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15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15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115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测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文学常识对对碰。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2.根据课文内容,揣摩“我”的心理变化。按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空。
爬悬崖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到悬崖的中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下悬崖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3.下列对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采取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
B.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故事,是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个生活哲理。
C.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很担心却没有办法,由此可见父亲进退两难的处境。
D.“我”之所以去爬悬崖,一是因为怕小伙伴们嘲笑“我”是“胆小鬼”,二是“我”也确实想尝试一下。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胃 逼迫 警告 气喘噓噓 B.冒险 雀斑 粉粹 浑身发抖
C.杂乱 臭椿 边缘 天旋地转 D.绕道 嘲笑 牢记 犹豫不绝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耸立(sŏng) 突兀(wù) 参差不齐(chā)
B.厌倦(juàn) 怦怦(pēng) 晕眩(xuán) 哄然大笑(hōng)
C.抽噎(yē) 呻吟(yīn) 恍惚(huăng) 惊慌失措(cuò)
D.安慰(wèi) 凌乱(líng) 滑稽(jī) 小心翼翼(yì)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B.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D.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和保障,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B.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C.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三、综合性学习
8.材料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论语》)
材料二:
2021年网络诚信大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诚聚力量 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来自政府、社会组织,互联网领军企业、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近500位嘉宾参会。
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
四、现代文阅读
(一)课文阅读:重温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完成小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莫顿·亨特
①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②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③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④“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⑤“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⑥“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⑦“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⑧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⑨“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⑩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⑪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⑫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⑬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9.第①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10.第④段和第⑥段语言描写中连用了多个感叹号,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11.第⑨段和第⑩段加点词句删掉后不影响句子意思,结合上下文,说说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12.第⑬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②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④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我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乙
①我往下看,感到阵阵眩晕;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②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③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④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13.在“救星”出现之前,甲、乙文中主人公的处境和心理相似,是怎样的呢?请按要求回答。
相似的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第③段和乙文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在表现“我”的心情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作用呢?
(1)甲文第③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第②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路上,困难总与收获相伴。回顾课内全文,你从两位主人公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不急
①梅花开得迟。梅花不急。
②回家路上,我路过一棵蜡梅树,一棵正开花的蜡梅树。它的叶子几乎测尽,只余一树的梅花冷冷淡淡地开在嶙峋的枝干上,开得漫不经心。迎着那冷香,我走近折了一枝。回家后,我将梅枝插进淡绿色的细颈瓷瓶里。一个下午,这枝梅在书房里,幽曲地吐着香,像是低声部的吟唱,又带着点儿叙事长诗的味道,婉转、朴素。
③冬天,在这不紧不烈地开着的梅花里,就此算是真正地开场了。
④记得少年时,外婆家屋后也有一棵腊梅树。腊梅树是我的大舅栽种的。他爱养花,蔷薇、大丽菊、美人蕉、君子兰……实在是多。那时,我一去外婆家,就爱去那些花草边转悠。但面对蜡梅树,我不禁在心里哂笑大舅的审美。蜡梅树一树枯枝,看起来实在是貌不惊人,完全不像能演绎一段传奇的角色。
⑤外婆家的后院,春天里,桃花、杏花闹哄哄地开着,开得盛气逼人,狗都安静得不嚷了。我那时常常在树下仰面,等花瓣落到脸上来。而蜡梅树呢,只是在长叶子,叶子俗常得很,惹不起人的兴致。夏天,篱笆旁的木槿枝上眨巴眨巴地开起紫红色的花来。蜡梅呢,叶子倒是和木槿的叶子长得一样厚,可依旧寒门模样,片花不着。秋天,桂树终于开花了,桂花清甜的香气充盈着整个村子,很有些五谷丰登的意味。我闻着空气里满溢的桂香,心想:蜡梅啊,你怎么办呢?就这样一直不开花吗?
⑥蜡梅树始终缄默着,静静地立在后院。人家长叶子,它也长叶子;人家落叶子,它也落叶子。它如何知道,一个小女孩在逼视它,逼视它生长的意义,质疑它存在的价值。
⑦可是,蜡梅不急。它依旧安然地走着自己的时令。
⑧不记得是在哪一阵冷风里,我忽然闻到了花香,好奇地寻到后院。我看见落光叶子的蜡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打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更多的是花蕾,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我内心惊喜不已,梅花到底还是开了!
