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2745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优秀ppt课件
展开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2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3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4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宣扬他的“仁政”“王道”,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反映了他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思想家提出的民本思想,这些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修养生息,有一定价值。《孟子》一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理、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的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吟诵古人的诗歌,研究古人的著作,却不了解古人的为人,行吗?所以要讨论他们所处的时代,这样做,就是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孟子•离娄上》);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孟子•梁惠王上》);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译文: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译文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一、从景春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两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敬仰、崇拜、羡慕。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应该是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二、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两个层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前一个层次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三、如何理解《富贵不能淫》中的 “妾妇之道”?
孟子善于用类比来说理,此处就是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旧时婚姻中的男女双方地位不平等,女子能做的往往只有顺从,即“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而在孟子看来,在“顺从”这一点上,公孙衍、张仪这些纵横家与出嫁的女子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孟子以“妾妇之道”作比,是建立在当时婚姻中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现实基础上的。)
四、孟子反驳景春的部分,“子未学礼乎”和“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分别起什么作用?
前者是导入,后者是总结,与中间的长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类比论证。
五、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说;接下来“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置于最后。
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应如何理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这句话有一个解释:“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课文注释即由此而来。孟子自己说过这样的话:“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 ) 而孔子也说过“立于礼”(《论语• 泰伯》)“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季氏》)的话,其中后一句是说给他的儿子孔鲤的。孔鲤的儿子是孔伋,字子思。孔伋的门人又是孟子的老师。由此可见,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孟子的本意,也不悖孟子的师承的。
一、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孟子:强调为人要有原则。
思考探究
二、《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例分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积累拓展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写作特色: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天接云涛连晓雾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天接云涛连晓雾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天帝居住的地方,情意恳切,诗意解读,叹慨叹,如飞蓬般轻快的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猜她是谁,婉约风格多愁善感,易安居士,自学指导一读梦,描绘意境,自学指导三品梦,自学指导四梦醒,“梦境”,鲜明的对照,“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渔家傲范仲淹,赏析诗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参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