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1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核舟记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核舟记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出下列字的意思,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按要求填空,翻译下列句子,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11课《核舟记》第一课时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                   有奇          ) 衣        

                         壬戌          山(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罔不因(                 )    2.尝贻余核舟一(                  

    3.黍许(                )     4.两膝相者(                               

    5.佛印绝类弥勒(                 )   6.神情与苏、黄不属(                )

    7.珠可历历数也(                 )   8.钩画了了,其色墨(                )

    9.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左手倚一衡木(                 )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1、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2、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东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可:高可二黍许(              4、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                        此中人语云(             

    5、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6、径:能以径寸之木(           

           曾益其所不能(                        一狼径去(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            ,字             

                 _________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

    6.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_________

                                                                                       

    7.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8.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4文中有哪些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细节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回答

    甲:(魏学洢《核舟记》)

    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饾饤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释:壶觞:酒器。   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欹:,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6)

      (1)绝类弥勒                           (2)视端容寂

      (3)二寸                           (4)篷桅橹舵咸具                       

    (5)二人对酌于中                      (6)皆有能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2)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2)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4)

                                                                                               

                                                                                               

     

    11课《核舟记》第二课时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4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跟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

    佛印绝弥勒(               卧右膝, 右臂支船(          

    东安一士人画(             举轴           

    之,黎明物色(            于是知其画为逼真(          

    2.划分句子朗读节奏(2处)(2)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2)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7–9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核舟记》)

    【乙】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机:机关。

    1.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尝余核舟一  贻:         2)观者以为神    异:    

    3)凿木人长寸  许:          4)不能        悉:    

    2.下列加点字含义及用法不一致的是(    

    A.喜出新意           清冽

    B.背塾师             贻余核舟一

    C.声与真无二       寡助

    D.凄越             历历数也

    3.给下列句子断句(2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5.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    两字来概括;乙文介绍黄履庄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一个    字来概括。甲文中第二段依次介绍了船舱、船篷、小窗、雕栏和    ,乙文第一段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所举的一个事例是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相关试卷

    初中人教部编版核舟记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核舟记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舟记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课内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1核舟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11核舟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