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考点精练(人教版)
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考点精练(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考点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教师版docx、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
类型一 三角形中的动态几何问题
1.中,,,,点P从点A开始沿边向终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与此同时,点Q从点B开始沿边向终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C时,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填空:_______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存在,当时,的面积等于
【解析】
【分析】
(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表示出BQ、AP.再用AB-AP就可以求出PB即可;
(2)利用(1)的结论,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
(1)
(1)由题意得:BQ=2t,AP=t,则BP=5-AP=5-t.
故答案为:2t,5-t.
(2)
(3)存在.
由题意可得:的面积为,
∵的面积等于,
∴=4,解得:t1=1,t2=4(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t=1时,△PBQ的面积等于4cm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等知识点.在解答时要注意所求的解的实际问题有意义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2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1)求△ABC的面积;
(2)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3)是否存在t,使四边形APQC的面积是△ABC面积的?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或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过点作于点,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
(2)分或两种情况,分别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
(3)假设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的面积是面积的,从而可得,过点作于点,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
解:如图,过点作于点,
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
,
,
的面积为.
(2)
解:由题意得:,
,
为等边三角形,
,
当点到达点时,,
则,
①当时,是直角三角形,
,
,即,
解得,符合题意;
②当时,是直角三角形,
,
,即,
解得,符合题意,
综上,当或时,是直角三角形.
(3)
解:不存在,使四边形的面积是面积的,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的面积是面积的,
由(1)得:,
,
如图,过点作于点,
,
,
,
整理得:,
此方程根的判别式为,方程无解,
所以假设不成立,
即不存在,使四边形的面积是面积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正确建立关于时间的方程是解题关键.
3.如图所示,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8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D移动.当P,Q两点从出发开始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若一点到达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
A.2s或s B.1s或s C.s D.2s或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当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x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此时AP=3xcm,DQ=(16-2x)cm,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设当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xs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此时AP=3xcm,DQ=(16-2x)cm,
根据题意得:(16-2x-3x)2+82=102,
解得:x1=2,x2=,
答:当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2s或s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找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4.上午8点,某台风中心在A岛正南方向处由南向北匀速移动,同时在A岛正西方向处有一艘补给船向A岛匀速驶来,补给完后改变速度立即向A岛正北方向的C港匀速驶去,如图所示是台风中心、补给船与A岛的距离S和时间t的图象.已知台风影响的半径是(包含边界),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台风的速度是_________,补给船在到达A岛前的速度是_________,图中点P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从几点开始,补给船将受到台风的影响?
(3)设补给船驶出A岛到驶到C港之前受到台风影响的时间为a小时,出于安全考虑,补给船速度不超过、.求出图中补给船航行时间m的正整数值及此时补给船在驶入C港之前受台风影响的总时间.
【答案】(1)20,60,补给船与台风中心分别在A岛正北与正南方向,且到A岛的距离相等;(2)8点12分;(3)补给船在驶入C港之前受台风影响的总时间为小时.
【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图像为台风中心、补给船与A岛的距离S和时间t的图象,台风在上午8点距离A岛100km,即可得出线段DE为台风中心距离A岛的距离S和时间t的图象;补给船上午8点距离A岛40km,即可得出线段FG为补给船与A岛的距离S和时间t的图象,从图像获取信息即可求得各自的速度;由题目可知,补给船到达A岛后,还要去C港,此时与台风的图像相交,结合各自的速度,即可得出点P的实际意义;
(2)由台风影响的半径是(包含边界),即可画出此情况下的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补给船驶出A岛到驶到C港之前受到台风影响的时间为a小时,即可列出方程,解出a,根据题目要求,补给船速度不超过且,列出不等式,再根据m为正整数,即可求出m;补给船受台风影响总时间为驶向C港受影响的时间加上驶向A岛受影响的时间,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由题分析得,线段DE为台风中心与A岛之间的距离S与时间t的图像,
∴台风的速度,
线段FG是补给船与A岛的距离S与时间t的图像,
∴补给船的速度,
∴点P表示:补给船与台风中心分别在A岛正北与正南方向,且到A岛的距离相等;
(2)如图所示开始受影响,即BH=100km,
设t小时后补给船开始受台风影响,
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补给船出发(分钟),开始受台风影响,
∴从8点12分开始补给船开始受台风影响;
(3)由图可得,补给船离开A岛时,台风已经移动了1小时,
台风中心距离A岛的距离为:
,
由图可知,补给船离开A岛驶向C港的路程为120km,时间为,
故补给船离开A岛驶向C港的速度为:(km/h),
∵补给船驶出A岛到驶到C港之前受到台风影响的时间为a小时,
∴
解得,
∵
∴,
由图可知,
去分母得,
解得:,
又∵补给船速度不超过,
∴
由图可知,
去分母得,
解得:
∴
∵m为正整数,
∴
当
即补给船驶出A岛到驶到C港之前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
在补给船出发驶向A岛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台风影响,
∴补给船在驶入C港之前受台风影响的总时间.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不等式组,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从函数图像中获取需要信息进行求解.
