负数。( )
(2) 正数大于负数。( )
(3) 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 )
(4) 数轴是一条射线。( )
3、 写出点A、B、C、D表示的数。
4、在 里填上“>”“<”或“=”。
—3 —5 — 1 —1 1.5 1 —4 —3.5 0 —3
5、 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3.7 5.4 0 —1.2 —7 —3
6、 写出比0小2 数,比4小2 数,比3小2的数。
7、 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3.1 — 0.5 —3 —1.8 +5 + —1 —108
正数
负数
圆柱和圆锥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周围的面叫做(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
(2) 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高剪开,展开得到一个( ),这个( )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 )。
(3) 如果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等于(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柱只有一条高。( )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
(3) 圆柱是立体图形。( )
(4) 圆柱有3个面。( )
3、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是圆柱的在( )里画“√”。
4、 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5、 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12.56cm,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多少厘米?
6、 根据右图圆柱的有关数据算一算。
(1) 底面的周长:
(2)底面的面积:
(3)侧面的面积:
第2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1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0.0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4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3.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4dm,高5dm,它的侧面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
(3) 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是圆柱底面的( ),宽是圆柱的( )。
(4) 一个底面半径4cm,高5cm的圆柱,如果沿底面直径把它平均切成两半,它的表面积增加了( )cm2。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柱的侧面积总比表面积小。( )
(2)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
(3) 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 2倍,它的侧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3、 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单位:cm)
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0cm,高是底面直径的一半,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 做5节铁皮通风管,每节长1.2m,横截面直径是10cm,做这些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
6、 罐头厂要给水果罐头做一种圆柱形的包装盒,已知这个罐头盒的底面半径为4cm,高6cm,同时要在盒外面贴一圈高4cm的商标,那么一个罐头盒需要商标纸多少平方厘米?做一个罐头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第3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6.28c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2) 用一张长20cm,宽10cm的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3) 有一个圆柱形木棒,半径是3cm,高是10cm,沿底面直径锯成相等的两块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
(4) 将一个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它的高与圆柱的高( ),它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长是圆柱(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如果两个圆柱的底面直径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2) 一个圆的半径是1dm,它的面积是6.28平方分米。( )
(3) 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 )
(4) 一张长30cm,宽20cm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侧面积是600cm2。(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高是3.14dm,底面直径是1dm,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展开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10cm,若高增加2cm,则表面积增加( )cm2。
A.31.4 B.62.8 C.20 D.157
4、 看图计算
(1) 求圆柱的侧面积。(单位:cm) (2)求圆柱的表面积。(单位:cm)
5、 用竹板子做一对圆柱形笔筒,底面周长是18.84cm,高12cm,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竹板子?
6、 一根长12dm,横截面直径是4cm的圆柱形木棍,将它平均截成三段,然后全部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第4课时
圆柱的体积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3升=( )毫升=( )立方分米
(2) 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cm,高5cm,体积是( )。
(3)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75.36dm3,两底之间的距离是6dm,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4)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dm,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5) 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一个圆柱的高缩小到原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不变。( )
(2) 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
(3) 把1dm3的物体放在桌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是1dm2。( )
(4) 容器的容积小于它的体积。( )
3、 求下面图形的体积。(单位:cm)
4一个圆柱形礼品盒,底面周长12.56dm,高0.5d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把一个棱长是8d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需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
6、一根圆柱形钢管,内直径是4cm,壁厚是2cm,长1m。每立方分米钢管重7.8kg,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7、 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比原来缩短2cm,表面积就比原来减少6.28cm2,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柱的底面积为S,高为h,它的体积V=( )。
(2) 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高为h,它的体积V=( )。
(3) 6.4立方米=( )立方分米 2升25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dm,高是2dm,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这个展开图的周长是( )dm,面积是( )dm2。
(5) 把高2m 圆柱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0m2,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做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 )。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2)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 )。
A.1:2л B.1:л C.1:4л D.2:л
(3) 圆柱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它的体积( )。
A.不变 B.扩大到原数的3倍 C.放大到原数的9倍 D.缩小到原数的
3、 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 底面直径是12dm,高是20dm。
(2) 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10cm。
4、 一段圆柱形木头的体积是157dm3,底面半径是5dm,它的高是多少?
