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涉江采芙蓉1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8845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选》封面,作者无名氏,遗wèi赠予,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涉江采芙蓉,“旧乡”“长路”,背诵默写课文,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南朝的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它是东汉末年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时代背景: 东汉时期,宦官外戚勾结擅权,政治非常黑暗,上层仕族结党营私,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辞别父母,背井离乡,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 《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致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混乱、没落的时代面貌。
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
1、朗读,直接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2、抓取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3、寻找主旨句。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 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初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遗(wèi):赠予。以义定音谁(shuí):口头与书面语区分开
遗(wèi):赠予。以义定音谁(shuí):口头与书面语区分开还(huán)顾:回头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有“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 这些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芳草”意象常代表如下四种情感:1.象征生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如美好品格、君子等(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 )3.表达愁思,如家国之思、离情别绪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设问。“远道” 抒写思乡念亲的忧伤。
回头遥望远方的故乡,长路漫漫遥不可及。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遥不可及,思乡念亲之情和羁旅漂泊之苦自然地流淌出笔端。这两句将上文“远道”意思说尽。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顾”这一细节描写,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主人公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遥望,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孤单、怅惘。
“还顾”这一细节描写,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主人公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遥望,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孤单、怅惘。他看到了什么?是“漫浩浩”的“长路”。“漫浩浩”一词,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还顾”这一细节描写,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主人公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遥望,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孤单、怅惘。他看到了什么?是“漫浩浩”的“长路”。“漫浩浩”一词,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句并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具体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使你想起了李清照的哪句词?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诗更形象轻盈,本诗更沉重动人
关于本诗的主人公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主人公是男性,也有人认为是女性。你怎么看?
女子说,理由有三: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3.《古诗十九首》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通过想象,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1.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
2.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子想象的画面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子“所思”的男子。
试总结本诗情感及写法
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思念游子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苦闷。
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思念游子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苦闷。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细节描写手法,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
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思念游子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苦闷。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细节描写手法,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对写法(对面落笔),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
“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叫主客移位、对面落笔,属于虚写的一种,简单说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却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从而形成含蓄曲折的表达效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下列有关《涉江采芙蓉》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C.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评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课程定位,阅读落实,涉江采芙蓉,诗歌鉴赏步骤,素养提升,链接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创作背景,理解诗词,拓展理解,借景抒情白描手法,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片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涉江采芙蓉,作家作品,古诗十九首,具体研读,整体把握,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