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0849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物距大于像距,缩小的像,放大镜的放大效果,2虚像,越靠近一倍焦点像越大,一焦分,二焦分,虚实正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不 成 像
观察虚像的方法:从光屏一侧向凸透镜里看
1、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2、了解投影仪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3、了解放大镜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调焦环是相机上控制镜头伸缩的装置。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通量的装置。快门是相机中控制暴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3、快门和光圈共同控制什么?
2、光圈和快门分别控制什么?
1、调焦环是调节什么?
照 相 机 的 原 理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 大于像距
1.像比物小还是比物大?
3.像是倒立还是正立?
2.像和物与凸透镜的位置如何?
教材63页“想想做做”
照相机的使用 人与相机距离在u>2f 的地方.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人,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或镜头向前伸 ]即应用当物距变小时,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原理。
【例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
【解答】人应该远离相机,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
【分析】从拍半身像改为拍全身像,实际上像缩小了,此时像距应该缩小,同时增大物距。
【例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请晓晨往后退一些,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就能把全班同学都照上了。
【分析】若使两个同学的像再进入底片内,全班同学的像就要缩小了。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的规律进行调节。只要晓晨向后退一些增大物距,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来减小像距,就可以把全班同学都照进去了。
一、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的原理: f应使胶片靠近凸透镜,同时使投影仪远离光屏。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原理。
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若想使投影出的像变大?
幻灯机使用时,幻灯片要倒着插.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当u
放大倍数:一般只有几倍,最多不超过20倍。
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
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一侧,所成的像是虚象.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又可用眼睛观察
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同侧(物像同侧)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只能用眼睛观察
实像异,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同,物近像近像变小。
越靠近二倍焦点,物象距离越小,越接近4f
拍远景和近景时如何调节?
1、照相机:物体离镜头比较远, 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2、投影仪:物体离镜头比较近, 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3、放大镜:物体离镜头很近, 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 虚像: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 A 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 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放大”或“缩小”)的 像。
3、当投影仪工作时,(1)凸透镜的作用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 。(2)使用时,投影片离投影仪镜头比较 (选填“远或近”),投影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
4、小明用一个凸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情形如图所示,这个透镜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看到的“YS”是字母YS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常用的 镜就是这种透镜。
5、用照相机拍照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B. .因为要得到正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很近C. .因为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要用凸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D. .因为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镜头要用凹透镜,人要离镜头较远
6、关于实像和虚像,说法错误的是( )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由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能用眼睛看,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D.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7、通过凸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8、放映幻灯片时,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摆放幻灯片的正确方法是( )
9.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射现象的结果。
10、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
2、用黑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在光屏上还能看到完整的像吗?光屏上的像左右是否相反的?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U
例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 像。
学以致用1:实验探究题
1.如下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他们的中心跟蜡烛的中心大致在 上。
(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节,即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 ,直至找到像最清晰的位置。
(3)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巧从练中来:实验探究题
例2: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出现一个小亮点,那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距透镜中心15cm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就可以得到(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
例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4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15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减小B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增大C 像逐渐增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D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 清晰的像,则( )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学以致用3:判断u、v、f的范围
例4: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10cm B 20cmC 30cm D 40cm
例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大于10cm B 小于10cmC 大于10cm,小于20cm D 等于10m
例6: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大于10cm B 小于10cmC 大于10cm,小于20cm D 等于10m
3.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大于15cm B 小于15cmC 等于15cm D 大于15cm,小于30cm
巧从练中来: 判断u、v、f的范围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分别放在a 、b、c、d、e五个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大,
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的大小相同,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小,放在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烛焰像偏右偏上,为了能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向调节光屏的位置。
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解析】选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
2.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解析】选B.幻灯机的结构和调节与投影仪类似,为了观众观察方便,银幕上的像应是一个正立的像,这就需要将幻灯片倒置.幻灯机镜头或照相机镜头成像时,物与像是全方位倒置,不仅上下倒置,左右也倒置,故B正确.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解析】选C.从题图中可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光学仪器中投影仪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
4.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解析】选D.由图可知烛焰透过此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中只有放大镜是成此类型的像,故选D.
5.某同学把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成的像作了比较后,他认为这三种仪器所成的像具有如下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和物体分别居于透镜两侧B.虚像都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一侧C.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D.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解析】选D.总结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实像都是倒立的,且像与物位于透镜的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且像与物位于透镜的同侧,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D说法错误.
6.“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将老花镜的镜片贴紧书本看书上的字,看到的像是_____的;若用它看远处的树,适当移动镜片直至看到清晰的像,则看到的像是_____的.【解析】看近处的物体,利用的是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当放大镜使用;看远处的景物时,其工作原理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正立(或放大;或正立放大) 倒立(或缩小;或倒立缩小)
7.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解析】幻灯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相对于幻灯片)、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插入架上.答案:凸透 倒着 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夏天的早晨,在野外经常看到如图所示树叶上有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则叶片上的露珠所起的作用与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C.投影仪 D.平面镜【解析】选A. 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透过露珠看到的叶脉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也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故选A.
2.如图为上海航拍照片——世博会中国馆,在航空摄影时,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选D.航空摄影中的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3.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电影放映机的成像特点,胶片在这里是用来作为成像的物体,经过凸透镜后,在银幕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D.
4.(2010·成都中考) 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两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解析】选C.甲图是利用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位置在小明的眼睛之后,A、B错;乙图是利用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利用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是近视镜,C正确、D错.故选C.
5.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 D.小于30厘米
【解析】选C.放大镜在使用时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5厘米.故选C.
6.(2010·广安中考)“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他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解析】选D.要使几位同学进入取景框内,需增大照相机与同学的距离,则照相机应向后移,此时像变小,像距变小,镜头应向后缩,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7.(2010·安顺中考)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镜,蜡烛的像是_____像 (选填“虚”或“实”).
【解析】本题考查了照相机的原理.像能成在光屏上,说明是实像,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经过相当于凸透镜的圆形鱼缸后,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凸透 实
8.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E处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正确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镜,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的_____立的_____像.
【解析】本题考查了放大镜的原理.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汞柱通过它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放大 正 虚
9.(2010·梅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解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使用时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由图可知汽车的像逐渐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越小可知,汽车是逐渐远离摄像头的.答案:凸 照相机 远离
三、简答题(8分)10.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比较盛水的杯子与空杯子在成像上的不同,盛水的杯子相当于一个焦距很短的凸透镜,与放大镜相似.答案:把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
四、实验探究题(6分)11.(2010·潍坊中考)如图所示是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3)若呈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投影仪的结构、各部分的作用以及调节方法.(1)使用平面镜是为了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能成在屏幕上.(2)灯泡充当光源,可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片更清晰.(3)若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应适当调节物距或像距,即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或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答案:(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屏幕上(2)充当光源,增加投影片的亮度,使投影更清晰(3)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或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影与物体的轮廓相同,能呈现在光屏上,小孔成像,像处于小孔异侧,平面镜成像,像处于平面镜异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