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6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试卷
展开第八单元学情评估
九年级化学下册 (R版广东专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Al:27 S:32 Cl:35. 5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送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冶炼金属 B. 稻草造纸
C. 蚕丝织布 D. 烧制陶器
2.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回收。生活中的废弃钢铁、铁锅、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 非金属 B. 金属或合金
C. 氧化物 D. 金属化合物
3. 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O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SiO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氧化反应
4. 2021年7月,三星堆3号坑再次出土一件青铜神树。下列关于青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铜属于合成材料 B. 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C. 青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小
5. 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第5题)
A. 延展性好
B. 导电性好
C. 导热性好
D. 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 )
A. 铁具有导热性,用于制作铁锅
B. 焊锡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C. 青铜抗腐蚀性好,耐磨,用于制轴承、齿轮
D. 金属银导电性好,用于制灯丝
7. “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 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钢永远不会生锈
C. 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合金
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8. 铁、铝、铜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有银白色的光泽 ②良好的导热性 ③能与稀硫酸反应
④能与氧气反应 ⑤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A. ②④⑤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9. 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丙>乙>甲>丁
B. 甲>丁>乙>丙
C. 丁>甲>乙>丙
D. 甲>乙>丁>丙
10.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
A. 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 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 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 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
11. 某溶液中有Cu(NO3)2和Fe(NO3)2,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滤液的颜色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不会是无色 B. 一定不会是浅绿色
C. 一定不会是蓝色 D. 以上判断皆不正确
12. 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后,将铁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 左端上翘 B. 右端上翘
C. 仍保持平衡 D. 无法判断
(第12题) (第13题)
13. 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 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 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 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14. 下列物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Fe(Cu) | 稀HCl | 充分反应,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B | CO2(CO) | O2 | 点燃 |
C | H2(O2) | Cu |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FeCl2溶液(CuCl2) | Fe | 充分反应后过滤 |
15. 在5. 6 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5题)
A. 所加溶液质量为M1 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 g
B.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m3的值为21. 6
D.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每题10分,共55分)
16. (7分)我国古代有很多化工工艺发明较早,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1)《武陵珍藏》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铜制成铜盆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性。
(2)黄金工艺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在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上就贴有金箔,更出现了黄金面具,证明商代晚期已有黄金饰品,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
(3)我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记载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蕴含的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唐代钢铁的冶炼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生铁经过灼热反复捶打后成为钢。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钢的含碳量比生铁______(填“高”或“低”)。
(5)唐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发现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爆炸时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KNO3+S+3CK2S+N2↑+3CO2↑。
①反应中涉及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反应前后含钾的化合物均由离子构成,其中钾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17. (8分)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1)为了解决两地交通问题,增开多列高铁,制造高铁车身会用到镁铝合金,镁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材料。铝制品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氧化膜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其中铝、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下列各组试剂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l、Cu、Mg、稀盐酸
②Mg、AlCl3溶液、Cu(NO3)2溶液
③Cu、Mg、AlCl3溶液
④Cu、MgCl2溶液、AlCl3溶液
(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建设时使用了大量钢制部件,时间长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镀锌铁 B. 镀锡铁
18. (10分)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氧气,并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
(第18题)
