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展开苏教版七下生物教案 10.1血液和血型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贫血的有关知识。 2.列举ABO血型的类型,了解血型的鉴定过程。 3.理解人体血量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及输血的原则。 | ||||||||||||||||||||||||||||||||||||||||||||
过程与方法 |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技巧。 2.能读懂血常规化验单(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并根据各项数据说出它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1.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 ABO血型系统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 ||||||||||||||||||||||||||||||||||||||||||||
教学难点 | 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及在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2.血型的鉴定过程(模拟)。 | |||||||||||||||||||||||||||||||||||||||||||||
教 学 过 程 | ||||||||||||||||||||||||||||||||||||||||||||||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除外),那么人们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生:也是细胞。 师:对,人体有数以万亿的细胞,这些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要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就必须不断从外界(生物圈)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那么,人体是靠谁来完成这项艰巨的运输任务呢? 生:血液、心脏、肾脏、肺、血管、气管、鼻子、循环系统。 师:先肯定同学们的上述回答和体内的物质运输及交换都有关系,对学生的积极思考予以鼓励。最后由老师总结出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由循环系统来承担的。 师:循环系统是一个遍布全身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就像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联系着我们的组织细胞,那么在管道内流动的是什么?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生:血液。 师:你们了解血液吗?你们是如何获得有关血液的知识的。 生:血液是红色的,有腥味、咸味等(通过流血、抽血和验血等亲身经历获得);交流从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中获取的有关血液的信息。 师:为什么通过验血可以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我们的血液中到底有何奥秘?下面我们就共同来探究一下。(展示准备好的甲、乙两试管血液) 生:仔细观察并质疑: 甲试管的血液为何没有凝固?乙试管的血液为何凝固了? 师:(先肯定同学们的观测能力)血液没有凝固是因为在新鲜血液中加入了几滴抗凝剂(质量分数为5%的柠檬酸钠溶液),下面请同学们观察甲试管内分层的血液(收好另一试管,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思考以下问题:① 分几层?② 各层有何区别? 生:(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层和红色的红细胞层很易观察鉴别,在两层交界处的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不易被发现。(可通过挂图帮助学生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看到了几层?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生:看到了3层,由于不同的物质轻重不一样,所以会出现分层现象。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各层中有什么物质,最上层是什么颜色? 生:淡黄色。 师:对,这一层是血浆,占到了血液体积的55%,血浆中含有哪些物质,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有关内容。 生:(自学,归纳总结出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师:展示血浆成分及功能的扇形模式图(图10-1)。(用较直观的几何图形加深同学们对血浆的认识)
师:血液分层后的白色中间薄层和红色下层均是血细胞,要想了解这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请看图(展示《人体血细胞》的挂图)。 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相关内容并结合图解,同学对3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有了大致的印象。 师: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的永久涂片(在学生动手前一定要交代清楚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注意学生显微镜操作的规范性。 生:观察涂片,并讨论如下问题: (1)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 (2)如何区别红细胞与白细胞? (3)你看到了血小板吗? (4)血液为何是红色的? 师:围绕学生的讨论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3种血细胞的数目、形态和结构特点。
师:上述血细胞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起何作用呢?如果它们的数量发生改变,对我们的健康会有影响吗?请看屏幕(播放CAI课件:用flash制作的动画《红细胞运输氧》、《白细胞吞噬病毒》、《血小板止血和凝血》)。 生:看完视频动画后,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归纳总结出3种血细胞的功能(填写上表的最后一项)。 师:让同学们联系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发炎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红细胞和血细胞功能的理解。另外还可补充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此时可展示我国成年人血常规正常参考值图表)。
师:让学生观察乙试管内凝固的血液,看看表面有何异物。 生:血块表面有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师:该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血清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清就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生:分析几张血常规化验单,自己当回医生(教师可先把学生搜集的化验单上的诊断结果遮住,然后把化验单投影到屏幕上,让同学们分组进行会诊,最后把医生的诊断结果公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师:布置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液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果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失血或极度贫血而危及生命时,你如果是医生会怎么办? 生:应当紧急输血。 师:确实如此,因为体内血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生:为什么不会有影响,血液不是很重要吗? 师: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所丧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不会影响健康。据研究发现,适量的多次输血还可以刺激血液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献血对身体是有益的。请阅读下面一段资料: 适量献血有益身体健康 正常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科学家研究证实,献血后可刺激骨髓造血,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并认为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要长,与女性青壮年时期的生理现象——月经有关。 研究资料表明:献血的男子的平均寿命比不献血的男子的平均寿命要长,经常献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只有不献血的男子一半。另有资料表明: 人体内铁元素含量过高除与疾病有关外,还与某些癌症发生有关,人们一旦献血,人体内铁元素含量就会降低,因而减少患疾病的危险性。 人和血液是不断新陈代谢的,一般每4个月红细胞要更新一次,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红细胞,有利于身体健康。 生:就上述资料展开讨论。(略) 师:是不是什么人都能献血呢? 生:小孩不行,老年人不行,有病的人不行。 师:对,为了维护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我国在1997年12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另外《献血法》还规定: 如果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达1000mL以上,将终生免费用血,其直系亲属将免费享用与其献血数量等额的用血。 目前,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我国献血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小,离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自愿献血的血量无法满足我国临床用血的需求。(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 如果一个国家献血人口的比例达到3%就能满足该国临床用血的需求) 师: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你们长大后,愿意无偿献血吗?为什么? 生:回答,讨论。(略) 师:无偿献血是一项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公益活动,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日后都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用你们的无私奉献使重危的病人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使需要输血的病友重新恢复健康。你们献出的人间真情将让世界充满爱,我更希望你们能带动亲朋好友也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使无偿献血的涓涓细流汇成不息的生命不河。 师:在医院给病人输血时一定要先给受血者和献血者做血型鉴定,血型相同方可相互输血。 同学们知道有关血型的知识吗?你们知道自己和亲人及朋友的血型吗? 生:对该问题较感兴趣。回答也很积极,基本上都知道ABO血型系统。相当一部分同学清楚自己的血型,也有少数同学知道父母的血型,还有人知道演艺界明星的血型(周杰伦、Twins、孙燕姿等)。 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输血要输同型血?异型输血会有何不良后果? 师:通过展示课件。(用flash制作的动画《异型输血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生:观看之后恍然大悟,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输血的原则。 师:同学们知道血型是如何鉴定出来的吗? 生:不太清楚。 师:组织学生按照课本的要求完成实验“模拟血型鉴定”并认真填写课本中的血型鉴定结果表。 |
| |||||||||||||||||||||||||||||||||||||||||||||
教 学 后 记 |
| |||||||||||||||||||||||||||||||||||||||||||||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小结,作业,社会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水中的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水中的动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在氧气中燃烧食物,在空气中燃烧食物,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