5、 大亲公园新建一个圆柱形水池,它的容积是84.78m3,底面积是28.26m2。现在水池里装水量为水池容积的,水深是多少米?
6、 一个圆柱形粮囤,量得底面周长9.42m,高是4m,每立方米小麦约重650kg。这个粮囤大约能装上麦多少千克?
第6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柱的底面周长6.28cm,高10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2) 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cm,这个圆柱的高是( )cm,体积是( )cm2。
(3) 把一段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截成两段小圆柱,则表面积增加了( )cm2。
2、 慧眼识珠,我会选。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D.容积
(1) 一只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升水,是求水桶的( )。
(2) 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 )。
(3) 一段圆柱形铁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 )。
(4) 做一只圆柱形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 ( )。
3、 填表。(单位:cm)
直径
高
侧面积
表面积
体积
3
6
4
12.56
6
56.52
4、 一个圆柱形的机器零件,底面直径是2dm,高是7dm。如果每立方分米的钢材重7.8kg,这个零件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5、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942dm3。底面半径是5dm,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6、 为了保护树木,需要在大树的树干上涂上白灰。量得树底面周长是12.56dm,树干涂白灰的高度是15dm,涂白灰的面积有多大?
7、 动手做一做,再计算。
用一张长26cm,宽18cm的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能围成几种形状不同的圆柱?
圆锥
第1课时
圆锥的认识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圆锥的底是个(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 )是圆锥的( )。
(2) 一个圆锥有( )个面。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
(2) 圆锥只有一条高。( )
(3) 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4) 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一点连线是圆锥的高。( )
(5)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3、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锥?是圆锥的在( )里画“√” 。
4、 请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及底面直径、侧面、高。
5、 填表。
名称
底面半径
底面直径
底面周长
底面面积
圆
锥
5cm
6dm
9.42m
6、 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10cm,里面盛有水,现有一个圆锥形铁块放在容器内并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1cm,这个圆锥形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第2课时
圆锥的体积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如果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d,则圆锥的体积是( )。
(2)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圆锥的高是9cm,圆柱的高是( )。
(3)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2cm,高3cm,它的体积是( )cm3。
(4)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d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
(5)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1dm3,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 )dm3。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2) 如果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一个圆柱体积的,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3) 如果一个圆锥体积是一个圆柱体积的3倍,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一定是圆柱的高的9倍。(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两个体积相等且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高一定是圆柱的高的( )。
A.3倍 B. C. D.2倍
(2) 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A.3倍 B. C. D.2倍
(3) 将一个棱长为3d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6.28 B.7.065 C.21.195
(4) 如果圆锥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是原来的( )。
A.1倍 B. C. D.2倍
4、 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 底面积是5.1m2,高是1.6m。
(2) 底面直径18cm,高15cm。
5、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31.4d㎡,高是120cm,求它的体积。
6、一个圆锥形的煤炭堆,底面周长是18.84m,高是1.5m。每辆车每次可以运5m3煤炭,大约几次可以运完?
第3课时
第1、2课时的综合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314立方分米=( )立方米 4.06升=( )毫升
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 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4.2dm3,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3)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54cm3,高是6cm,它的底面积是( )。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3倍 B. C. D.2倍
(2) 底面积、体积分别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锥的高是15cm,圆柱的高是( )厘米。
A.15 B.45 C.5 D.30
(3)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4,圆锥与圆柱的高的比是( )。
A.9:16 B.16:27 C.27:16
(4)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adm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a B.a C.3a D.2a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体积都相等,则圆柱的高应是圆锥的高的( )。
A.3倍 B. C.1倍
3、 计算下图形的体积。
4、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5.12cm3,底面直径4cm,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5、 一个体积是1413dm3的铁块,可以锻造成多少个底面积是28.26dm2,高是5dm的圆锥形零件?
