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专题过关)(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专题过关)(解析版).docx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1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2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3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1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2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5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专题过关解析版docx、专题05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专题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如果没有______,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2、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和_____,被植物_______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________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3、参与物质循环的细菌和真菌一定是____生活的。如面包发霉就是____的真菌分解面包中的有机物变成________和______,并释放能量的生长、繁殖过程。
    4、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_____生活的,它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_______,导致_________和______患不同的疾病。
    5、链球菌可以使人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_____、_______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植物疾病,都是由______感染引起的。
    6、脚气病和细菌、真菌没有关系(是缺维生素___导致的)。
    7、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
    8、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装的植物斑块就是_____。
    9、地衣是______与______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_____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____和______。
    10、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____的根瘤与____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吸收的_____物质,二植物则为_______提供有机物。
    11、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______,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______和______,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12、在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够制造________和_______,对身体有益。
    【答案】1、分解者 分解者。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吸收 碳
    3、寄生 寄生 水 二氧化碳
    4、寄生 营养物质 动植物 人
    5、扁桃体炎 猩红热 丹毒 手癣 足癣 真菌
    6、B1
    7、共生
    8、地衣
    9、真菌 藻类 真菌 水 无机盐
    10、氮 植物 含氮 根瘤菌
    11、纤维素 场所 食物
    12、维生素B12 维生素K
    【专题过关】
    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2022八上·深圳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①香菇;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根瘤菌
    B.①霉菌;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根瘤菌
    C.①霉菌;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结核杆菌
    D.①香菇;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结核杆菌
    【答案】B
    【解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如图示中的①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真菌,如香菇、霉菌等。
    (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图示中的②表示: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例如: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b.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与植物共生的固氮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c.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d.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一些细菌,从人体获得营养生活,它能够制造对人体有益处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所以图解中的③表示与动植物共生,比如④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
    2.(2022八上·揭东期末)下列是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B.有的可与动物或植物体共生
    C.有的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D.都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答案】D
    【解析】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
    B、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B不符合题意;
    C、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D符合题意。
    3.(2022八上·东莞期末)生物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抗生素是有些真菌产生的,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B.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C.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体内,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D.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答案】C
    【解析】A.抗生素是非处方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购买或任意加大剂量。若滥用抗生素,细菌一旦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A不符合题意。
    B.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因此,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不是寄生关系),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C符合题意。
    D.巴斯德是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不符合题意。
    4.(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菌或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实例的是( )
    A.蘑菇与朽木B.肺炎双球菌与人
    C.青霉与橘子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答案】D
    【解析】A.蘑菇属于腐生真菌,能分解朽木中的有机物,导致朽木腐烂,叫腐生,A不符合题意。
    B.肺炎双球菌生活在人的体内,从人体中获取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故属于寄生,B不符合题意。
    C.青霉生活在橘子上,但其营养菌丝深入到橘子内部,分解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故属于腐生,不符合题意。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D符合题意。
    5.(2021八上·伊通期末)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
    B.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C.绿色植物能分解动植物遗体
    D.腐生细菌等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答案】D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着,主要原因是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等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从中获取能量、维持生命力,而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自行分解,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能分解动植物遗体,ABC不符合题意。
    6.(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有关地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B.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C.真菌可以供给藻类的只有无机盐
    D.地衣一般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
    【答案】C
    【解析】A.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等无机物,C符合题意。
    D.地衣是生活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斑块,是由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7.(2021八上·双辽期末)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特征或作用是( )
    A.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B.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是单细胞个体
    D.多数种类在生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D
    【解析】A.细菌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而不是都依靠孢子生殖,不符合题意。
