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1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2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3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4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5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6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7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6.2  登泰山记 课件08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内容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桐城派,作者简介,检查自学,熟读课文疏通字词,积累词语,姊妹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 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拔起于鲁中南群山之上。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风景区横跨泰安、济南、历城、长清之间,北距“泉城”济南60公里,南去孔子故乡曲阜7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泰山简介
    1、积累文言实词
    2、理清文章思路
    3、赏析精彩片段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方苞,经刘大魁、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的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经过和所见所感。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记“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如:《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桃花源记》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议论,表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登泰山记》写景、叙事,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传说其为东岳大帝之女,司职为使妇女多子,并保护儿童。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一字 , 代 人,杰出的散文家, 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 ,著有 。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为其创始人,经 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 被称为领袖 ,他强调 三者不可偏废。
    注意“学习目标”里列出的关键字词。注意词序的合理颠倒。
    1、阳谷皆入汶 2、自京师乘风雪3、越长城之限 4、道皆砌石为磴5、余始循以入 6、极天云一线异色7、须臾成五采 8、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9、绛皓驳色 10、稍见云中白若樗蒱11、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2、而皆若偻 13、僻不当道者 14、生石罅15、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6、多平方,少圜
    检查自学翻译,注意红色字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5、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6、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7、……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准确理解 对应翻译调整词序 合乎规范
    望晚日照城郭日夜望将军至先达德隆望尊在丁卯三月之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吾尝跂而望矣
    和“洋”构成连绵词,仰视的样子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项王乃受璧,置之坐上王曰:“何坐?”曰:“ 坐盗。”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其阴,济水东流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顾视无可置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余始循以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燕赵之君主,始有远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全文共五段,每一段的要点是什么?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 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到的景象。第三段:集中 描写泰山日出后的景象。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思 路
    1. 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通过写泰山南北两面的河水及其流向,将山水联系在一起;接着顺势写这两条河流的分界线——古长城。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介绍日观峰的位置。描写对象一句一换,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富有层次感地描摹出泰山的概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铺垫。
    2.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由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
    旅程特点: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
    重点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
    .第4段写泰山的人文景观,重点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一句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相照应,把作者在深雪中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煞住全篇,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回味悠长。
    以“ 雪与人膝齐 ”结尾,有何妙处?
    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说作者的登山线路,写景特点。
    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中谷——西谷——山巅(险)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
    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雄浑)
    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
    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图画。
    云中白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色彩点染 ———— 绚丽壮美
    读第三段课文,回答问题。
    本段的重点是写日出,为什么先写风、云、雪?
    明确:这是为了烘托日出的壮丽。“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是作者的所感所见。寒山顶上,风扬雪击,而作者和友人却“坐”而“待”日出,如此环境,仍端坐不动,静待日出,可见观日心情之迫切。更重要的是写所见,向亭东看,自足下以至无穷远处,漫漫云海中依稀可见几十个白色像樗蒲的东西,那是隐藏在云雾中的山峦,在天的尽头,现出一线云烟,颜色有些异样。不久,就变换成五彩。视角由近到远,由静而动,层次清楚,极富感染力。
    “稍见”一词有何妙处?“山若樗蒲”的比喻有何妙处?
    明确:“稍见”一词显其准确。作者登高望远,又在风雪弥漫之中,远处景观只能是依稀、模糊地看到;把拔地参天的山峰比作樗蒲,反衬出作者立足点之高,胸次之高。杜甫所谓“一览众山小”的情景,也只有在“凌绝顶”之后,才能领略到。
    “一线异色”的“一线”?“须臾成五采”的“成”有何妙处?
    明确:“一线”一词正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天边稍有变化,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天地相接处的一抹色彩。如此细微的变化,作者却迅速地捕捉到,足见艺术观察力之高。由“一线”而“五彩斑斓”,作者用一“成”字,极有动感。如果云雾中的山峰是一幅静态图,那么,这就是一幅动态图了。以静衬动,更显出富有感染力的动态美。
    高声朗读下边这几句描写日出的句子,想象泰山日出的壮丽。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行文至此,已完成对日出的描写,为何还有“回视”一句?
    明确:此句貌似闲笔,实为锦上添花。作者掉头西望是表现阳光的效果、日出后的影响,也是文意的跃进,艺术境界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有了此句,文章涌起了新的波澜,丰富了画面的色调,艺术境界更为开阔、舒展。“绛皓驳色”是就色彩而言,“若偻”是就情态而言。正由于山峰乱簇,受光方位不同,加之山有积雪,才会出现“绛皓驳色”的奇异风光。这正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发现。
    朗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如此壮美的日出,如此独特的感受,作者经受了怎样的跋涉之苦才得以领略呢?寻找相关环境语句,如时间、路线、景象等。
    时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戊申晦,五鼓”历程:“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由南麓登……”中谷入,“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景象:1、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2、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说说下列句子是怎样描绘泰山景色的。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乘”“历”“穿”“越”四个动词连用,极具魅力。“风雪”说“乘”好像风雪由作者驾驭,比“冒”“顶”等词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一气呵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来登泰山的迫切心情。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象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象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篇游记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东方天幕由漆黑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 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 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 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色的词。(1)自京师乘风雪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长城之限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世皆谓之天门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4)磴几不可登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苍山负雪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明烛天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这里是“冒”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  皆以美于徐公B. 知不可乎骤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其阴,济水东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所答非所问
    答案:D解析:A. 介词,在/ 动词,认为;B. 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语气/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C. 代词,它,指泰山/ 副词,还是;D. 都是“所+ 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用法相同。
    3.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 凌万顷之茫然 ③ 客有吹洞箫者 ④ 何为其然也 ⑤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⑥ 余所不至也 ⑦ 余始循以入 ⑧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A.①/②③⑤/④⑨/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⑨/⑥⑦/⑧C.①/②③⑤⑧/④⑨/⑥/⑦   D.①/②③⑤⑧/④/⑨/⑥/⑦
    答案: A解析:① 介宾短语后置;②③⑤ 定语后置;④⑨宾语前置;⑥ 判断句;⑦ 省略句;⑧ 被动句。
    4.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古代游记常见的格式。“桐城”表明作者所属的文学流派,即桐城派。C. 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有时是十六或十七)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D.“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面的一道为“郭”。现泛指 城市。
    答案:B 解析:“桐城”表明籍贯,并不是文学流派。
    5.下列对《登泰山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奇景象。B. 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C. 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若带然”和在日观亭时“自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D. 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答案:B 解析: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这三个时间段的景色。
    6.名句默写。(1)《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天门之后看到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登泰山记》中作者对天门攀登之艰难进行描绘的句子是:“道中迷雾冰滑, ___________________”。(3)姚鼐在描写完日出后,又回视日观峰以西群峰的句子是:“或得日或否,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1)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山,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脊背弯曲的样子。
    (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等到达山顶,(看到)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8.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茂密繁多,望之如雪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不及慧庆远甚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 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在慧庆者如故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翻译下面句子。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10. 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如果不是朱先生因为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可能)到最后都没有人知道。
    动词,看动词,比得上动词,适合,符合动词,像,相似
    答案: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课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山南水北,名作状向西,判断句,通“又”,所说的,形作名雪光,脊背弯曲的样子,文言知识,二通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桐城派,交待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第1段,总结第1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集体备课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桐城派,为何不走寻常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