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24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0385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说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寻找意象,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诵读指导,·识记字音·,诗句赏读,研读文章,知识链接,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聚相守,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发出的一种宽慰,一种无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有“一字千金”之称的《古诗十九首》,看看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表达了怎样的相思?
“芙蓉”又称为莲、荷花、芙蕖、菡萏。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芙蓉是纯洁的代表。2.“莲”与“怜”谐音,象征男女爱慕之情。3.“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表现的是思念之情。4. 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的19首作品。主要抒发了游子失志无成和相思别离之情,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真实的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风貌。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诗词独特的词采之美 、音乐之美、意境之美需在诵读中感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诵读诗歌,划分朗读节奏。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疏通大意,表达诗歌的内容,总结主题。
诗歌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的时候,不知道将所采芙蓉送给谁,他所思念的人在远方,抒情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家乡,可是他看到的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抒情主人公从眼前想到将来,不免忧伤不已。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①“芙蓉”“兰泽”“芳草”“江”等意象。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荷花)的美丽迷人的情景,②营造了轻松欢快的氛围。③“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侧面烘托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作用?
“摘花想送给谁?自己思念的人在远方。” 用了设问的表达方式。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由欢欣转为失落,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诗,这两句中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但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采用“对写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此诗主要表达游子思念爱人、家乡的思想感情,为了表现这种情感本诗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1.乐景衬哀情: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诗人的凄清心境。好处: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对写法: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想象,写对方思念自己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情。好处: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使抒情更加婉曲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不直接写自己在佳节如何思念亲人,却别出心裁写家乡的兄弟为在外的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的写法,使改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运用联想和想象填充诗词文本,多元解读诗词这份深沉,厚重的忧伤到底谁在承受?给每句诗填写缺失的主语。
A.是男主人公。本诗全为实写,写他采花送花望乡思人。B.是男主人公。前四句是他想象家乡的情人在采莲,并思念他的情景,后四句则是他自己在想心事。前虚写,后实写。C.是女主人公。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后四句是她想象外地的男子正在思念她。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阶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仁位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两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背诵并默写《涉江采芙蓉》2.读一读《古诗十九首》中其他作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找诗眼抓主旨,找意象品意境,古人采摘香草赠亲友,花草相赠习俗,依景情析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授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作者简介,诵读指导,研读文章,诗句赏读,诗句小结,归纳总结,小试身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示范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寻找意象,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诵读指导,·识记字音·,诗句赏读,研读文章,知识链接,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