    B.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而不是细胞内都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
    C.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个体,而不是都是单细胞个体,不符合题意。
    D.多数细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多数种类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符合题意。
    8.(2021八上·吉林期末)下列有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对人类无害
    B.利用甲烷菌可以生产沼气
    C.根瘤菌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内部的一类固氮细菌
    D.所有细菌在生物圈中都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
    【答案】D
    【解析】A.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能制造人体需要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如果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大量死亡,人将患消化管疾病,故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
    B.甲烷菌应用于污水处理,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不符合题意。
    C.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不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是病毒和有些细菌、真菌是营寄生生活的,不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故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都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符合题意。
    9.(2021八上·紫金期末)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B.鞭毛和荚膜是细菌和真菌特有的结构
    C.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抗生素
    【答案】D
    【解析】A、细菌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菌,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有些细菌具有鞭毛或荚膜,但真菌是没有鞭毛和荚膜的,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有些真菌如青霉等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10.(2021八上·牡丹江期末)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斑块就是地衣,实际上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下列关于地衣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②真菌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③真菌和藻类竞争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题干中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知识梳理】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含有的酶能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
    2.制作馒头和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能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气体,是面食变得疏松多空。
    3.制作米酒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
    4.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引起的,这些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________,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所以,食品保存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________。
    5.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__。青霉素是从真菌________中提炼出来的。
    6.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乳酸菌 葡萄糖 乳酸。
    2、酵母菌 葡萄糖 酒精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3、酵母菌
    4、细菌 真菌 有机物 防腐
    5、抗生素 青霉
    6、做饭 照明 取暖
    【专题过关】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2021八上·密山期末)下列食品与其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对应正确的是( )
    A.馒头---青霉菌B.酸奶---乳酸菌
    C.食醋---酵母菌D.甜酒---醋酸菌
    【答案】B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馒头,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制作食醋用到醋酸杆菌,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制作甜酒要用到酵母菌。
    2.(2021八上·顺城期末)夏季,儿童容易患菌痢,菌痢这种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
    A.痢疾杆菌B.大肠杆菌C.放线菌D.病毒
    【答案】A
    【解析】A.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者表现为腹泻、腹痛等,故A符合题意。
    B.大肠杆菌感染可以分为肠道内的感染和肠道外的感染,如果患者是肠道内感染大肠杆菌的,有可能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的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比较稀溏,而且口服一些止泻药物,效果不明显,故B不符合题意。
    C.有些放线菌引起人类患病,如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故C不符合题意。
    D.病毒能引起多种病毒性的传染病,如流感等,故D不符合题意。
    3.(2021八上·永吉期末)下列微生物与其所生产的食品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霉菌——制酱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泡菜D.乳酸菌——制酸奶
    【答案】C
    【解析】A、制酱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A说法正确。
    B、用酵母菌酿酒,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说法正确。
    C、用乳酸菌制作泡菜,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C说法错误。
    D、用乳酸菌制作酸奶,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D说法正确。
    4.(2021八上·珠海期中)夏季,腐烂的桃子能散发出酒味,引起这种变化的是( )
    A.细菌B.乳酸菌C.霉菌D.酵母菌
    【答案】D
    【解析】酒是一种发酵食品,它是由一种叫酵母菌的真菌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桃子内的葡萄糖被分解产生酒精,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腐烂的桃子能散发出酒味儿的原因。
    5.(2021八上·麒麟期中)人类大量利用细菌与真菌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错误的是( )
    A.用乳酸菌酿醋B.用酵母菌酿酒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用霉菌制酱
    【答案】A
    【解析】A.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而不是用乳酸菌,A符合题意。
    B.酿酒要用到酵母菌,使其经历发酵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
    C.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C不符合题意。
    D.制酱要用到多种霉菌,霉菌属于真菌,D不符合题意。
    6.(2021八上·龙江期中)在和面时加入酵母菌,可使蒸出的面包多孔。其原因是 ( )
    A.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
    B.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氧气
    C.酵母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氧气
    【答案】A
    【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7.(2021八上·龙江期中)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患病,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真菌引起的( )
    A.灰指甲B.足癣C.扁桃体炎D.小麦叶锈病
    【答案】C
    【解析】ABD.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灰指甲等疾病;植物中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A、B、D均不符合题意。
    C.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C符合题意。
    8.(2021八上·德惠月考)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
    B.抗生素可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和病毒
    C.抗生素可以杀死某些细菌
    D.抗生素虽然能治病,但也不能滥用
    【答案】B
    【解析】A、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A说法错误。
    B、抗生素可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繁殖,对病毒没有作用,B说法错误。
    C、抗生素可以杀死某些细菌,C说法正确。
    D、抗生素虽然能治病,但也不能滥用,滥用抗生素会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D说法正确。
    9.(2021八上·渭滨期末)下列使人或植物患病的微生物中,哪种微生物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使人患手癣、足癣
    B.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
    C.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
    D.使水稻患叶锈病、棉花患枯萎病
    【答案】C
    【解析】A.使人患手癣、足癣,是真菌。不符合题意。
    B.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是真菌中的酵母菌。不符合题意
    C.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是细菌中的链球菌引起的,与其它选项的细胞不同。符合题意。
