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B卷 能力提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AB卷
展开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B卷 能力提升
1.金俗称“黄金”。近期,德阳市广汉三星堆遗址又发掘出一副黄金面具,向世界再次展现灿烂华夏文明,也反映出古蜀人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和加工水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色、有金属光泽属于金的物理性质
B.将黄金敲打成面具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颜色与黄金高度相似的黄铜富含黄金
D.金较活泼,黄金面具出土后易被氧化
2.化工颜料商店有一种叫“银粉的涂料添加剂出售,小华认为“银粉”并非金属银,而是其他金属。下列不能证明小华猜想的是( )
A.“银粉”为银白色金属粉末
B.将“银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C.“银粉”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D.将“银粉”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3.已知:①; ②;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
A. Cu、Hg、Ag B. Fe、Cu、Ag C. Mg、Zn、Fe D. Zn、Fe、Cu
4.根据表格所给的数据,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 )
金属 | Na | K | Al | Cu | Fe |
熔点/℃ | 97.8 | 63 | 660 | 1083 | 1535 |
沸点/℃ | 883 | 770 | 2327 | 2567 | 2750 |
A.K-Fe合金
B.K-Na合金
C.Na-Al合金
D.Fe-Cu合金
5.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和药品进行模拟炼铁实验,测得甲中硬质玻璃管(含药品)在反应前和完全反应后的质量分别为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乙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装置乙能起到收集适量尾气CO的作用
C.停止加热后需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D.制得铁的质量为
6.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 )
A.3:2 B.4:3 C.1:1 D.1:2
7.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M>Zn>Cu
B.滤液中可能只含一种溶质
C.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M
D.该过程一定发生了如下反应:
8.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注:氯化钙具有吸水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9.两个烧杯中各装有等质量的镁、铁金属,然后分别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加入硫酸的质量和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图象可得出,镁比铁的活动性强
②从图象可得出,a点时消耗两种金属质量相同
③若硫酸有剩余,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
④若两种金属有剩余,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溶液质量增大:把X投入溶液中,得到,溶液质量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Y、Z可能依次是:Cu、Fe、Ag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
C.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
D.X、Y、Z可能依次是:Fe、Zn、Hg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钉是由铁合金制成的
B.根据甲图,铁钉生锈过程中体积不变
C.根据甲图,铁钉在潮湿环境更容易生锈
D.根据乙图,铁钉生锈过程中温度升高
12.兴趣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将相同形状、相同质量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混合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装置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①②对应的物质分别是锌和铁
B.镁对应的压强变化曲线中出现压强变小的原因是瓶中气体减少
C.铝对应的压强变化曲线,说明在实验前没有除去其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该实验能证明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13.向和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向点对应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点对应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Ag
C.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无,只有
D.加入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14.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C.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只有
D.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15.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16.为了从含有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X中只含有Cu
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和
D.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17.A、B、C、D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②;③。请完成以下问题。
(1)金属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稀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①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18.从某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所得贵重金属中任意一种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9.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该兴趣小组取打磨光亮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对比C瓶与D瓶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
查阅资料:;。
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分析评价】
(3)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Ⅱ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此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从环保角度分析其理由:______________。
20.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订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华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实验操作一栏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______________ | 金属活动性:Cu______________Ag(填“>”或“<”) | |
②______________ |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金属活动性:Zn______________Cu(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①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
②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______________较好。
③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好奇的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片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问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滤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黄色、有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金的物理性质,A正确;将黄金敲打成面具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不正确;颜色与黄金高度相似的黄铜不含黄金,含有锌和铜等物质,C不正确;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被氧化,D不正确。
2.答案:A
解析:银是银白色固体,故A不能证明小华的猜想;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将“银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银粉”不是银,故B能证明小华的猜想;银通常情况下不能和氧气反应,“银粉”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说明“银粉”不是银,故C能证明小华的猜想;银不能和盐酸反应,将“银粉”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银粉”不是银,故D能证明小华的猜想。
3.答案:B
解析:由①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位于H前,B项不符合题意;由③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位于H后,C项不符合题意;由②知,Y能置换出Z,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位于Z前,D项不符合题意;将A项中的三种金属代入题中,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铁的熔点(1535℃)比钾的沸点(770℃)高,当铁熔化时,钾已经汽化,二者无法熔合,故A选项中铁和钾不能制得合金。
5.答案:D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正确;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会聚集在装置乙上部将澄清石灰水挤入烧杯中,故装置乙能起到收集适量尾气CO的作用,B正确:停止加热后需继续通入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以防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C正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制得铁的质量是,D错误。
6.答案:B
解析:设生成的氢气质量为1g,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铝的质量为。
