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3.3 大气热力环流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4.1 水循环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4.2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一、识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二、识记地面辐射及大气辐射的概念、类型、作用及影响因素
三、识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
1.概念: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削弱显著,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2.类型:主要有吸收、散射和反射三种方式。
(1)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2)反射: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主要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就是这个原因。(3)散射:空气分子和微尘把太阳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都是大气散射的结果。红绿灯的颜色选择也与散射作用有关。
【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不同纬度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同,图乙表示不同的__________角的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 2.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__________,被大气削弱的越_________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__________,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在AB和AC两地区,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3.AB和AC地面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在南极极昼时期对其进行科学考察,为什么仍然很寒冷?
①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作为100%计算,其中约19%被大气吸收,约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间,最后被地球表面吸收的约占47%。②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集中,太阳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③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小于0.75微米),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0.175~0.40微米)。④可见光经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0.40~0.76微米)。⑤当红外线经过大气层时,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
(1)概念比较(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主要因素(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考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概念的应用】1.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2.地面辐射最主要、最根本的热量来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3.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一种长波辐射,是地面最主要的热源B.大气逆辐射对地表具有保温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O2 C.地面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其热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太阳 D.大气辐射产生的热量大部分逸散到了宇宙空间之中
①地面辐射最根本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②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③地面的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由于辐射能力随辐射体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所以,白天,地面温度较高,地面辐射较强;夜间,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理论和实践证明:物体的温度愈高,则辐射波长愈短;物体的温度愈低,则辐射波长愈长。④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一般颜色深的吸热多,反射率差,颜色浅的则相反。⑤近地面大气的热源也是来自于地面,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温度会降低。⑥一般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而阴云天气,昼夜温差较小。相同天气状况下,陆地昼夜温差大,海洋昼夜温差小。
【考点:大气的保温作用】材料一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烟的微火]材料二 我国北方某社区新型“阳光居室” 1.“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的原因是什么? 2.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材料二中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及应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新课导入,水蒸气遇冷,新课探究,大气吸收作用,大气反射作用,大气散射作用,西藏高原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完美版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的组成,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紫外线,有选择性,二氧化碳,红外线,可见光,无选择性,微小尘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