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
九年级化学第6章检测题(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上海中考)生活中属于溶液的是 ( C )A.草莓酱 B.蒸馏水C.蔗糖水 D.玉米糊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 C )A.铁粉 B.稀盐酸C.氯化亚铁 D.氯化铁3.如图所示烧杯A中装入适量的蒸馏水,试管B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的饱和的石灰水,B试管浸入A中,在A中加______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 D )A.CO2 B.NaClC.NH4NO3 D.NaOH4.(郴州中考)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C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去铁锈C.用洗洁清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除去水垢5.一定温度下,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不变的是( C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B )①烧杯 ②量筒 ③药匙 ④托盘天平 ⑤玻璃棒 ⑥漏斗 ⑦蒸发皿 ⑧胶头滴管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⑧C.①③④⑤⑧ D.①⑤⑥⑦⑧7.下图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D )A.称量5.0 g粗盐 B.量取10 mL水 C.过滤 D.蒸发滤液8.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80 g,在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 g以下用游码),其他各步骤操作均正确,那么他实际上所配制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 ( A )A.4.1% B.6.0% C.14.3% D.3.2%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C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至t1℃,所得溶液的浓度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10.(迪庆中考)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B.图2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图3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 gD.图3和图4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个小题,11-17小题每空1分,18小题4分,共40分)11.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硫酸铜溶液不是无色的。(2)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水是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酒精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12.若6.5 g锌与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6.3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ZnSO4,其质量为16.1g。13.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填“乳化”或“溶解”)功能。(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4)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5)在20℃时,将3 g某种物质放入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还有1 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向烧杯中加入10 g水,则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不饱和溶液。14.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甲。(2)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A。A.温度 B.压强 C.水的质量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2)t1℃时,,A的溶解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3)写出一种使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质或升高温度;(4)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是B;(5)把t2℃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C溶液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P点对于A物质来说表示的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6.(兰州中考)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1)按下面步骤提纯粗盐:①取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加水溶解;②通过过滤操作将泥沙除去;③将滤液移入蒸发皿,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玻璃棒(填名称),它在步骤①和③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步骤①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步骤③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②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100mL的量筒。17.如图,是小明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烧杯、玻璃棒、量筒。(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B中NaCl和砝码放反了位置,导致结果不准。(3)图C操作的作用是加速溶解。(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12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填序号)③的量筒(水的密度为1 g/cm3)。①10mL ②50mL ③100mL(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2%的是(填序号)①②③。①B操作时食盐和砝码位置颠倒了②A操作中有固体洒落③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④E操作中有少量水洒出⑤C操作中有溶液洒出18.(襄阳中考)小夏在实验室称取10 g锌粒和93.7 g稀硫酸放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制取氢气。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氢气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求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图可知,反应中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 g。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161 2X y 0.2 g =,x==6.5 g=,y==16.1 gZnSO4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1%答:所得Zn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