6、 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10cm,里面盛有不满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157cm2的圆锥形铁块浸没在容器内,水面上升了1cm,求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
(2) 在比例里,( )的积等于( )的积。
(3) 用18的四个因数组成比值是 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
(4) 写出一个比例式,使两个比的比值是,而且两个内项的积是20。( )
(5)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6) 用3,4,0.51和0.68组成一个比例是( )。
(7) 用0.8,2,2.5这三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8) 甲数是乙数的,乙数和甲数的最简比是( ),比值是( )。
(9) X的等于y的,X与y的比是(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
(2) 5a=6b ,那么=。( )
(3) 当A:B=1时,那么3A=4B。( )
(4) 8:4和12:7可以组成比例。(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因为3a=4b,所以( )
A.a:b=3:4 B.3:4=a:b C.b:3=a:4 D.3:a=4:b
(2)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外项是( )。
A.1 B.2 C. D.4
(3) 把=改写成比例,正确的是( )。 A.a:b=6:8 B.a:b=8:6
4、请将下面各组数中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3,8,24和9 (2)、、和 (3)8、7、35和40 (4)8、6、30和40
5、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6a=7b (2)3×45=15×9 (3)X=0.75y (4)8×9=4×18
第2课时
解比例
( )
( )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17÷20= =( )=( ):( )=( )%
(2) ( ),叫作解比例。
(3) 甲数是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4)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项外的积是7.59,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5) 如果=,那么a=( )。
2、 解比例我会了。
(1)2.4:1.6=12:x (2)x:10=15:12 (3)= (4)0.3:2x=1:6
3、 解比例我进步了。
(1):=:x (2)=0.8: (3) x:4.5=:3.2 (4)49:(10-x)=14:2
4、 列比例计算我能行。
(1) 与的比等于X比,求X。
(2)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8和X,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16,求X。
(3)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3,其中一个内项是2.7,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4) 一个数与的比等于的倒数,求这个数。
5、 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6cm,大圆周长与小圆周之比是2:1,求小圆直径。
6、一辆汽车3小时行15km,几小时行400km?(用比例解)
第3课时
第1、2课时的综合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如果7a=9b,那么a:b=( ):( )
(2) 用3,4,0.6和0.8组成一个比例( )。
(3)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奇数的比是( )
(4) a:b=c:d(a,b,c,d均不等于零),那么( )×( )=( )×(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240:48=5:1。( )
(2) 当A:B=1时,那么3A=5B。( )
(3)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除以两个内项的积,商是1。( )
(4) ,0.1,和4这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
(5) 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数的倍数关系。(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因为3m=4n,所以( )。
A.m:n=3:4 B.3:4=m:n C.n:3=m:4 D.3:m=4:n
(2)能与:组成的比例的比是( )。
A.5:4 B.4:5 C.: D. :
(3) X的等于y的,则X:y=( )。
A.: B.: C. D.
4、 解比例。
= :=: X:80=5:4 = 3:12=:X x:1.6=1.25:0.25
5、 有两个圆,大圆半径是2dm,小圆半径是1dm。
(1) 分别写出大圆周长与小圆周长的比和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看这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2) 分别写出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和大圆半径的平方与小圆半径的平方的比,看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圆锥
第1课时
成正比例的量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定),y与x是成(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 )关系。
(2) A:B=C,如果( )一定,A与B成正比例。
(3) a×b=c,当a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b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
(2) 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体积成正比例。( )
(3) a是b的40%,a和b成正比例。( )
(4)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cm,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
(5) 在同圆或等圆里,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x—y=4 B.y×x=100 C.x+y=24 D.y=x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量是( )。
A.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B.男工人数一定,女工人数和全车间人数
C.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
D.日产量一定,生产总量和剩下的天数
(3) 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4、 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出理由。
(1) 每小时耕地的面积一定,耕地的总面积和耕地时间。
(2) 大米的单价一定,购买大米的数量和总价。
(3) 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4) 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5) 比的后项一定,比值和前项。
第2课时
成正比例的量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w绿w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1) 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路程/km
60
120
180
从表中可以看出( )和( )是相关联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 ),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所行的时间的( )是一定的,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
(2) 已知6X=8y(X、y都不等于0),X和y成( )比例。
2、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是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 橘子的单价一定,购买橘子的质量和总价。( )
(2) 小芳的年龄和她的体重。( )
(3) 加数一定,另一个加数与和。( )
(4) 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 )
(5) 出油率一定,油的质量和油菜子的质量。( )
3、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因为,所以y和x成正比例。( )
(2) 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 )
(3)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长度不成比例。( )
(4) 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4、 小华每天看书的页数不变,看的天数与看的总页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5、 每辆卡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一定,运的总吨数与运的次数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6、 一种农药,药液与水的质量比是1:150,35kg药液加水多少千克?如果用3600kg水,需要加多少千克药液?
