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操作,感知余数,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研究试商方法,反馈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余数的除法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所在班级有2名学生,他们聪明好动,学习积极,但思考问题缺乏深度,计算过程往往粗心大意,计算正确率不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层次不齐。教学内容分析: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须切实学好。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本次学习是前面知识的延伸,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难,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糖的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试商)。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低段儿童喜欢吃糖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咱们一起分一分。
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
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
4、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 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5、学生分小组汇报:
(1)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
(2)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
(3)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
6、(贴上)同样是分14块糖,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分法!那通过分,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按你说的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吗?(师生共同分)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尝试,在小组内用不同方式分糖,在充分操作后,展示不同的分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为下面充分理解余数的含义作好铺垫]
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以前学过了,会列算式吗?
2、师:没剩余的,难不倒大家,有剩余的分法,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种,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分给了4个人,还剩2块,你能试着写写吗?在本子上试试!
3、学生试写。
4、展示学生的写法:
a、(14—2)÷3=4 b、14÷3=
c、14÷3=4余2 d、14÷3=4……2
说说各种想法的意思。
5、引出写法: 14÷3=4……2,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一遍)
6、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师:下面这些,请你任选一种写出来!
7、学生练习,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8、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的除法跟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有余数)
师:象这样的除法,我们叫它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数型结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造,去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师:大家真厉害,通过分糖,又认识了一种新的除法,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又带来了一些糖,看有多少块?
师:如果每人分5块,最多能分给几个人?余几块呢?怎么列式?(小组合作分)
2、师:注意看,老师又添了一块,变17块了,如果还是每人分5块,现在能分几人余几块?怎么列?
3、师:仔细看,又添了两块,变成多少了?
这次能分几人?余几块呢?
4、师: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还是只分给3个人啊?(剩下的不够5块。)
师:好,再添一块,现在够了吗?能分几个人了?
师:我是这样列的:20÷5=3……5,余5块行不行?为什么?(小组讨论)
师:看来当每人分5块时,最后可能会余几块?(小组讨论)
师:你能说说,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余数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借助演示,层层推进,让学生明白剩下的不够每人分的块数所以出现了余数。并且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否则,还能再分。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四、研究试商方法
1、师:你看,通过分糖,咱们进一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现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题,你会做吗?试一试:
(1)13÷5=?(2)17÷4=?(3)22÷7=? 28÷5=? 34÷6=?
2、师:我出的题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的越来越快?有什么窍门吗?比如最后一道,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口算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在快速运转,最后想出试商的捷径。]
五、反馈练习
1、计算:下面两道自己试试!
23÷4= 32÷5=
2、判断:
3、实践题:
师:咱们班同学可真棒,帮小动物们改正了错误,哎,今天咱们班来了多少人?几个人一组?分了几组?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4人分一组,能分几组呢?这个问题,咱们留到课下解决好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分为3个梯度。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
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40分钟,希望大家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子,说给你的同伴听!教学资料及资源:糖图,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教后反思:这节课在平均分又分不完的基础上引出余数的概念,然后应用除法算式来进一步提升余数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明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内涵。重点是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如何书写,如何理解,这是这节课的核心点,也是不容易突破的教学难点,教者一定要在这里加大训练力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探究新知,巩固应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索新知,巩固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