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20课《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原卷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0722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20课《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原卷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0722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20课《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原卷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0722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讲义第20课《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原卷版)
展开第20课 《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
课程标准 |
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3、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
知识点01 旋转
1. 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AO A′),如果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要点诠释:
旋转的三个要素: 、 和 .
2.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 (OA= OA′);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 ;
(3)旋转前、后的图形 ;
要点诠释:
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既可以按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旋转.
3. 旋转的作图:
在画旋转图形时,首先确定旋转中心,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再将这些关键沿指定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
要点诠释:
作图的步骤:(1)连接图形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
(2)把连线按要求(顺时针或逆时针)绕旋转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角);
(3)在角的一边上截取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得到各点的对应点;
(4)连接所得到的各对应点.
知识点02特殊的旋转—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要点诠释:
(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2)位置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全等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
2.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要点诠释:
(1)中心对称图形指的是 个图形;
(2)线段,平行四边形,圆等等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知识点03平移、轴对称、旋转
平移、轴对称、旋转之间的对比
| 平移 | 轴对称 | 旋转 | |
相同点 | 都是全等变换(合同变换),即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 | |||
不 | 定义 | 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的图形变换. |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的图形变换. |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
图形 | ||||
要素 |
|
|
| |
性质 |
|
|
| |
|
|
|
考法01 旋转
【典例1】如图1,ΔACB与Δ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和∠ADE都是直角,点C在AE上,如果ΔACB经逆时针旋转后能与ΔADE重合.
① 请指出其旋转中心与旋转角度;
②用图1作为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图2?
【即学即练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DEF为等边三角形,AB=DE,点B、C、D在x轴上,点A、E、F在y轴上,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B.△DEF是△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C.△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的.
D.△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
考法02 中心对称
【典例2】如图,△ABC中A(-2,3),B(-3,1),C(-1,2).
⑴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⑵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
⑶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3B3C3;
⑷在△A1B1C1,△A2B2C2,△A3B3C3中,
△______与△______成轴对称,对称轴是______;
△______与△______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______.
【即学即练2】如图是正方形网格,请在其中选取一个白色的单位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考法03 平移、轴对称、旋转
【典例3】如图所示,△ABC,△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ED=90°.
(1)如图1,点E在AB上,点D与C重合,F为线段BD的中点.则线段EF与FC的数量关系是 ;∠EFD的度数为 ;
(2)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其中D、A、C在一条直线上,F为线段BD的中点.则线段EF与FC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若△ADE绕A点任意旋转一个角度到如图③的位置,F为线段BD的中点,连接EF、FC,请你完成图3,并直接写出线段EF与FC的关系(无需证明).
【即学即练3】如图,△ABC中,∠BAC=90°,AC=2,AB=,△ACD是等边三角形.
(1)求∠ABC的度数.
(2)以点A为中心,把△ABD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求BD的长度.
【典例4】如图,Rt△ABC中,AC=BC,∠ACB=90°,点E在线段AB上,CF⊥CE,CE=CF,EF交AC于G,连接AF.
(1)填空:线段BE、AF的数量关系为 ,位置关系为 ;
(2)当=时,求证:=2;
(3)若当=n时,=,请直接写出n的值.
【典例5】已知: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结PA、PB、PC,
(1)若PA=2,PB=4,∠APB=135°,求PC的长.
(2)若,请说明点P必在对角线AC上.
【典例6】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2),量得它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使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3~图6中统一用F表示)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⑴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⑵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⑶将图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6的位置,AB1交DE于点H,请证明:AH=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