(1)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Ⅰ:点燃A处酒精灯,缓缓通入混合气体 | A中铜粉变______,B、C、D无明显现象,E中石灰水变浑浊 | A玻璃管中铜粉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 | B处木炭粉减少,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有液体流入 |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Ⅲ:点燃C处酒精喷灯 | C处的现象是______ ____________,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有液体流入 | 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Ⅳ:停止通入混合气体,用弹簧夹夹紧进气口,熄灭A、B、C三处火焰 | D中的现象是石灰水进入瓶中且变浑浊 | D的作用是防止玻璃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人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19. (10分)某化学兴趣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化学药品时,发现一瓶金属铬。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他们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和相关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铬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提出猜想】猜想1:Al>Cr>Cu;猜想2:Cr>Al>Cu;
猜想3:________________。
【实验药品】铬片、铜片、铝片、20%的稀硫酸。
【实验过程】①取形状、大小相同的Cr、Cu、Al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②将Cr、Cu、Al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20%的稀硫酸。
【实验现象】
金属 | Cr | Cu | Al |
实验现象 | 铬片表面产生气 泡缓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铝片表面产生气 泡较快 |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成立。
【问题与反思】
(1)实验前,要将金属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可知:铬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静提出,选用铝片、CrSO4溶液,要探究出铝、铬、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还需要补充一种药品,该药品是__________。写出探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0. (10分)电子工业上制造铜电路板,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镀铜电路板上的铜箔(Cu),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处理该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液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2Cu+2H2SO4+O22CuSO4+2H2O,2FeCl3+Fe===3FeCl2)
(第20题)
(1)步骤①所得的废液中只含有FeCl3、CuCl2、FeCl2三种金属化合物,据此可判断步骤①中铜与FeCl3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①中参加反应的氯化铁和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的铁粉与氯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步骤③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滤渣中只剩下铜。
(4)步骤②③所得FeCl2可与一种气体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实现循环使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单质是__________。
(5)除水外,溶液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0分)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第21题)
(1)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填“强”或“弱”)。
(2)将25. 0 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加热至________时,CuSO4开始分解。
②加热至1 000 ℃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_。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计算图中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5分)。
④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CuSO4·5H2O b. CuSO4 c. CuO d. Cu2O
答案
一、1. C 2. B 3. C 4. C
5. D 6. D 7. B
8. A 点拨:铁和铝有银白色的光泽,而铜是紫红色的;铁和铝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可以;选A。
9. B 点拨: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丙金属活动性最弱;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说明金属活动性:甲>丁;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的化合物溶液,说明金属活动性:丁>乙;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乙>丙;选B。
10. C 点拨:实验时应先通CO后点燃酒精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在受热时发生爆炸;充分加热时,a处固体由氧化铁变成铁,是红色变为黑色;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选C。
11. C
12. A 点拨:铁和稀硫酸反应,反应时消耗铁,生成氢气,故铁球浸入稀硫酸中,铁球的质量越来越少;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56份质量的铁可以置换出来64份质量的铜,固体的质量增加,故左端上翘,右端下降;选A。
13. C 点拨:对比①②可探究的是,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A错;②③变量太多,无法比较,B错;对比①④可探究的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C对;③④变量太多,无法比较,D错;选C。
14. D
15. C
二、16. (1)延展
(2)单质
(3)Fe+CuSO4===FeSO4+Cu
(4)低
(5)①K ②K+
17. (1)金属;4Al+3O2===2Al2O3;氧化铝(或三氧化二铝);9∶8
(2)①③
(3)Fe2O3;B
18. (1)黑色;2Cu+O22CuO;CO2+C2CO;红色固体变黑;Fe2O3+3CO2Fe+3CO2;炸裂
(2)不需要
19. 【提出猜想】Al>Cu>Cr
【实验现象】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1
【问题与反思】(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Cr+H2SO4===CrSO4+H2↑
(2)铜片;2Al+3CrSO4===3Cr+Al2(SO4)3
(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温度等)
20. (1)FeCl2、CuCl2;325∶64
(2)Fe+CuCl2===FeCl2+Cu;过滤;引流
(3)不再有气泡产生
(4)氯气(或Cl2)
(5)CuSO4、H2SO4
点拨:(1)由步骤①可知,铜箔中加入氯化铁后得到的溶液中包含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铁,则可得知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CuCl2+2FeCl2,由方程式可知,1份铜消耗2份氯化铁,故①中参与反应的氯化铁和铜的质量比m(FeCl3)∶m(Cu)=(2×162. 5)∶(1×64)=325∶64;(2)步骤②反应前溶液中有氯化铁,加入铁粉后有铜和氯化亚铁生成,则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②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进行的操作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由步骤③可知,向过滤后的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亚铁生成,故滤渣中含有铁,根据方程式2HCl+Fe===2H2↑+FeCl2可知,当观察到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滤渣中只剩下铜;(4)步骤②③所得FeCl2可与一种气体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单质是氯气(或Cl2);(5)由资料所给方程式可知,铜、硫酸和氧气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水,又因步骤④中硫酸过量,故溶液B中含有CuSO4和H2SO4。
21. 解:(1)强
(2)①650 ℃
②氧气(或O2);0. 8
③由题意可知,x为25. 0 g CuSO4·5H2O完全分解所得CuSO4的质量。
CuSO4·5H2OCuSO4+5H2O
250 160
25. 0 g x
=
解得:x=16. 0 g
答:图中x的值为16. 0。
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