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2 数轴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数轴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直观体现了绝对值的概念,有利于推导有理数运算法则,也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是今后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是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后最先接触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学大师华罗庚曾这样描述“数学结合思想”:“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体现了分类的思想.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数轴的概念、数轴的画法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刻度尺引入数轴的概念.用类比温度计表示温度、刻度尺度量长度的方法学习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掌握数轴的意义及构成特点,明确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4.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5.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直观对应关系.
课前准备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 观察温度计,归纳温度计刻度的特征.
问题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提问:
(1)马路可以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
(2)你认为站牌起什么作用?
(3)你是怎么确定问题中各物体的位置的?
问题: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画出直线,在直线上根据条件安排各物体的相对位置.类比温度计的刻度,建立数轴的概念.
共同点:温度计也可以看作将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的情形;
不同点:温度计是竖直的,方向感不直观.
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分组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
(2)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3)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4)数轴上,在原点的右边,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 ;在原点的左边,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 .
三、归纳概括
通过归纳,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解决:课件投影,同时说明其产生的过程及合理、简明的特点.
设计意图:建立数轴的概念,数轴的出现将图形(直线上的点)和数紧密联系起来,使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图直观地表示,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
四、应用新知
1.下列图形中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2.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4.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中,
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
5.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五、归纳小结
(1)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1,讲解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具准备,学习过程,课堂小结,拓展备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