5.如图①,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动点由点出发,沿向点运动设点的运动路程为,的面积为,与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②所示,则的长为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当点在上运动时,面积逐渐增大,当点到达点时,结合图象可得面积最大为3,得到与的积为12;当点在上运动时,面积逐渐减小,当点到达点时,面积为0,此时结合图象可知点运动路径长为7,得到与的和为7,构造关于的一元二方程可求解.
【详解】
解:由图象与题意知可知,当点在上运动时,面积逐渐增大,当点到达点时,面积最大为3,
∴,即.
当点在上运动时,面积逐渐减小,当点到达点时,面积为0,此时结合图象可知点运动路径长为7,
∴.
则,代入,得,
解得或,
∵,即,
∴,
∴.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分析三角形面积随动点运动的变化过程,找到分界点极值,结合图象得到相关线段的具体数值.
类型二 四边形中的动态几何问题
6.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C沿着AD方向平移得到△A′B′C′,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则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 ___;移动的距离AA′等于 ___时,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面积最大.
【答案】 1cm或3cm##3cm或1cm 2cm
【解析】
【分析】
如图,设交于 交于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cm,则 再利用面积公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同时利用配方法求解面积最大值时的平移距离.
【详解】
解:如图,设交于 交于
由平移的性质可得: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正方形可得: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cm,则
解得:
cm或c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当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4cm2
所以当cm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1cm或3cm;2cm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的应用,平移的性质,熟悉以上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矩形ABCD中,AB=2 cm,BC=3 cm,点E从点B沿BC以2 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同时点F从点C沿CD以1 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E,F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AEF是以AF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运动的时间.
【答案】(6-)s
【解析】
【分析】
设点E运动的时间是x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设点E运动的时间是x s.
根据题意可得22+(2x)2=(3-2x)2+x2,解这个方程得
x1=6-,x2=6+,
∵3÷2=1.5(s),2÷1=2(s),
∴两点运动了1.5s后停止运动.
∴x=6-.
答:当△AEF是以AF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点E运动的时间是(6-)s.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
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边AB以1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边BC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当点P运动到点B后,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s).
(1)______cm,______cm(用含x的式子表示);
(2)若时,求x的值;
(3)当x为何值时,将成为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答案】(1),
(2)或
(3)当为或时,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直接根据P、Q点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表示出答案;
(2)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3)表示出、和,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
由题可得:,,
∴,,
故答案为:,;
(2)
在中,,即,
解得:或;
(3)
,,,
∵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
解得:或,
∴当为或时,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表示出三角形各边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0分)
9.如图,长方形ABCD中(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每个角都是90°),AB=6cm,AD=2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向终点B移动,点Q以1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问:
(1)当t=1s时,四边形BCQP面积是多少?
(2)当t为何值时,点P和点Q距离是3cm?
(3)当t= s时,以点P,Q,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5cm2;(2);(3)或或或.
【解析】
【分析】
(1)当t=1时,可以得出CQ=1cm,AP=2cm,就有PB=6-2=4(cm),由梯形的面积就可以得出四边形BCQP的面积;
(2)如图1,作QE⊥AB于E,在Rt△PEQ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如图2,作PE⊥CD于E,在Rt△PEQ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3)分情况讨论,如图3,当PQ=DQ时,如图4,当PD=PQ时,如图5,当PD=QD时,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就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6,AD=BC=2,∠A=∠B=∠C=∠D=90°.
