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习题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热门考点整合专训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热门考点整合专训课件,共38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单元热门考点整合专训12345CA见习题见习题C67见习题B8910BDD答案显示1112见习题D13见习题1. 【2022·扬州】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CO3属于碳酸盐B. 贝壳和珍珠中含有CaCO3C. CaCO3易溶于水D. CaCO3可用作补钙剂C2.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亚硝酸钠可用于烹饪食物B. 氯化钠可用于腌制蔬菜、鱼等C. 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D. 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3. 【2021·临沂】如图是“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则选用的盐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Cl2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CaCl2+CO2↑+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4. 【2022·西安模拟】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了A、B、C、D四个实验,实验后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1)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是否完全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aCl2+Na2CO3===BaCO3↓+2NaCl否NaCl(或氯化钠)5. 【2021·龙东】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A. NH4NO3 B. Ca(H2PO4)2C. KNO3 D. CO(NH2)2C【点拨】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C正确。6. 【2022·赤峰】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来确定它的成分。【提出猜想】猜想一:该化肥是NH4Cl猜想二:该化肥是________猜想三: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四:该化肥是尿素(NH4)2SO4【查阅资料】BaCl2溶液与碳酸氢铵不发生反应。【进行实验】四二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写出第一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反思交流】问题1:如图是某市售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标签。依据标签上的信息,推测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碳酸氢铵化学式 NH4HCO3净重 50 kg含氮量 ≥16%注意事项 低温、密封、防潮、防晒热稳定性差(或易溶于水)问题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重大,效果明显。下列有关化肥及其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硝酸钾是一种复合肥料B. 为提高作物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C. 为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D. 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环境污染A、D7. 【2022·仙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3的溶液中:NH4+、Mg2+、SO42-、CO32-B. pH=11的溶液中:Na+、K+、Cl-、CO32-C. 无色溶液中:Cu2+、Al3+、Cl-、NO3-D. 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Ba2+、H+、Cl-、HCO3-【答案】B【点拨】pH=3的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B项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含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C错误;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8. 下列有关物质除杂、检验、鉴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检验某固体是否含CO32-:可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可用酚酞溶液并进行相互反应C. 除去粗盐中的所有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D. 除去硫酸钠中的碳酸钠,可滴加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答案】B【点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除了碳酸盐还有活泼金属,故A错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但还存在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故C错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故D错误。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NaCl、H2SO4、CuSO4、MgCl2B. CaCl2、AgNO3、MgCl2、CuCl2C. Na2SO4、Na2CO3、NaCl、稀HClD. Na2CO3、BaCl2、Na2SO4、稀HClD10. 【2022·孝感】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 4 g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 ===CuSO4+2H2O【点拨】由图像可知,加入硫酸后刚开始沉淀质量增加,说明加硫酸之前溶液中氢氧化钡有剩余,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故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没有硫酸钠,故A错误;由图像bc段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点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B错误;cd段沉淀溶解,最终沉淀质量为23. 3 g,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该沉淀为硫酸【答案】D1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图1是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某化学小组对这部分内容归纳总结的关系图。(1)图1中①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沉淀,若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为CuSO4,则另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2)图1中④发生反应,利用此原理可以用来除铁锈,若选用的酸是稀硫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Ba(OH)2Fe2O3+3H2SO4===Fe2(SO4)3+3H2O复分解(3)图1中⑤发生反应,若选择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图2是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12. 【2022·连云港】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 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 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D. 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点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的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A选项不正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选项不正确;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C选项不正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答案】D【点拨】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D选项正确。13. 【2022·泰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所示:(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 Na2CO3、NaOH、BaCl2B. BaCl2、Na2CO3、NaOHC. NaOH、BaCl2、Na2CO3B、C(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Na2CO3、NaCl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吸收(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l)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NH3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单元热门考点整合专训12345CA见习题见习题C67见习题B8910BDD答案显示1112见习题D13见习题1. 【2022·扬州】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CO3属于碳酸盐B. 贝壳和珍珠中含有CaCO3C. CaCO3易溶于水D. CaCO3可用作补钙剂C2.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亚硝酸钠可用于烹饪食物B. 氯化钠可用于腌制蔬菜、鱼等C. 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D. 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3. 【2021·临沂】如图是“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则选用的盐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Cl2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CaCl2+CO2↑+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4. 【2022·西安模拟】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了A、B、C、D四个实验,实验后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1)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是否完全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aCl2+Na2CO3===BaCO3↓+2NaCl否NaCl(或氯化钠)5. 【2021·龙东】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A. NH4NO3 B. Ca(H2PO4)2C. KNO3 D. CO(NH2)2C【点拨】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C正确。6. 【2022·赤峰】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来确定它的成分。【提出猜想】猜想一:该化肥是NH4Cl猜想二:该化肥是________猜想三: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四:该化肥是尿素(NH4)2SO4【查阅资料】BaCl2溶液与碳酸氢铵不发生反应。【进行实验】四二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写出第一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反思交流】问题1:如图是某市售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标签。依据标签上的信息,推测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碳酸氢铵化学式 NH4HCO3净重 50 kg含氮量 ≥16%注意事项 低温、密封、防潮、防晒热稳定性差(或易溶于水)问题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重大,效果明显。下列有关化肥及其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硝酸钾是一种复合肥料B. 为提高作物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C. 为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D. 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环境污染A、D7. 【2022·仙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3的溶液中:NH4+、Mg2+、SO42-、CO32-B. pH=11的溶液中:Na+、K+、Cl-、CO32-C. 无色溶液中:Cu2+、Al3+、Cl-、NO3-D. 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Ba2+、H+、Cl-、HCO3-【答案】B【点拨】pH=3的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B项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含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C错误;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8. 下列有关物质除杂、检验、鉴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检验某固体是否含CO32-:可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可用酚酞溶液并进行相互反应C. 除去粗盐中的所有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D. 除去硫酸钠中的碳酸钠,可滴加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答案】B【点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除了碳酸盐还有活泼金属,故A错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但还存在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故C错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故D错误。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NaCl、H2SO4、CuSO4、MgCl2B. CaCl2、AgNO3、MgCl2、CuCl2C. Na2SO4、Na2CO3、NaCl、稀HClD. Na2CO3、BaCl2、Na2SO4、稀HClD10. 【2022·孝感】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 4 g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 ===CuSO4+2H2O【点拨】由图像可知,加入硫酸后刚开始沉淀质量增加,说明加硫酸之前溶液中氢氧化钡有剩余,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故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没有硫酸钠,故A错误;由图像bc段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点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B错误;cd段沉淀溶解,最终沉淀质量为23. 3 g,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该沉淀为硫酸【答案】D1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图1是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某化学小组对这部分内容归纳总结的关系图。(1)图1中①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沉淀,若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为CuSO4,则另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2)图1中④发生反应,利用此原理可以用来除铁锈,若选用的酸是稀硫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Ba(OH)2Fe2O3+3H2SO4===Fe2(SO4)3+3H2O复分解(3)图1中⑤发生反应,若选择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图2是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12. 【2022·连云港】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 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 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D. 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点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的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A选项不正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选项不正确;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C选项不正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答案】D【点拨】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D选项正确。13. 【2022·泰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所示:(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 Na2CO3、NaOH、BaCl2B. BaCl2、Na2CO3、NaOHC. NaOH、BaCl2、Na2CO3B、C(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Na2CO3、NaCl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吸收(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l)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NH3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