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2第2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7334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2 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2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已知斜边和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
2.理解“斜边、直角边”定理,能够应用它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证明“斜边、直角边”定理的过程,并能掌握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斜边、直角边”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斜边、直角边”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
“斜边、直角边”定理的证明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
2.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想一想,怎么画?同学们相互交流.
3.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呢?请证明你的结论.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 “斜边、直角边”定理
典例1 如图,在△ABC和△A'B'C'中,CD,C'D'分别是高,且AC=A'C',CD=C'D',∠ACB=∠A'C'B'.
求证:△ABC≌△A'B'C'.
[解析] ∵CD,C'D'分别是△ABC,△A'B'C'的高,∴∠ADC=∠A'D'C'=90°.
在Rt△ADC和Rt△A'D'C'中,AC=A'C',CD=C'D',
∴Rt△ADC≌Rt△A'D'C'(HL),
∴∠A=∠A'.
在△ABC和△A'B'C'中,∠A=∠A',AC=A'C',∠ACB=∠A'C'B',
∴△ABC≌△A'B'C'(ASA).
“斜边、直角边”(“HL”)定理,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独有方法,前面研究的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对于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也是适用的,这样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一共有5种方法.
探究点2 “HL”定理的实际应用
典例2 如图,幼儿园的滑梯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
(1)△ABC≌△DEF吗?
(2)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和∠DF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解析] (1)△ABC与△DEF全等.
理由:在Rt△ABC与Rt△DEF中,
∴Rt△ABC≌Rt△DEF(HL).
(2)∠ABC+∠DFE=90°.
理由:由(1)知Rt△ABC≌Rt△DEF,
∴∠ABC=∠DEF.
∵∠DEF+∠DFE=90°,
∴∠ABC+∠DFE=90°.
三、板书设计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直角
三角
形全
等的
判定
教学反思
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从而得出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HL,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方法,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并用此定理安排了一系列具体的、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推理证明的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1.2 二次根式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220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2 二次根式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1.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1.3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合作讨论,探究合作,巩固练习,课外提升,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2 直角三角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2 直角三角形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及内容解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