∵CQ=1cm,AP=2cm,
∴AB=6﹣2=4(cm).
∴S=(cm2).
答:四边形BCQP面积是5cm2;
(2)如图1,作QE⊥AB于E,
∴∠PEQ=90°,
∵∠B=∠C=90°,
∴四边形BCQE是矩形,
∴QE=BC=2cm,BE=CQ=t(cm).
∵AP=2t(cm),
∴PE=6﹣2t﹣t=(6﹣3t)cm.
在Rt△PQE中,由勾股定理,得
(6﹣3t)2+4=9,
解得:t=.
如图2,作PE⊥CD于E,
∴∠PEQ=90°.
∵∠B=∠C=90°,
∴四边形BCQE是矩形,
∴PE=BC=2cm,BP=CE=6﹣2t.
∵CQ=t,
∴QE=t﹣(6﹣2t)=3t﹣6
在Rt△PEQ中,由勾股定理,得
(3t﹣6)2+4=9,
解得:t=.
综上所述:t=或;
(3)如图3,当PQ=DQ时,作QE⊥AB于E,
∴∠PEQ=90°,
∵∠B=∠C=90°,
∴四边形BCQE是矩形,
∴QE=BC=2cm,BE=CQ=t(cm).
∵AP=2t,
∴PE=6﹣2t﹣t=6﹣3t.DQ=6﹣t.
∵PQ=DQ,
∴PQ=6﹣t.
在Rt△PQE中,由勾股定理,得
(6﹣3t)2+4=(6﹣t)2,
解得:t=.
如图4,当PD=PQ时,作PE⊥DQ于E,
∴DE=QE=DQ,∠PED=90°.
∵∠A=∠D=90°,
∴四边形APED是矩形,
∴PE=AD=2cm.DE=AP=2t,
∵DQ=6﹣t,
∴DE= .
∴2t=,
解得:t=;
如图5,当PD=QD时,
∵AP=2t,CQ=t,
∴DQ=6﹣t,
∴PD=6﹣t.
在Rt△APD中,由勾股定理,得
4+4t2=(6﹣t)2,
解得t1=,t2=(舍去).
综上所述:t=或或或.
故答案为:或或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动点问题的求解方法是关键.
10.如图,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D移动.
(1)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APQD为长方形?
(2)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
(3)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答案】(1)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3.2秒时,四边形APQD为长方形; (2)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5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3)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1.6秒或4.8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解析】
【分析】
(1)当PB=CQ时,四边形PBCQ为矩形,依此建立方程求出即可;
(2)设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x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则PB=(16-3x)cm,QC=2xcm,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列方程:,解方程可得解;
(3)作QE⊥AB,垂足为E,设运动时间为x秒,用x表示线段长,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详解】
(1)设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x秒时,四边形APQD为长方形,
根据题意得:16﹣3x=2x,
解得:x=.
答: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秒时,四边形APQD为长方形.
(2)设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y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
根据题意得:×6(16﹣3x+2x)=33,
解得:x=5.
答: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5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cm2.
(3)过点Q作QE⊥AB于点E,如图所示.
设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x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根据题意得:(16﹣3x﹣2x)2+62=102,
整理得:(16﹣5x)2=82,
解得:x1=,x2=.
答: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秒或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做辅助线进行解答.
11.如图,在直角梯形中,,,,.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折线方向运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线段方向向点运动.已知动点、同时发,当点运动到点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
(1)求的长;
(2)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四边形的周长;
(3)在点、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的面积为?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四边形的周长为;
(3)满足条件的的值为秒或5秒
【解析】
【分析】
(1)先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进而得出结论;
(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面积为15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1)
如图1,过点作于,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
∴;
(2)
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点在上,点在上,
如图3,由运动知,,,
∴,
∴,
此时,,,根据勾股定理得,;
∴四边形的周长为;
(3)
(3)①当点在线段上时,即:时,
如图2,,
∴;
②当点在线段上时,即:时,
如图4,,,
∴,∴或(舍),
即:满足条件的的值为秒或5秒.
【点睛】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类讨论的思想,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二轮核心考点专题训练 专题37 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图问题,文件包含专题37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图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37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图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数学二轮核心考点专题训练 专题36 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点问题,文件包含专题36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点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36几何动态性问题之动点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08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