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 活板课件+一课一练+说课稿+探究积累课件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25 活板.pptx
    • 课件
      25 活板.pptx
    • 练习
      25 活板(课课练).docx
    • 音频
      课文朗读-七语下-25活板.mp3
    25 活板第1页
    25 活板第2页
    25 活板第3页
    25 活板第4页
    25 活板第5页
    25 活板第6页
    25 活板第7页
    25 活板第8页
    25 活板第1页
    25 活板第2页
    25 活板第3页
    25 活板第4页
    25 活板第5页
    25 活板第6页
    25 活板第7页
    25 活板(课课练)第1页
    25 活板(课课练)第2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 活板课件+一课一练+说课稿+探究积累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5 活板课件+一课一练+说课稿+探究积累课件,文件包含25活板pptx、25活板pptx、25活板课课练docx、课文朗读-七语下-25活板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5   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纸灰(  )    (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火炀之(     )(2)则以纸(     )(3)则第二板已(     )(4)更互用之(     )(5)瞬息可(     )(6)用讫再令药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板已自布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讫再火令药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5.对下列句子中“其”字所指代的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昇)B.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指铁框)D.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活版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版四大工序。B.文章主要说明了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C.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D.活版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二、综合性学习7.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这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 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注释】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 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弥束:全部紧束。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塔动/出则无敌国外B.再火令药镕/但逐层布板C.钱帅登/辍耕垄上D.人皆其精练/惧有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甲文的活版突出“活”。比如“每字为一印”,可以看出字是活的;(1)        ,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更互用之”,可以看出印刷是活的。乙文的木塔则求“稳”。喻皓采用(2)            的方法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从毕昇的发明和喻皓的方法中你可以感受到(3)                                                   
    参考答案1.gēng zhù yáng cóng  huò fán cáng2.(1)靠近 (2)用标签标出 (3)准备(好了) (4)交替,轮流 (5)完成 (6)用火烧 【解析】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现象,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词语。3.(1)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2)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 (3)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4)印完后再用火一烧,使药物熔化。 【解析】翻译文言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不能漏译、误译、错译。4.B 【解析】第一个“为”是“成为”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刻”的意思;第一个“以”是“把”的意思,第二个“以”是“用”的意思。5.D 【解析】A项中的“其”指“活版印刷”,B项中的“其”指“字模”,C项中的“其”指“活版”。6.D 【解析】不用木料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料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而且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7.(1)示例:科学与生活、科学家的故事。 【解析】紧扣主题“普及科学”,并且要简短。(2)示例:贺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有这么好的口才,应该把握这次展示才华的机会,勇敢地表现自己! 【解析】劝说时,要用真情打动别人,语言做到诚恳。8.B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A,担心/祸患。B,完毕/完毕。C,代词,/动词,去。D,佩服/埋伏。9.(1)拿它靠近火烘烤。(2)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 【解析】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然后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最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句通顺。(1)句重点词语:,靠近。炀,烤。(2)句重点词语:,平时。备,准备。10.(1)每一字皆有数印 (2)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解析】根据甲文中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可完成第一空。根据乙文中的“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可完成第二空。从甲、乙两文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