第3课时
成反比例的量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本数(一定),书的总价和单价成( )比例;=单价(一定),书的总价和本数成( )比例;单价×本数=书的总价(一定),书的单价和本数成( )比例。
(2)=c,当b是不变量时,a和c成( )比例。
(3)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 )比例。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2)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圆的直径成反比例。( )
(3)积一定,一个因数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 )
(4)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车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
(5)汽车的大小与它的速度成反比例。( )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小红有20本练习本,用完的本数与剩下的本数。( )
(2)食堂购进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煤量与用的天数。( )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
(4)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
4、把32本图书分给小朋友们,每人分到的本数和人数如下表。
人数
2
4
8
16
本数
16
8
4
2
(1) 上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
(2) 用X表示人数,用y表示每人分到的本数,写出它们的关系式。
5、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 作业数量一定,完成的与没有完成的。
(2) 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3) 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第4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当( )一定时,( )和( )成( )关系;当( )一定时,( )和( )成( )关系;当( )一定时,( )和( )成( )关系。
(2) 一百米赛跑,跑的( )和( )成( )比例。
(3) 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面积是S,则S=A×B。
如果A一定,那么B和S成( )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S成( )比例;
如果S一定,那么A和B成( )比例;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
(2) 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成正比例。( )
(3)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 )
(4)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
(5) 三角形底不变,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
3、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 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
(2) 人的年龄和身高( )。
(3) 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 )。
(4)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5) 如果y=0.8X,那么y与X( )。
4、 按要求把书上的式子完成。
(1) a与b成反比例关系。 (2)a与b成正比例关系。
5、 请你仔细判断,下面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 《少年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3) 明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
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
比例尺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 )和( )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 )比例尺,( )比例尺。
(2) 4cm:8km=( ):( )
(3) 地面上的2000m的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只画20cm,所用的比例尺是( )。
0 30 60 90 km
(4) 在比例尺是5:1 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2.5cm,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5)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相距5cm,实际距离是( )。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在一幅地图上用1cm长的线段表示50km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0 5 10 km
A. B. C. D.
(2)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 )。
A. B. C. D.
(3)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300000,表示比值相等,所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在同一幅图上成( )。
A.反比例 B.正比例
3、 一幅地图,图上10cm,表示实际20km的距离。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4、 下图的比例尺是1:100,量出图中的宽和高,并计算实际的宽和高。
5、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距离是8cm,已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2000000,求这两城的实际距离。
6、 在1:400的学校教学楼平面图上,量得教学楼长20cm,宽8.5cm,求这座大楼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2课时
比例尺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
(2)1:2000000这个比例尺叫( )比例尺。
(3) 在一张精密零件的图纸上,比例尺是5:1,量得零件长是40mm,这个零件实际长( )。
(4) 实际距离80km,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cm。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在一幅地图上,用10cm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00m的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cm。( )
(2) 一张精密零件图纸上的比例尺是5:1,如果在图纸上量得长2.5mm,那么它表示实际的长度是12.5mm。( )
(3) 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km。( )
3、 量一量下图中从学校到火车站、商店、体育馆、电影院、少年宫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它们的实际距离。
4、 在一幅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机场的距离是8cm,一架民航客机以每小时600km的速度从甲地机场飞往乙地机场,需要飞行多少小时?
