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复习题及背诵材料(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复习题及背诵材料(含答案),共7页。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复习题背诵资料1.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三大类:( )、( )和( )。声音有( )、( )、(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下面这一句乐谱中“1 1 || 5 5 | 6 6 | 5— |”按从音高到音低的顺序排列是:( )。3.声音是物体( )生的。如,钢琴声是琴槌敲击琴弦,( )产生的。4.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 )。5.悬挂一个轻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动的幅度的变化。小球被弹得越( ),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 );小球被弹得越( ),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 )。6.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7.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 )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鼓面的( )情况。8.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 ),这样可以避免(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9.音叉是一种( ),用来( )和( )。10.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大音叉发出的声音( )。1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 )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1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音量的单位是( )。1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 ),水越多声音越( )。 14.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 ),声音越高;皮筋越( ),声音越低 。15.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 );琴弦越粗,声音越( )。16.击打长短不同金属管时,金属管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金属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17.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 ),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 )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 ),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 ),发出的声音越低 。18.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说明: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的单位是( )。】19.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 ))传播的。20.( )是传播声音的物质,在( )的环境中 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由于(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听到声音。2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这个波纹,就是水波。声音也是以“波”的方式传播,我们叫它为( ),声波不同于水波是水平传播,而是向着( )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 ),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23.声音可以在( )三种物体中传播,传播声音的本领:( )最大;液体第二;( )第三。2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 )、( )。外耳包括( )和( )。中耳包括( )和( )。内耳包括( )和( )。25.在接受外部声音时,外耳的(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 )传到鼓膜,引起( )的振动 ,中耳的( )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26. ( )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当听不清远方传来的声音时,把手放在耳郭后面,相当于增大了( ),可以收集更多的声波。27.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28.耳朵是我们的( ),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29.声音如放炮等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 ) (说明:同开同闭)或( )如戴上护耳 (如射击训练时)。30.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 )、( )等 。23.声带越短,声音越( );声带越长,声音越(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 )。 31. 吹竖笛发出的笛声,是笛子内的(空( )发声的。32. 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物体的( )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的( )发出的声音高。33.听诊器的( )有聚集声音的作用,(胶管)有传导声音的作用,这样,医生借助听诊器听心脏和肺的声音,对病人进行诊断了。34.用土电话通话时,声音从棉线、纸、空气中传入耳中,说明声音可以在( )、( )中传播。“土电话"是通过( )传播声音的。35.声速( ),光速30万千米/秒,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见( )。36.制作我的小乐器,可以从( )、( )、( )来调试不同的音。37.探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分别( )钢尺和( )观察振动幅度和声音强弱,发现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 )有关。振动幅度( ),声音( ),振动幅度( ),声音( )。38. 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的关系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 ),分别用力拨动伸出桌面( )的钢尺,观察振动快慢和声音高低,发现声音的高低和物体的( )有关。振动( ),声音( ),振动( ),声音( )。 参考答案1.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三大类:(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声音有(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下面这一句乐谱中“1 1 || 5 5 | 6 6 | 5— |”按从音高到音低的顺序排列是:(6→5→1)。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如,钢琴声是琴槌敲击琴弦,(琴弦振动)产生的。4.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5.悬挂一个轻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动的幅度的变化。小球被弹得越(远),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小球被弹得越(近),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小)。6.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7.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时,可以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幅度)之间的关系。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或纸屑的目的是更清楚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8.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重复3次),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9.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10.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1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1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1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4.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5.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16.击打长短不同金属管时,金属管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金属管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17.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8.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说明: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19.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20.(空气)是传播声音的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 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听到声音。2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这个波纹,就是水波。声音也是以“波”的方式传播,我们叫它为(声波),声波不同于水波是水平传播,而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2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体中传播,传播声音的本领:(固体)最大;液体第二;(气体)第三。2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25.在接受外部声音时,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中耳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26.(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当听不清远方传来的声音时,把手放在耳郭后面,相当于增大了(耳郭的面积),可以收集更多的声波。27.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28.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29.声音如放炮等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张开嘴) (说明:同开同闭)或(戴上保护装置)如戴上护耳 (如射击训练时)。30.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修建隔音墙)等 。23.声带越短,声音越(高);声带越长,声音越(低)。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31. 吹竖笛发出的笛声,是笛子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32. 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物体的(长、大、松)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的(短、小、紧)发出的声音高。33.听诊器的(听诊头)有聚集声音的作用,(胶管)有传导声音的作用,这样,医生借助听诊器听心脏和肺的声音,对病人进行诊断了。34.用土电话通话时,声音从棉线、纸、空气中传入耳中,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35.声速(340米/秒),光速30万千米/秒,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36.制作我的小乐器,可以从(粗细)、(长度)、(高矮)来调试不同的音。37.探究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钢尺),分别(轻轻拔动)钢尺和(用力拔动钢尺)观察振动幅度和声音强弱,发现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38. 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的关系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钢尺),分别用力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钢尺,观察振动快慢和声音高低,发现声音的高低和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