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考点精练(人教版)
展开
专题11 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
类型一 在坐标轴上找点成等腰
1.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点A、B、C的坐标;
(2)若点P在x轴上,且△PBC为等腰三角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1)
解:令
解得,
∴A , B
令,得,
∴C
∴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2)
解:设P点的坐标为
∵,
∴,,
当△PBC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求解:
①当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
∴P的坐标为;
②当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
∴P的坐标为或;
③当时,由题意可得
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
∴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P点的坐标为 或 或 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对称的性质,二次函数与周长的综合,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的综合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
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两个交点为A(4,0)与点C,与y轴交于点B.
(1)求此二次函数关系式和点C的坐标;
(2)在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一个交点为,
∴,解得,
∴此二次函数关系式为:,
当时,解得,
∴点的坐标为.
(2)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x,0),
由题意得:AB2=42+32=25,AP2=(x-4)2,BP2=x2+9,
①当AB=AP时,则25=(x-4)2,解得x=9或-1,
∴P(9,0)或P(﹣1,0);
②当AB=BP时,同理可得x=4(舍去)或-4,
∴P(﹣4,0)
③当AP=BP时,如图所示
∵OP=x,∴AP=BP=4-x
在Rt△OBP中,
∴
∴x=
∴P(,0)
综上点P的坐标为(9,0)或(-1,0)或(-4,0)或(,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
3.如图所示,关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和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与轴交于点.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把和代入,
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令,则,解得:或,
,
,
点在轴上,当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如图1,
①当时,,
或
,;
②当时,,
;
③当时,,
此时与重合,
;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一个交点为,与轴的交点为,过的直线为.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
(2)在两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存在,点P的坐标为或
【解析】
【分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根据自变量为零,可得B点坐标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可得点P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1)
解:将代入,得
解得c=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是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
所以点的横坐标为0
将x=0带入解析式中,求得y=3
所以点的坐标为
(2)
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使得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当使得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①当点P在y轴上时,PA=PB
设
∵,
∴
解得
此时
②当点P在x轴上时,PA=PB
设
∵,
∴
解得
此时
综上所述:,,使得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点睛】
此题考察了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抛物线和坐标轴的交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类型二 在对称轴上找点成等腰
5.如图,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C,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C和点A(﹣1,0).
(1)求B、C两点的坐标;
(2)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则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N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B(4,0),C(0,2);(2);(3)存在,
【解析】
【分析】
(1)令直线y=x+2的x=0,y=0,求出对应的y和x的值,得到点C、B的坐标;
(2)用待定系数法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代入点A、B、C的坐标求出解析式;
(3)利用“两圆一中垂”找到对应的等腰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点P的坐标.
【详解】
(1)对直线y=x+2,当x=0时,y=2;y=0时,x=4,
∴B(4,0),C(0,2).
(2)设二次函数为y=a(x﹣m)(x﹣n)(a≠0),
∵二次函数图象经过B(4,0),A(﹣1,0),
∴y=a(x﹣4)(x+1),
把点C(0,2)代入y=a(x﹣4)(x+1)得:
a(0﹣4)(0+1)=2,
解得:a=,
∴y=(x﹣4)(x+1)=x2+x+2.
(3)存在,理由如下:
∵二次函数图象经过B(4,0),A(﹣1,0),
∴对称轴为直线x=,
∴D(,0),
∵C(0,2),
∴CD=,
①如图1,当DC=DN时,DN=,
∴N1(,),N2(,﹣),
②如图2,当CD=CN3时,过点C作CH⊥DN3于点H,
∵CD=CN3,CH⊥DN3,
∴DH=N3H,
∵C(0,2),
∴DH=2,
∴N3H=2,
∴N3D=4,
∴N3(,4),
③如图3,当N4C=DN4时,过点C作CE⊥DN4于点E,
设DN4=t,则EN4=2﹣t,CE=,
由勾股定理可知,(2﹣t)2+()2=t2,
解得t=.
∴N4(,),
综上所述:存在,使△NCD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到了分类讨论思想.
6.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点.
(1)求,两点的坐标.
(2)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轴的交点为点,则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使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令直线的x=0,y=0,求出对应的y和x的值,得到点C、B的坐标;
(2)用待定系数法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代入点A、B、C的坐标求出解析式;
(3)利用“两圆一中垂”找到对应的等腰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点P的坐标.
(1)
解:对直线,当时,,时,,
,.
(2)
解:设二次函数为,
二次函数图象经过,,
,
把点代入得:
,
解得:,
.
(3)
解:二次函数图象经过,,
对称轴为,
,
,
,
如图,当时,
,
,,
如图,当时,过点作于点,
,,
,
,
,
,
,
,
综上所述:存在,,,使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用一般式或者两点式结合待定系数法求解,求点P的坐标的时候要学会用“两圆一中垂”找到P点,注意这里只要用“两圆”即可.
