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2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3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4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5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6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7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百家争鸣”,韩非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一、列国纷争(政治)与华夏认同
    1、春秋五霸: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3、战国七雄:
    诸侯各国自称“华夏”;
    周边民族认同“华夏”;
    局部统一、华夏认同为大一统提供了前提!
    学以致用:下面这两幅图片各出现在什么时期?
    结合教材正文与地图,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华夏认同增强,华夏族分布更广泛
    封建经济发展为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
    从奴隶制经济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
    生产工具、技术—铁制农具、牛耕技术
    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问题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新秩序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
    铁犁牛耕王室衰微兼并战争
    (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贵族)地主佃农、自耕农(原多为宗法血缘下的庶民)
    (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土崩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确立(土地私有、户为单位)
    “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驳?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表现为:(1)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4)文化上,私学兴起。
    孔子、老子及“百家争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仁” ——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学思结合”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学原则:“有教无类”
    学习态度:“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世界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百家争鸣”
    背景:社会大变革 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齐物”,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逍遥”的人生态度,旁观、超然、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五行学说;“相生相胜”理论;“五德终始”、“五德转移”说;
    孔子“爱人”是有等差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爱,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法治国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人性:人性本恶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影响深远,促进了文化繁荣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统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时代背景):
    1、政治:(1)旧制度衰落(2)周王室衰微,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为了富国强兵2、经济:(1)铁农具和牛耕使用推广 ( 2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3、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出现4、文化: (1)私学兴起 (2)士阶层崛起 (3)法家学说成为改革思想武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变革
    拆大分小,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什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先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
    评价: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变局,为何危,百家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朝代歌诀,春秋时期道家,百家争鸣的意义,强兵之策,富国之策,集权之策,说明了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示范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纷争与动荡,经济发展,工商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铁犁牛耕农业进步,私田开拓公田不治,政治变动,统一与秩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