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教师版)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docx
    • 学生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学生版)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docx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01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02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03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01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02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教师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生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标要求】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教学目标】
    水平一:记住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理解“青铜时代”含义及历史地位;记住商朝和西周使用的文字。
    水平二: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水平三:欣赏青铜名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
    2.教学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基础落实
    一、青铜器
    1.发展过程
    (1)出现: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 000-4 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发展: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2.主要特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高超工艺
    (1)铸造成分: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2)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
    (3)铸造特点: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4)典型代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二、甲骨文
    重点探析
    【史料实证——探究青铜文明】
    材料一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礼记·礼器》
    材料二 天子用九鼎八簋(guǐ),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周礼》
    (注:豆、鼎、簋:古代盛食青铜器具,也是重要的礼器)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哪些特点?
    答:特点一:数量众多;特点二:种类丰富;特点三:工艺高超;特点四:身份地位及权力象征。
    【历史解释——解析文字之谜】
    (2)根据以下甲骨文对应的汉字,指出它们各属于哪种造字法。
    答:①象形;②指事;③会意;④形声。
    【时空观念——解读汉字渊源】
    (3)结合上面这两句话,请你解读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答: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素养达标
    一、选择题
    1.《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这反映了我国的铜器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 C )
    A.商朝 B.夏朝 C.原始社会D.春秋时期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黄帝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铜器,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
    2.“钟鸣鼎食”是指古代豪门贵族用餐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于( A )
    A.食器B.装饰品C.乐器D.兵器
    解析:依据题干的“古代豪门贵族用餐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可知,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于食器;装饰品、乐器、兵器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3.“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这段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D )
    A.种类丰富B.数量众多
    C.功能多样D.制作工艺高超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表述了青铜器锻造采用的复杂工序,这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高超。种类、数量及功能均与材料无关。
    4. (2021·临沂中考)如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该文物( C )
    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
    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
    解析:商代后期,能够铸造大型青铜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故C符合题意,A有误;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需要很多人协同才能完成,故B有误;据题干“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可知D有误。
    5.(2021·广州中考)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指( A )
    A.甲骨文 B.小篆C.隶书D.草书
    解析: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6.(2022·江门蓬江月考)商朝甲骨文亦称“甲骨卜辞”,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兼卜渔猎、农事。“甲骨卜辞”一般由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命辞(记录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记录占卜结果)、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四部分构成。据此可知,甲骨文( A )
    A.具有研究商朝历史细节的史料价值B.真实记录了商朝先民的生活状况
    C.构造了我国成熟的汉文字书写系统D.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到民间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商朝甲骨文卜辞内容丰富,且对占卜的内容分四个部分详细记录。这一系列详细的记载有利于对商朝历史细节进行研究,故A符合题意;据“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可知,B不符合题意;C、D内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
    7. (2021·广东中考) 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A )
    A.礼仪规范的结果B.狩猎生活的需要
    C.战斗训练的要求D.刑罚残酷的表现
    解析:中国古人,基本是席地而坐,跪坐为一种符合礼数的姿势。因此,甲骨文中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表明这种跪坐姿势是礼仪规范的结果。
    8.甲骨文的书写,要用刀在龟甲和动物的骨头上契刻,所以笔画纤细、字形繁复,象形意义重。而金文主要用范模浇铸,故笔画浑厚、圆转自如,字形相对一致。这说明了( A )
    A.文字的书写得到了发展和规范B.青铜冶铸技术的大大提高
    C.动物骨头数量大大减少D.金文书写比甲骨文简单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甲骨文……字形繁复,象形意义重”及“金文……字形相对一致”可知,文字的书写得到了发展和规范,由繁到简,由形象到抽象。
    9.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文字,它使用象形、指事、会意等多种造字方法,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了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A )
    A.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B.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解析: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了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持续稳定;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稳定性,中国文化领先世界与材料无关;中国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因素。
    二、非选择题
    10.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甲骨出自哪个时期?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答:商代;A-山,B-人,C-休。
    材料二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
    ——郭沫若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一片甲骨惊世界”?
    答: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3)请写出材料三中图三青铜器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重要历史地位?
    答: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结合材料三中图四(商代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的感想。
    答: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商代强盛的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解析:第(1)题,材料一图一是刻有文字的甲骨,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仔细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根据其形状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可知,A是山,B是人,C是休。第(2)题,材料二“一片甲骨惊世界”意在强调甲骨文的底蕴和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图三青铜器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第(4)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含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发掘
    人物
    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地点
    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
    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造字
    方法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意义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关学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探究交流,训练反馈,学习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测试,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