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758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古诗,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四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三单元9《题西林壁》难点名称体会《题西林壁》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学生在诵读讲解中理解,但是结合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例子,学生的的思维还比较局限。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古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难,学生年纪较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还不够透彻。难点教学方法借助古诗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句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学习古诗五部曲,导入古诗 知诗人 解诗题 读诗句 明诗意 悟诗情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一 初读古诗题西林壁(宋) 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二 知诗人苏轼 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三人世称“三苏”。三 解诗题题西林壁: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四 读诗句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五 明诗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意:(庐山)横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近高低各个方位看到的景象都各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意: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六 悟诗情《题西林壁》这首诗想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思考: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再读古诗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结《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读古诗,读懂诗意,深入感悟,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古诗,走近古诗,理解诗题的含义,借助图片,理解前两句诗的含义,理解后两句诗句的含义,感悟古诗中的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