解得。
7.答案:B
解析:加入金属M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无色,说明M能与反应,且完全反应,M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若M为锌,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锌,金属活动性M=Zn,A错误,B正确;若M为铝,Al与完全反应,与部分反应,则滤渣中不含M,C错误;若M为铝,铝在化合物中显+3价,与溶液反应后生成Cu和,D错误。
8.答案:A
解析: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因为乙处铁钉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故A选项说法错误。①中的铁钉能与空气、水充分接触,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③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①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因此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B选项说法正确。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是作干燥剂,故C选项说法正确。④中铁钉接触到的是纯氧气和蒸馏水,所以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故D选项说法正确。
9.答案:A
解析:①从图象不能得出,镁比铁的活动性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②从图象可得出,a点时消耗两种金属质量不相同,即消耗铁质量大于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若硫酸有剩余,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同,即镁反应生成氢气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④若两种金属有剩余,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0.答案:A
解析:A、由上述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X、Y、Z可能依次是:Cu、Fe、Ag;但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而Fe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Cu,银的化合价为+1价,Z在硝酸盐中显+2价,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X,Z>X,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Z>Y>X,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X、Y、Z可能依次是:Fe、Zn、Hg,Z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Fe,Hg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Fe,故D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铁钉是由铁合金制成的,A正确;铁钉生锈过程中,铁与氧气、水不断反应,因此氧气体积逐渐减少,B不正确;根据甲图,铁钉在潮湿环境中,体积逐渐减少,说明此时的铁钉更容易生锈,C正确;根据乙图,铁钉生锈过程中温度升高,D正确。
12.答案:B
解析:金属越活泼,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氢气越多,即装置内压强增大幅度越大,所以图乙中①②对应的物质分别是锌和铁,A正确;镁对应的压强变化曲线中出现压强变小的原因是瓶中温度降低,B不正确:铝对应的压强变化曲线,说明在实验前没有除去其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导致稀盐酸先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C正确;该实验能证明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即金属越活泼,其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越快,D正确。
13.答案:B
解析:向和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向N点对应溶液(含有过量的硝酸银)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A正确;点时,已完全反应,部分反应,则此时对应的固体中一定含有Cu和Ag,B不正确;时,已反应完全,此时溶液的溶质为,溶液为无色,C正确;由题图可知,加入锌粉后,锌过量,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D正确。
14.答案:B
解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该反应中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
变为铜原子,硫酸根离子没有变,B正确,C错误;该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D错误。
15.答案:C
解析:结合图像可以看出,随着的加入,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C正确;点时,Zn已消耗完一段时间,此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等,装有Mg的烧杯中产生的较多,B错误;点时,装有Mg的烧杯中的恰好完全反应,而装有Zn的烧杯中的有剩余,A错误;题图表示的是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的质量关系,不能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D错误。
16.答案:B
解析:实验目的是从含有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则加入的试剂A是过量的铁粉,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A错误;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能,则试剂B是稀硫酸,溶液Z中的溶质是,B正确,C错误;操作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D错误。
17.答案:(1)前面
(2)
(3)锌;
(4)②;
解析:(1)金属C能和发生反应,所以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
(2),说明A比B活泼,,说明B比D活泼,所以A、B、D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D。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稀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C为铁,由于A、B、D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A>B>D,所以金属A是锌,B是铜,D是银;反应③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可选择硫酸铜溶液,铁比铜活泼,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答案:(1)过滤
(2)Au(或Pt)
(3)(或);置换反应
(4)
解析: (4)根据流程图知,②中反应物是稀硫酸、氧气和铜,反应生成硫酸铜,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另一产物是水反应条件是加热。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9.答案:【现象分析】(1)除去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2)氧气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分析评价】(3)过滤
(4);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5)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现象分析】(1)实验B、C瓶中使用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2)对比C瓶与D瓶中的现象,可以得出氧气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评价】(3)步骤Ⅲ、Ⅳ、Ⅴ都需要把液体和固体分离开,该操作是过滤。
(4)步骤Ⅱ中是利用CO在加热条件下把CuO还原为单质铜;此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段时间的CO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空气,防止加热CO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5)从环保角度分析方案二不需要通CO气体,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20.答案:【制订计划】锌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进行实验】①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②(或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硫酸钢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解释与结论】Zn>Cu>Ag
【反思与评价】①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铜片与硝酸银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锌片表面是否出现红色物质②一、二③节约金属资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拓展与延伸】银和铜;锌离子
解析:【制订计划】还可以选择以下药品:锌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可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而铜片表面没有产生气泡,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再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进行实验】①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观察到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这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②由实验现象可知,该实验是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铜,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化学方程式为。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
【反思与评价】①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因为实验①中生成了硫酸铜,所以验证方法是: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铜片与硝酸银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锌片表面是否出现红色物质。
②方案一和方案二所用药品较少,且实验步骤较少,所以是比较好的两个方案。③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拓展与延伸】因为金属活动性Zn>Cu>Ag,所以把一定量的锌片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银中的银和硫酸铜中的铜已被完全置换出来,滤渣中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滤液中数目增加的离子是锌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