5、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是150km。
(1)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为4.2cm,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 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这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第3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cm和4cm,把它按2:1放大后的图形的两条直角边将是( )cm和( )cm。
(2)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不变。
(3) 把一个长方形按5:1的比例放大后,面积扩大到原图的( )倍。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一个20°的角放在2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角变为400°。( )
(2) 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比,三条边分别变长。( )
(3) 一个等腰梯形按1:3缩小,这个梯形将不再是等腰梯形。( )
3、 按3: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4、 某精密零件是按20:1放大后画在图纸上的,在图纸上长15cm,实际长多少毫米?
5、
(1)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2:1放大,得到平行四边形A1B1C1D1。
(2)将平行四边形A1B1C1D1按1:2缩小,得到平行四边形A2B2C2D2。
(3)画出上述图形,并指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ABCD经过放大后的图形,哪个是平行四边形A1B1C1D1缩小后的图形。
6、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200m,宽120m,按1:1000缩小后在图纸上,那么图纸上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4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
1、 直接写得数。
(1) = X=( ) (2)= X=( )
(3) = X=( ) (4)= X=( )
2、 下面各题中的三种量,当其中一种量一定时,其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写出数量关系式。
(1) 加工每个零件所用时间、零件数和所用总时间。
(2) 大米总质量、袋数和每袋大米的质量。
(3) 及格人数、总人数和及格率。
3、 体积是40dm3的钢材重312kg,重1248kg的这种钢材,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 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
5、
6、 王师傅生产25个零件需要1.5小时,照这样计算,生产12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7、 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
第5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
1、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1)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一定,每小时所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
(2) 每米铁丝的质量一定,铁丝的长度和总质量。( )
(3) 同圆中的半径和它的周长。( )全班总人数一定,列队时每行的人数和行数。( )
(4) 同时同地杆高和影长。(中午12点时除外)( )
2、 用比例把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1) 有一堆煤,每天用15吨,可用40天,如果这堆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X吨。
(2) 一个齿轮30秒转动180周,转动720周要2分钟。
3、 小明骑自行车前10分钟行驶2000m,后25分钟行驶5000m。
(1) 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2) 小明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
(3) 把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比例表示出来。
4、 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页的练习本216本,如果要多装订出72本,那么每本应该装成多少页?
5、 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一个长4cm,宽3cm的长方形。再改围成一个面积和它相等的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cm,那么宽是多少厘米?
6、 一个客厅,用边长3dm的方砖铺地,需要112块,如果用边长4d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第6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练习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甲数÷乙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乙数是甲数的( )倍。
(2) 在“每个足球60元,买了5个足球”中,包含的量有( )和( ),隐含的量是( )。
(3) 在“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km”中,包含的量有( )和( ),隐含的量是( )。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w绿ww色.l圃s中p小j学y教.c育o网m
(1) 铺地的面积一定,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
(2) 书的总页数一定,看过的页数与未看过的页数成反比例。( )
(3) 每天修路200m,修路的天数与修完的路的长度成反比例。( )
3、 李师傅3小时能加工24个灯架,照这样计算,加工36个灯架需要多少时间?
4、 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杯子里放入200g海水,水蒸发后,在杯子底部剩下的盐重6g,如果一个水池里放入80000吨海水,水蒸发后,能产出多少吨盐?
5、 有一项工作,原计划40个人工作18天正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现在增加5个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6、 一座大楼,每层的高度相同,量得下面3层楼的高度是8.4m,上面还有7层,这座楼共有多少米?
7、 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4.2小时行了全程的,照这样的速度,火车行完剩下的路程还需几小时?
综合应用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辆自行车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转25圈;小齿轮有25个齿,每分钟转100圈。大齿轮和小齿轮齿数的比是( ),比值是( );大齿轮和小齿轮每分钟的圈数比是( ),比值是( )。
(2) 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是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 )个齿。
(3) 有一组互相咬合的齿轮,小齿轮有28个齿,是大齿轮齿数的,小齿轮每分钟转400圈,大齿轮每分钟转( )圈。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互相咬合的一组齿轮,齿轮的齿数和转动的圈数成正比例。( )
(2) 自行车前齿轮转的圈数乘前齿轮的齿数等于后齿轮的圈数乘后齿轮齿数。( )
3、 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36cm,这辆处自行车通过一条904.32m长的街道时,车轮要转多少圈?