    D.使水稻患叶锈病、棉花患枯萎病,均是由真菌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10.(2021八上·渭滨期末)李真周末经常帮妈妈做馒头,制酸奶、腌泡菜等家务,下面是她的几点收获,你不认同的是
    A.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
    B.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
    C.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
    D.三种食品都是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
    【答案】D
    【解析】A.发面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融化酵母,A不符合题意;
    B.做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目的是杀菌,B不符合题意;
    C.腌制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的条件,所以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C不符合题意;
    D.做馒头需要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酸奶、腌泡菜需要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属于细菌,D符合题意。
    【知识梳理】
    三、病毒:
    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洛夫斯基在研究 的病因时,发现了病毒。
    2、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3、病毒的大小: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 来表示,需要用
    才能看清楚其形态。
    4、病毒的种类:根据 不同,可分为 、植物病毒和 (也叫噬菌体)。
    5、病毒的结构:由 外壳和内部 组成,没有 结构。
    6、病毒的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 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利用 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7、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 内。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入侵 ,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8、人们用接种 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已经使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消失。 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服疫苗的普遍使用,已经得到控制。
    【答案】1、烟草花叶病。
    2、电子显微镜
    3、纳米 电子显微镜
    4、寄生的细胞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5、蛋白质 遗传物质 细胞
    6、活细胞 遗传信息 细胞内
    7、寄生 活细胞 结晶体 活细胞
    8、牛痘 脊髓灰质炎
    【专题过关】
    三、病毒:
    1.(2021八上·柳城竞赛)禽流感是由病毒引发的一种恶性传染病。以下对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B.所有病毒对人类有害
    C.病毒属于原核生物D.禽流感病毒是植物病毒
    【答案】A
    【解析】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生物体上才能生活,它是不能独立生活的,A符合题意。
    B、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有害的,人们可以利用病毒的某些特性来为人类造福。如人们可以根据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特性,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还可以利用病毒制成疫苗来预防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疾病,B不符合题意。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细菌,C不符合题意。
    D、禽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动物病毒,D不符合题意。
    2.(2021八上·长春期中)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B.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疾病
    C.可以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D.病毒全部寄生,对人类没有好处
    【答案】D
    【解析】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能使人体和动植物患病,如流感、手足口病、口蹄疫等疾病都是可以传染的。人们在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同时,也在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人们可以接种疫苗来预防一些病毒性传染病。疫苗就是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科学家也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3.(2021八上·麒麟期中)下列关于烟草花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体积微小,直接用肉眼无法观察
    C.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不能独立生活
    【答案】C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病毒个体微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不符合题意。
    C.病毒的分类是依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C符合题意。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D不符合题意。
    4.(2021八上·德惠月考)下列特征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结构简单B.能使生物患病
    C.能繁殖后代D.个体微小
    【答案】C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都在新陈代谢(最基本特征) ,生物都有应激性,生物都有适应性 ,生物都有生长、繁殖性,生物都有遗传、变异性 ,细胞是够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5.(2021八上·德惠月考)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成分中都含有遗传物质
    B.个体都很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C.细菌和病毒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D.细菌通过产生芽孢繁殖后代
    【答案】A
    【解析】A、细菌、真菌和病毒虽然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具有遗传物质,A说法正确。
    B、针具有些个体为大型的使用真菌,不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既可以看到,比如木耳、银耳、蘑菇等,B说法正确。
    C、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C说法错误。
    D、细菌通过分裂产生后代,产生的芽孢属于休眠体,D说法错误。
    6.(2021八上·揭阳月考)微生物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B.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C.人肠道中的细菌都是有害的D.人类利用酵母菌酿酒
    【答案】D
    【解析】A.人们可以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有的病毒对人有益,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如朊病毒可以使牛患疯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A不符合题意。B.病毒结构极其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细菌是有害的,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人的肠道内有正常的菌群,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以帮助人体分解食物,C不符合题意。
    D.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符合题意。
    7.(2021八上·云县期末)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是微小的单细胞生物
    B.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D.新型冠状病毒也叫噬菌体
    【答案】C
    【解析】A.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个体十分微小, 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B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动物体的活细胞里,通过自我复制繁殖后代,C正确。
    D.新冠病毒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内,因此是一种动物病毒,D错误。
    8.(2021八上·顺德期末)图为三类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病毒B.②属于真核生物
    C.③是制作酸奶需要的生物D.①②③都具有细胞壁
    【答案】A
    【解析】A.①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是病毒,A符合题意。
    B.②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不符合题意。
    C.③是酵母菌,能够制作馒头和面包。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C不符合题意。
    D.①没有细胞结构,D不符合题意。
    9.(2021八上·日喀则期末)下图所示的各类微生物中,不能独立生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青霉菌,丁是病毒。
    10.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会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B.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艾滋病、新冠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D.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答案】C
    【解析】A.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活的细胞内,A不符合题意。
    B.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新冠肺炎分别由艾滋病病毒(HIV)和新冠病毒(2019-nCV)引起,但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引起的,链球菌属于细菌,C符合题意。
    D.一些动物病毒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这些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D不符合题意。
