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18】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8668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边防危机,冗官+冗兵冗费,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916 960 1005 1038 1069 1115 1125 1127 1141 1206 1260 1271 1279
“大约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侯废置,不自朝廷,王业于是荡然。——《旧唐书》
思考:鉴于五代十国的事实问题,宋朝建立之初应防范哪些问题呢?
普曰:“此非他做,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前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材料一:(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材料二: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材料三:禁军聚之京师,皆以一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司马光《涑水记闻》
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财政(制钱谷):设诸路转运使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丞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 ——欧阳修《归田录》
剥夺军权——罢免宿将兵权
更戌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士人地位
材料一: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佑集》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材料三: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
利: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材料一:“本朝第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材料二: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虽有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至弱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 ——叶适《水心集》
弊: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辽太宗: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造成威胁。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宋真宗: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即绢10万匹,银10万两,称为“岁币”。是为“澶渊之盟”。
积弱,外难御辽夏虎狼之师
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即“庆历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即绢15万匹,白银7万两和茶叶3万斤,成为“岁赐”。
积贫,内不支朝廷财政之需
材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及。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材料二:宋太祖建国之初,全国军队总额才22万,太宗至道时达66万,真宗天禧年间为91万,到仁宗庆历时激增到126万之多。材料三:“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民间俗语
背景:①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②“庆历新政”失败。③“三冗两积”,内忧外患。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
改革结果: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效果并不明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内部分裂严重。
思考: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全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妓女等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财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之变”。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即“绍兴和议”。岳飞被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评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找准抓手,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大兴科举取士,考试制度严密,录取名额放宽,优礼进士,主要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图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天下自安,二府三司和台谏,中书门下,同平章事,枢密院,参知政事,枢密使,副枢密使,盐铁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背景图ppt课件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