4、 小强的自行车前齿轮是48个齿,后齿轮是16个齿,车轮直径是71cm;小明的自行车前齿轮是26个齿,后齿轮是13个齿,车轮直径是66cm,谁蹬一圈走得远?远多少?
5、 一种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4个后齿轮。齿数情况如下表:
(1) 这种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2) 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统计
第1课时
统计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 )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 常见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3) 小红期末考试语文得91分,数学得96分,英语得( )分,才能使这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 要反映某市2000年~2006年的人口增长变化情况应运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
A.形象具体 B.完整全面 C.有说服力
3、看统计图完成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2)科技书占总数的( )%。
(3)已知故事书810册,那么连环画有多少册?
(4) 表示故事书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4、 下面是某市苹果价格统计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 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
(2) 根据统计图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3)你能修改这两个统计图吗?让我们很容易比较吗?
数学广角
第1课时
数学广角(一)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抽屉里(m>n,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 )个物体。
(2) 某小学一年级的730个学生都是同一年出生的,至少有( )个学生同一天出生。
(3) 用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4) 把5枝圆珠笔放进4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 )枝圆株笔。
(5) 把10个苹果分成三堆,每堆至少一个。则有( )种不同的分法。
2、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18个小朋友中,( )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A.恰好有2个 B.至少有2个 C.有7个 D.最多有7个
(2) 要在20m长的阳台放11盆花,不管怎么放,( )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
A.刚好2盆 B.至少2盆 C.至少3盆 D.有3盆
3、 学校记者站共有14名少先队员,试解释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的生肖是相同的。
4、 有8个苹果,要分成三堆,每堆至少一个。有几种分法?分别写出来。
5、 某校六(1)班共有58名同学,能否有2人或2人以上在同一星期内过生日?
6、 在一条长100m 小路旁植树101棵,不管怎样植,总有两棵树的距离不超过1m。为什么?
第2课时
数学广角(二)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一副扑克牌共54张,其中1~13点各有4种,还有两张皇牌,至少要取出( )张才能保证其中必有4张牌的点数相同。
(2) 某小学有1千多名学生,从学生中最少选取( )人,才能使得这些人中有两人属相相同。
(3) 某校六年级有3个班,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至少有( )人获奖才能保证获奖的同学中一定有4名学生同班。
2、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 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一定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
(2) 把5块糖分给3个小朋友,有两种分法。( )
(3) 某班有49名学生,班级中一定有5人是同一个月出生 。( )
3、 黑色、白色、黄色的筷子各有8根,混杂放在一个盒子里,想从这些筷子中取出颜色不同的两双筷子,至少要取多少根才能保证达到要求?
4、
5、 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梨、橘子这三种水果。如果每个小朋友任意拿两个相同的水果,那么至少几个小朋友拿过后才一定能出现两人拿的水果是相同的?
6、 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棋子的布袋里随意摸出3枚棋子。试证明这5个小朋友中至少有两人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7、 笔盒里有4枝圆珠笔和3枝钢笔(一样粗细),如果闭上眼睛拿笔,一次至少拿几枝笔才能保证有1枝是钢笔?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
第1课时
节约用水
1、 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 每年的3月22日是( )。
(2)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现在只有( ),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排在世界第( )位,是世界上( )个贫水国家之一。
(3) 兰兰家的水龙头漏水,早晨兰兰用一个长30cm,宽15cm,高20cm的长方体容器接着,到晚上回家,一量水深10cm,兰兰家的水龙头一天漏水( )升。
2、 你的周围有浪费水 现象吗?如果有,请列举出来。
3、 一天,水房的水龙头突然坏了,没有人发现,当发现时,满地都是水,水深足有10cm,地长3m,宽2m,这一次大约浪费了多少水?
4、 某居民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坏了,水从楼上流下来,从早上六点一直流到晚上六点才被修理好。流水管是圆柱形管,直径是12cm,水流速度是每秒2m,这一天浪费多少水?
5、 观察你所在学校每个水龙头一天漏水的情况,制成统计图。
6、 如果我们每人每次在洗漱时浪费1ml水,那么按我国13亿人计算,每人每天洗漱两次,一年可浪费多少水?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