    四、综合题型
    1.(2019八上·新建期末)如图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牛、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⑥ 把它们分解为 、水和无机盐。
    (2)在光照下,④和⑤又被植物利用进行 作用制造 ,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⑥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答案】(1)细菌、真菌;二氧化碳
    (2)光合;有机物
    (3)分解者
    【解析】如图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②③④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⑤是水和无机盐,⑥是细菌和真菌。
    (1)该图可看作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构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等。在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动物通过食物关系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转变成物质,并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2018八上·始兴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图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的真菌、细菌的生活方式是腐生,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生物遗体被细菌、真菌分解成的 、 和 等物质能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2)图中细菌、真菌和动物等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归根到底来自绿色植物的 (填生理过程).因此,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 者.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分解;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2)光合作用;生产
    (3)物质循环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真菌、细菌的生活方式是腐生,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遗体被细菌、真菌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等物质能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又回到大气中。因此,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2021八上·双辽期末)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的恒温箱中;④一段时间后,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 。
    (3)将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
    (4)本试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必须相同,原因是 。
    (5)制作酸奶需要 和无氧的环境。
    【答案】(1)乳酸菌
    (2)除去杂菌
    (3)接种
    (4)控制单一变量
    (5)适宜的温度
    【解析】(1)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能在无氧的条件下,把牛奶中的乳糖变为乳酸。所以,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因此,制作酸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除去杂菌,防止杂菌影响发酵效果。
    (3)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故将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4)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本试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必须相同,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5)制作酸奶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由题图可知,在40℃左右,是乳酸菌的最适宜温度。所以,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环境。
    4.(2020八上·费县期中)在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知识时,同学们学习了一种技术﹣﹣“发酵技术”,你想自己动手做一下发糕吗?请按下面要求去做一做.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将鲜酵母放在大碗内并用少量温水溶解成酵母液.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方法步骤①的作用是 .
    (3)方法步骤④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4)蒸熟的发糕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5)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有真正的细胞核
    (2)减少杂菌的污染
    (3)给酵母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4)二氧化碳
    (5)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了酒精
    【解析】(1)酵母菌属于真菌,与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2)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的目的是减少杂菌的污染;(3)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并进行充分发酵;(4)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会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遇热膨胀,使得面团暄软多孔;(5)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无氧,在此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因此会有酒味.
    5.(2021八上·本溪期末)以下是四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的生殖方式是 ,能够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
    (2)图B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图C是青霉菌,生殖方式是 ;由 吸收营养物质。
    (3)图D是新型冠状病毒,它没有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仅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内核的主要成分是 。
    (4)上述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1)出芽生殖;二氧化碳
    (2)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菌丝
    (3)细胞;遗传物质
    (4)A、B
    【解析】(1)图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热能,它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也可进行孢子繁殖。
    (2)图B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图C青霉菌是多细胞生物,它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扫帚状,可以产生生殖细胞孢子,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横卧菌丝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营养菌丝蔓延到营养物质
    内部吸收营养物质。
    (3)D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内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其中内核的主要成分是遗传物质。
    (4)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个细胞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图中A、B属于单细胞生物。
    6.(2021八上·德阳月考)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2)图D中的a是 ,这类生物可以利用a进行 。
    (3)图中的 (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A在条件适宜时会快速繁殖,生殖方式是 ,条件不好时可形成 以度过不良的环境。B除了具有和D相同的繁殖方式外,还可以进行 生殖。
    (5)图C如果能引起人类患手足口病,则C属于 (填序号)。
    【答案】(1)BD
    (2)孢子;繁殖
    (3)B
    (4)分裂;芽孢;出芽
    (5)动物病毒
    【解析】图中A细菌、B酵母菌、C病毒、D蘑菇。
    (1)图中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酵母菌和D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细胞中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并有细胞结构。
    (2)图D中的a是分布在蘑菇菌褶中的孢子,蘑菇就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
    (3)图中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A细菌在条件适宜时能通过分裂生殖迅速繁殖,条件不好时能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的抵抗能力。B酵母菌除了可以和D蘑菇一样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外,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5)图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能引起人类患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上生物期中复习考点梳理+临考押题】第四、五章 细菌、真菌和病毒(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上生物期中复习考点梳理+临考押题】第四、五章 细菌、真菌和病毒(知识清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菌真菌的分布,细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4 细菌、真菌和病毒: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4 细菌、真菌和病毒,共11页。

    考点04 细菌和真菌、病毒 中考生物 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04 细菌和真菌、病毒 中考生物 知识点复习(人教版),共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5 细菌、真菌和病毒(二)(知识梳理 专题过关)-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