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04929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ppt课件
展开课时目标: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 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 读古诗。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 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 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3.以《马诗》为例,掌握学习古诗 的方法。
同学们,看!这些马漂亮吧,神气吧?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知识呢?(播放视频) 原来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一首古诗《马诗》。
李贺(约790—约816),字长吉,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马诗二十三首》。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的。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借助课文注释,同桌相互交流古诗大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你能读出这种意境来吗?试一试吧。
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大漠”“燕山”是古时候的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那里挥洒。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如果有一匹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会是多么威武豪迈。可恰恰相反,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这种画面只存在于诗人的脑海中,并未实现。
作者为什么作者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
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很贵重,很受重用。借“快走”“清秋”表达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试着读出这种无法实现报国志向的无奈、悲凉之情吧。
诗人李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诗人通过咏叹马的命运,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题目是《马诗》,却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
因为诗人是借马来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及怀才不遇的感叹。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
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诗人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诗人借马喻人,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借马喻己 托物言志
小学马诗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马诗评课课件ppt,共21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学习的方法,填一填,朗读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马诗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马诗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朗读指导,整体感知译文,深入探究,沙燕山月,环境描写,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环境沙如雪月似钩,空旷冷峻,借物喻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9d51892728c9b87c5ec62b43e2e0f8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