7.如图,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点A、C,交y轴于点B,OB=OC=3O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方程;
(2)如图1,连接AB,点M是对称轴上一点且在第四象限,若△AMB是以∠MBA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
(1)
解:在y=ax2-bx-3中,令x=0得y=-3,
∴B(0,-3),
∴OB=3,
∵OB=OC=3OA,
∴OA=1,OC=3,
∴A(-1,0)、C(3,0),
把A(-1,0)、C(3,0)代入y=ax2-bx-3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而y=x2-2x-3=(x-1)2-4,
∴对称轴方程为x=1;
(2)
解:设M(1,m),而A(-1,0)、B(0,-3),
∴MA2=4+m2,MB2=1+(m+3)2,AB2=10,
△AMB是以∠MBA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
①若MA=AB,则MA2=AB2,如图:
∴4+m2=10,
解得m=或m=-,
∵M是对称轴上一点且在第四象限,
∴M(1,),
②若MB=MA,则MA2=MB2,如图:
∴4+m2=1+(m+3)2,
解得m=-1,
∴M(1,-1),
综上所述,M坐标为(1,)或(1,-1);
类型三 在抛物线上或已知直线上找点成等腰
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交x轴于点A(1,0),B(3,0),交y轴于点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直线x=m分别交直线BC和抛物线于点M,N,当△BMN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m的值.
(1)
将,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
解得,
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2)
,
,,
当时,①,解得,
②,解得
当时,,
,解得或(舍
当时,,
,解得或(舍,
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的值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面积的和差得出二次函数,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3)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关于m的方程,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9.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OC=3,顶点为M.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探索:线段BM上是否存在点P,使PMC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
代入中,得,
解得,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线段上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设点的坐标为,由题意可得,,,
①当时,,
整理得,
解得,(舍去),经检验是方程的根
当,,
此时;
②当时,,
整理得,
∵△=40,
∴,
解得,(舍去),经检验是方程的根
此时;
③当时,,
整理得,
解得,经检验是方程的根
此时;
综上所述,线段上存在点,,,
使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求坐标系中四边形的面积,需分割三角形与梯形来解,注意动点所在的位置决定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腰三角形分类考虑,可以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是解题关键.
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4,0),与y轴交于点C.
(1)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2)点M在直线BC上,当△ABM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
解:(1)将A(﹣1,0),B(4,0)代入y=ax2+bx+3得:
,
∴a=,b=,
∴,
故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2)当x=0时,y=3,
∴点C的坐标是(0,3),
设直线BC的表达式为:y=kx+c(k≠0),
将B(4,0),C(0,3)代入y=kx+c得:
,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使得△ABM为等腰三角形,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
过点M1作M1D⊥AB,
∵A(﹣1,0),B(4,0),
∴AD=AB=,
∴OD=,
设M1(x,﹣x+3),
∴M1(,),
∵△ABM为等腰三角形,
∴AB=BM2=5或AB=BM3=5,
设M2(x1,﹣x1+3),
∴BM2==5,
解得x1=8或0,
当x1=0时,y=3,
当x1=8时,y=﹣3,
∴点M为(0,3)或(8,﹣3)或(,);
1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两点,其对称轴与轴交于点.
(1)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2)连接,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当x=0时,y=-4,C(0,-4),
当y=0时,,
整理得:,
变形得:,
解得,
∴B点坐标为(8,0);
(2)C(0,-4),B(8,0),
设BC解析式为,把C、B坐标代入得,
,
解得,
BC解析式为,
为等腰三角形,点E在线段BC上,设E(x, )D(3,0),
以DB为底边,作BD中垂线与BC交点为E,x=,,
E,
以BD为腰,
当BD=EB=5时BE=,
,
,舍去,
,
E(),
当ED=BD=5时点E与点C重合,E(0,-4),
为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E(0,-4),(),;
类型四 综合探究
12.如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D,其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
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a的值.
探究:是否存在a,使得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a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存在,或,见解析.
【解析】
【分析】
作于点E,根据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的解析式,从而求得a的值.
根据三边分别相等可以分三种情况:
当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a的值;
当时,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a的值;
当时,由于,,不成立.
【详解】
如图,作于点E,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则D的坐标是.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把代入得,
解得:.
存在,分三种情况:
当时,
,
在中,,
,
,
,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
,
当时,
,
在中,,
,
,则,
,
,
当时,
,
是AB的中点,
而,,
,
不成立,
或.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第1问正确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的坐标是关键,第二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正确分类讨论是关键.
13.综合与探究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且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1)求点A,B和C的坐标;
(2)点P从点B出发沿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x轴的正半轴向终点B运动,一点到达,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当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运动的时间.
(1)
解:把代入中,得.
∴点C的坐标是.
把代入中,得.
解得,.
∴点A的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
∴点A的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点C的坐标是.
(2)2秒,秒和秒
解:设运动时间为t,根据题意,若要构成,则P、Q不与点B重合,t的取值范围为,
∴,,
如图,过点P作轴于点D,设点P的坐标为,则,,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点P的坐标为,
∵点Q的坐标为
∴,
∵,,,
①当时,
即,
解得:;
②当时,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③当时,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当是等腰三角形时,时间为2秒,秒,秒.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运用,包括求抛物线与x轴的坐标,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坐标求线段长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悉掌握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顶点坐标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的解题关系.
专题13 二次函数中的将军饮马-【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3 二次函数中的将军饮马-【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3二次函数中的将军饮马原卷版docx、专题13二次函数中的将军饮马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1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原卷版docx、专题11二次函数中的等腰三角形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二次函数中面积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二次函数中面积问题-【微专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0二次函数中面积问题原卷版docx、专题10二次函数中面积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