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17 水沸腾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课 题 | 17. 水沸腾 | 课 时 | 1 | 课 型 | 新 授 | |
时间 | 11.14 |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科书呈现了两个活动场景图: 一是给水加热时,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的场景图,并附有记表和思维导航。其目的是引领学生开展给水加热的实验,通过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以及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发现水烧开过程中一些现象。 二是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情景图,并附有统计图表、探究技能沸腾的定义。其目的是引领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现象,通过整理、分根验数据,发现水被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理解水的沸点和水淋的概念。 该活动意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 |||||
教学目标 | 1.知道一般情况下水的温度达到100 ℃时会沸腾。 2.能利用图表等记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 3.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4.能应用沸腾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掌握水沸腾的概念,了解水沸腾的特点。 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了解水沸腾的特点。 | |||||
教学准备 | (1)多媒体课件。 (2)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水温计、水等。 (3)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表。 | |||||
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 谈话导人:同学们烧过水吗?你们认为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给水加热,有什么发现? 1.教师引发学生猜想:同学们认为水烧开时会有什么现象?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还会升高吗? 2.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2)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结束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3)烧杯中的水不要太多。 (4)水温计的液泡要浸入水中。 (5)组内计时、观察、记录的人员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3.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水温示数的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获得的数据绘制折线图。 (1)找点。 (2)连点成线。 (3)分析:曲线图上的坡度大,说明温度升高得快。通过分析曲线图,可以发现给水加热时,温度升高的趋势是先快后慢。 5.师生小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般情况下是100℃),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 三、拓展活动 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一样吗?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吧。 1.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一样吗?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高压锅是怎样把饭煮熟的? 3.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 |||||
练习巩固 | 一、填空题 1.烧水时,我们常说“水烧开了”,科学的说法是( )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一般情况下,我们烧开的开水温度最高只能到100℃。 2.在高山上把水烧开后,水的温度会大于100℃。 3.放在阳台上的一盆水慢慢消失了,这是水沸腾的结果。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燃气灶烧开水时,水沸腾后,把火熄灭,过一会儿水会停止沸腾。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燃气灶的余热继续给水壶供热,所以水过一会儿才停止沸腾 B.把火熄灭后,水温慢慢降下来,水就停止了沸腾 C.把火熄灭后,大气压变低了,水就不沸腾了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四、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意思是水将要沸腾时,常常发出嘶晰的声音,而水正在沸腾时的声音反而低沉了。这是为什么?
| |||||
教学反思 | 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沸腾的概念很重要。 教学效果良好,达标。 | |||||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17 水沸腾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17 水沸腾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自主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19 水的三种状态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19 水的三种状态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人新课,探究活动,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7 水沸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7 水沸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