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下基础训练 第6章 第3节 第3课时结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215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下基础训练 第6章 第3节 第3课时结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215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下基础训练 第6章 第3节 第3课时结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化学九下基础训练 第6章 第3节 第3课时结晶,共4页。
沪教版化学九下基础训练第6章 第3节 第3课时 结晶·知识点一:结晶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A)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2.将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有晶体析出 B.溶质质量减少 C.溶剂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增大3.溶液从80 ℃降温至20 ℃后,有晶体析出,则原溶液(A)A.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C.原溶液从80 ℃降温至60 ℃一定有晶体析出D.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1)乙烧杯中的溶液__可能是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加快液面空气流速__。·知识点二:结晶分离混合物5.下列各组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进行分离的是(A)A.食盐和泥沙 B.水和花生油 C.面粉和泥沙 D.蔗糖和食盐6.(2020·东营中考)《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取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D)A.加热 B.称量 C.过滤 D.蒸发结晶7.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A.泥沙和食盐(过滤)B.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C.酒精和水(蒸馏)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蒸发结晶)8.(2020·遂宁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__t1__ ℃时,A、C的溶解度相同。(2)A中混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__降温__结晶。 9.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图:根据上述实验,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A.③④溶液为饱和溶液B.④中再加15 g水又可以将析出固体完全溶解C.不能确定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D.①~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10.(2021·莆田质检)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8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 B.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大量的乙 C.60 ℃时,将30 g甲加入50 g水中,形成80 g甲溶液 D.分别将60 ℃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80 ℃,此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1.(2021·泉州质检)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B.t1 ℃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4.0 g至35.0 g之间C.t2 ℃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12.(2021·南平质检)根据如图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6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11∶10__。(2)现有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10 g,若降温到20 ℃,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__78.4__g。(3)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回答下列问题:①用化学原理解释“冬月地上有霜(主要是硝酸钾固体)”的现象__冬天温度下降,硝酸钾结晶(或降温结晶;冷却结晶;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等)__。②以下对该提纯方法理解合理的是__B__。A.“水淋”时最好使用过量的冷水B.淋汁时用纱布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C.淋汁后得到的滤液是KNO3的饱和溶液D.煎炼后得到的固体是纯净的K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