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A卷 基础夯实——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展开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A卷 基础夯实
1.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解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碳酸镁 D.碳酸氢钠
2.下列有关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不是盐
B.纯碱不是碱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某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
3.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不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D.元素化合价不变
4.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氧化反应
C.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反应
D.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中和反应
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①③②
B.步骤②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步骤③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步骤②中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B.
C.
D.
7.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8.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硝酸铵
B.氯化钾
C.碳酸氢铵
D.过磷酸钙
9.硝酸铵是一种氨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合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10.尿素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属于( )
A. 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1.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则珍珠中含有( )
A.氢氧根离子
B.碳酸根离子
C.硝酸根离子
D.硫酸根离子
12.检验一瓶无色溶液是稀盐酸的方法是( )
A.加入硝酸银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
B.滴加氯化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
C.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
1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14.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则其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15.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用于制洗涤剂的纯碱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作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D.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16.是一种常见的盐类物质。下列关于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组成:含有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性质:与相似,都能与溶液反应
C.用途:农业上与石灰乳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D.制备:常温下,通过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得
17.某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四种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及应用”的实验探究。将溶液混合。
(1)实验中,能说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混合“无明显现象”,但实际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同理,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由此同学们总结得出结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18.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流程:
(1)A试管中的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_______________性。
(2)依据B中_______________现象即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3)再向C中加入适量X溶液,可以完成对和的验证。X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稀盐酸 B.硫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19.如图所示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反应③可制得NaOH,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利用反应④原理检验,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
20.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少量泥沙,为了除去泥沙等不溶物,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在粗盐提纯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玻璃棒在C中的作用是_____。
(2)A操作的名称为,目的是除去_____(填化学式)。该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液滴飞溅,为尽量减少液滴飞溅,除不断搅拌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B操作的名称为_____,该操作中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乙中不该出现的步骤是_____(填序号)。
(4)若在B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
B.滤纸有破损
C.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D.滤纸高度超过了漏斗边缘
(5)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其纯度。发现结果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液滴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碳酸镁、碳酸氢钠都能和盐酸发生反应,且三种物质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可用作缓解胃酸过多的药剂;氯化钠和盐酸不反应,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易误选C、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盐,A错误;大多数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但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金属元素,C错误;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说明该固体可能含有或,也可能含有活泼金属,D错误。
3.答案:D
解析:酸、碱、盐中两两之间都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A错误;有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B错误;复分解反应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如,C错误;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D正确。
4.答案:A
解析:B项,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且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C项,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D项,化学方程式中碳酸钙后缺少沉淀符号且没有配平,该反应也不属于中和反应。
5.答案:D
解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A正确;蒸发过程中,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B正确;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正确;蒸发皿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 D错误。
6.答案:C
解析: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C正确。
7.答案:D
解析:硝酸铵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所以D不妥当。
8.答案:D
解析:碳酸氢铵、硝酸铵和氯化钾均为白色晶体,只有过磷酸钙是灰色粉末,故从外观即可将过磷酸钙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9.答案:B
解析:因为硝酸铵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所以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故A做法正确。因为硝酸铵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所以结块时不能用铁锤砸碎,故B做法错误。硝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遇碱会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故C做法正确。因为硝酸铵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所以给农作物施肥后应及时盖土,不能露天施肥,故D做法正确。
10.答案:A
11.答案:B
解析:含碳酸根离子的物质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珍珠中含有碳酸根离子,题目中的其他离子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2.答案:C
解析: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欲检验一瓶无色溶液是稀盐酸,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氢离子和。检验溶液显酸性,可用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可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一般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检验一瓶无色溶液是稀盐酸的方法是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故选C。
13.答案:D
解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精盐的过程,无需进行的操作是蒸馏,故选D。
14.答案:B
解析:属于氮肥,KCl属于钾肥,属于复合肥,故缺少的肥料品种是磷肥。
15.答案:B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由金属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A不符合题意;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不属于盐,故B符合题意;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金属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C不符合题意。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由金属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D
解析: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正确;
B、硫酸铜与硫酸钠中都含有硫酸根离子,都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
C、农业上使用硫酸铜与石灰乳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正确;
D、铜活动性弱于氢,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错误。
故选D。
17.答案:(1)混合后溶液中产生气泡
(2)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1)硫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说明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混合后溶液中产生气泡。
(2)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反应的实质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18.答案:(1)碱
(2)酚酞溶液仍显红色
(3)AC
解析:(1)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A试管中的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2)碳酸钠硫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依据B中酚酞溶液仍显红色,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3)碳酸钡沉淀能与酸反应,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向C中加入适量X溶液,则X应为酸溶液,但不能选用硫酸,因为加入硫酸会对硫酸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根据沉淀部分消失还是全部消失、是否有气泡产生,可以完成对和的验证。
19.答案:(1);放出
(2);中性
(3)
(4)澄清石灰水
解析:(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反应①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反应②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若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呈中性。
(3)反应③可制得NaOH,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4)检验碳酸根离子应选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20.答案:(1)CBA;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2)蒸发结晶;;来回移动酒精灯
(3)过滤;D
(4)AC
(5)C
解析:(1)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2)A操作的名称为蒸发结晶,目的是除去水。使液体受热均匀就可以减少液滴飞溅,所以既可以通过搅拌,也可以通过来回移动酒精灯来使溶液受热均匀。
(3)B操作的名称为过滤;A、B、C是滤纸的正确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有缝隙,液体会通过缝隙直接流入下面的烧杯中。
(4)B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等。
(5)食盐没有全部溶解,会使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测定的纯度偏低, A错误;蒸发时液滴飞溅导致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少,测定的纯度偏低,B错误;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使精盐的质量偏大,使测定的纯度偏高,C正确;蒸发皿中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使精盐的质量偏少,测定的纯度偏低,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