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
展开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宁”等16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3个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 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难点: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视频: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视频】
边看视频教师边说:看,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看一看这几只灰雀。
2.可是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少了一只灰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灰雀》,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雀:上下结构,上短下长,小不带勾,下半部分笔画多而紧凑。“隹”的撇,要舒展。中间横画较多,间距要匀称,最后一笔稍长。
【设计意图】结合视频,谈话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看大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3. 领读,齐读、排火车读。
4.词语大家掌握的可真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灰雀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主要人物有哪些?
总结:列宁每天都要到公园里散步,有一天他发现公园里灰雀少了一只,而灰雀的失踪和男孩有关,但是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板书:列宁 男孩)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深入阅读的前提,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1. 根据初读感知,我们围绕灰雀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2. 请你默读描写灰雀的段落,文中的灰雀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画出相关语句。学生交流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色的。他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这是对灰雀的哪方面描写?(外形、动作、叫声)你喜欢这三只灰雀吗?(喜欢) 带着你的喜欢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还有谁也喜欢这三只灰雀呢?(列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1)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是啊,只有喜爱才会想每天都见到它们,才会经常给它们带吃的。请你把自己当成列宁,也来读一读这句话。
(2)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只有喜欢,才会在它们丢失的时候找遍周围树林。
如果你是列宁,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 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3.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列宁会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宁说的话,用波浪线画一画小男孩说的话。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教师引导)
周围都找遍了也不见灰雀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想些什么?小男孩在与列宁的交谈中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些什么呢?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小组代表汇总发言。
(课件出示对话和需补充心情的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擦出蒙层答案)
(1)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 ( )地说。 (着急、担心,语速可以稍快一点。)
男孩( )地说:“没 我没看见”
(心虚。声音低沉,省略号在这里代表说话断断续续)
男孩这时在想什么?指名回答(这位先生是不是已经知道我抓走了灰雀?他不会要批评我了吧?那我还是不说实话了。)
(2) 列宁( )地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伤心、难过,说话声音低沉一些。)
(3) 列宁( )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惋惜,语气稍微低沉缓慢)
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语:自言自语。
这个词语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独自低声地说话。) 列宁真的只是在自言自语吗?
不是的,他一方面在惋惜,一方面想要让男孩听见自己的话主动把灰雀放回来。这时候,列宁是否知道,是谁抓走灰雀呢?(知道)
但他有没有拆穿男孩,批评男孩?(没有) 所以,男孩说了什么?
男孩( )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他还活着。”(肯定、羞愧)
他心里想什么?(这位先生这么喜爱灰雀,我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把它抓起来,要放回来才行。)
(4) “会飞回来?”列宁( )地问。(惊喜,语调稍微上扬,既惊喜于灰雀还好好的,又惊喜于男孩要改正错误。)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 )地说。(肯定。下定决心要改正错误,放回灰雀。)
(5)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了那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他说了什么? “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为什么要去问一只灰雀而不是直接问男孩呢?学生交流
总结:列宁不愿意直接拆穿男孩,是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板书)
列宁的心情变化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喜爱! (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一读这些对话吧!注意读出句子展现的不同心情。请你自己多读几遍,感受一下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
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男生把自己当做列宁,女生把自己当作小男孩。看看谁读的最像。同桌两个人也来试着分角色朗读吧!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25 灰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5 灰雀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题,激发兴趣,初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自让段,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说明,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