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唐的“风向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知道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认识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了解唐朝与新罗交往的史实。3、掌握鉴真东渡与玄樊西行的史实。4、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中心: 遣使入长安
思考: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一、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派遣使团、留学僧、留学生。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交流非常频繁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日本先后20次派遣遣唐使。当时的遣唐船其实很小,长33.6米,宽9.2米,但是每一艘遣唐船配置的船工有130人,加上一些遣唐使和政府官员、留学人员等,总共有150余人。四艘船至少有600人,但是最终能侥幸抵达中国的,可能只有150余人,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其余的都成了这些成功者的“殉葬品”。另外,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遣唐大使、副使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日本奈良《大唐遣唐使展》
6.遣唐使来华的特点: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7、影响: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教材p20,归纳唐与新罗的交流的表现。
东渡: 鉴真赴东瀛
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行: 玄奘往天竺
“在写实主义的叙事中,玄奘不再是身披大唐皇帝御赐袈裟、奉旨游学的高僧,而是在唐初内忧外患的局面下私自出关、发愿西行的“偷渡者”。……真实的取经之路既无高徒护送,也无妖魔阻拦,而是一人一马念着佛号和经文,独自踏向未知的迷途。”——齐伟《:识骨寻路的“偷渡者” 》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为了求取佛经,研习佛法
(1)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2)学习: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 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3)归国: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①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他也将中国的书籍译成梵文,推动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
②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鉴真、玄奘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鉴真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不畏艰险,历经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小组讨论: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对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3、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往来4、唐朝有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启示:1.保持稳定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思考:唐朝中外交流有哪些影响?
对世界:①促进了交往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②增强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①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②中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它的核心文明体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如此才造就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繁荣。
1.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 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3.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典型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日本授佛经 B.遣唐使回国传播唐制度C.新罗使者学习唐文化 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朝与日本的关系,日本遣唐使,遣唐使印,遣唐使船,遣唐使吉士长丹,新知讲解,走近“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的社会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一遣唐使来华,遣唐使,共12次,次数多,规模大,入学考试,私は肉を食べます,我吃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质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双向交流,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求取佛经,人物简介,拓展提高,唐代中外交流的启示,检测提升,二次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