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42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842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展开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童年的水墨画》
【课 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正确识记“染绿、水墨画”等词语。
2.学会用钢笔正确书写“廊、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4.学会质疑问难,能对文中难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重点】
1. 会认“墨、染”等15个生字,正确识记“染绿、水墨画”等词语。用钢笔正确书写“廊、透”等半包围结构的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难点】
1. 用钢笔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童年》歌曲。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童年,去发现里面的真善美,(出示单元导语)先来明确一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出示ppt2)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明确了任务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中的那些趣事,板书课题:《童年的水墨画》
二、自主预习,组内互查
1.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ppt3)
一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用○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查阅字典正确认读。
二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课文:读中有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明白的地方用”?”进行标记。
生自主预习课文,教师巡视。
2.小组合作,检查预习。(ppt4)
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
⑴小组内开火车认读二类字词语,对于难认的字,组内同学共同讨论识字方法。
⑵小组长分工,组内比赛朗读诗歌。
三、智力闯关,知识比拼。
刚才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都在认真合作识记生字、比读课文,接下来我们进入“智力闯关”,进行全班展示。
1.第一关 生字新词我来读
认读生字词(ppt4)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开火车读,错了的改正后再读三遍,全对的为其小组争得一颗星。
水墨画 染绿 打碎 溅起 清爽 廊子 浪花
想一想,这里面还有哪个词语是自己不理解的?生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写字指导(ppt5、ppt6)
(1)钢笔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廊、透、越”
田字格出示“廊、透、越”,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田字格的占格和书写注意事项。师范写。
(2)生练写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师巡视指导,师生互评。
2.第二关 朗读课文我最棒
生字词读准了,那么课文同学们读得怎么样呢?请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看谁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把课文读流利。
每组指名一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及时评价。教师抽查。(ppt7)
四、课文内容知多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ppt8、ppt9)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典型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的场面,表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
五、质疑问难,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廊 透 越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童年的水墨画》
【课 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
2.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3.通过朗读深化对诗歌的体会,边读边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对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热爱。
4.阅读《我渴望回到童年》,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
2.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
2.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童年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在作者张继楼的笔下,他把童年比作是一幅水墨画,的确是很有意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三首诗歌,想一想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幅童年的场景?
指名分别朗读三首诗歌,读后概括,师相机板书:
溪边、江上、林中
三、再读课文,品悟用法
1.说一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
《溪边》:生动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
《江上》: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江中嬉戏的欢乐画面。
《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树林里孩子采蘑菇的欢乐情形。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⑵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提示: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溪边》第一行诗把“溪水”比作镜子,说明这里的溪水很静,很平,所以才当做镜子。第二行诗点明是“山溪”,就是说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于是才有“人影也被溪水染绿了”。
⑵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一阵“清清爽爽”的雨过后,小蘑菇钻出地面,吸引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山采摘。他们呼朋引伴,洒下一路欢声笑语。一个个头戴斗笠的孩子不正像雨后钻出泥土的蘑菇吗?理解了这句话才能体会到山里孩子们生活的无穷乐趣。
四、拓展延伸
1.请也用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句的方法,自己理解一下拓展阅读《我渴望回到童年》中的最后三句话。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该多好!
如果能够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该多好!
如果能够重新拾回童年的纯朴笑脸——该多好!
2.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五、总结、作业
理解难懂的词句的方法除了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外,还有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查阅资料和向别人请教等。
课后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理解难懂的词句的多种方法,阅读《我渴望回到童年》课后的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江上 林中
绿玉带 静 刚下水 扇动 斗笠
红蜻蜓 一阵水花 两排银牙 蘑菇
碎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精品教案,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设计,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