⑨我站在蜡梅树下,闻着冷看,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会比桃花、杏花的香要重。
⑩实在,梅花担得起这传说!梅花的传说,是一段用低声部在民间吟唱的传说,初听平淡,细思感怀。
⑪有些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梅花的传说。
⑫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过漠视,遭到过嘲笑,遭受过排挤。就像外婆家后院的那棵蜡梅树一样,我无视过它的存在,喝笑它不会开花,甚至建议舅舅砍摔它,好让芍药、海棠们喧哗地开。
⑬但是,梅花没有抱怨,它依旧静静地生长,笃定地伸展枝干。它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生长,长高,长粗,长得根脉深深扎进宽广的土地,长得枝叶可以涨满一座院子……
⑭直到长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长得所有的叶都凋尽了,它才长舒一口气,开花了。顶风冒雪,寂静盛开。一朵花一盏雪,一树花一树雪,即使开得肆意张扬,也是寂静无声的。
⑮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在最后一展芳华的那一刻,它是静穆的。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已经习惯低调,已经懂得从容,已经能稳稳地沉住气。当天地将一年的光明交给它来压轴收梢时,它已无意哗众取宠,无意显摆炫耀。
⑯楼下的梅花,依旧在漫不经心地盛开,漫不经心地零落。进出小区,我常常会路过它,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我心上的这枝梅,也没有委屈,没有抱怨……只有不急。
(作者:许冬林。有删改)
16.阅读文章第④~⑩段,在表格内填写合适的内容。
脂梅树的生长状态 | 一树枯枝 | ②_____________ | 初绽芳香 |
“我”的情感态度 | ①_____________ | 遇视质疑 | ③_____________ |
17.第⑤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桃花、杏花、木槿花和桂花?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8.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文中画线语句,谈谈其写景状物的妙处。
(1)我看见落光叶子的蜡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打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更多的是花替,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化静为动)
(2)我站在蜡梅树下,闻着冷香,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会比桃花、杏花的香要重。(多感官互通)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梅花身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迪。
参考答案
1. 美 莫顿·亨特
2. 犹豫不决 害怕 巨大的成就感、骄傲
3.C
4.C
5.D
6.B
7.B
8.(1)诚信对于做人和立业都很重要,互联网时代要建立网络诚信。
(2)有两台电脑面对面地立在网格之上,两台电脑中的爱心各伸出一只手紧握在一起,袖口上分别写着”诚”“信”字样。
寓意:互联网关联的行业(或网络时代)要讲究诚信,才能共赢发展。
9.划线句属于环境描写,表现我在悬崖上被困时间很长,而且天色已晚,衬托我害的的心理。 10.用感叹号表强烈的情感,表现“我”在面对险境时极度不自信、极度恐惧,害怕的心理。 11.示例—:可以删掉,更加简洁。
示例二:不可以删掉。加点词主要内容是“好的”“你能做到”,表现爸爸对我耐心的鼓励,这是我成功脱险的基础。 12.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结构上,篇末点题,结构严谨。
13. 相似的处境:都陷入了困境。甲文中的“我”失去光明,十分迷茫;乙文中的“我”攀岩遇险,无法脱险。 相同的心理:害怕(恐惧),迷茫,不知所措,渴望帮助(言之成理) 14. (1)甲文:比喻, 将我的迷惘处境比作船在迷雾中找不到方向的处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失去光明而迷惘、恐惧的心理,表明“我”急需教育,急需有人引领和帮助,这就为沙利文老师的出现以及对“我”人生的影响等情节做下铺垫。 (2)乙文:环境描写, “太阳西沉”和“夜幕降临”等词,写出时光流逝和我被困时间的漫长,烘托“我”因害怕而绝望、麻木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父亲出现并帮助我的情节做铺垫。 15.答案示例: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克服紧张害怕的心理,勇于面对困难,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帮助,一步一步勇敢走出困境。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定能收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16. 哂笑轻视 始终缄默 惊喜赞赏 17.将开在其他三个季节的花与春、夏、秋三季不开花的腊梅进行对比,既反衬出腊梅低调从容、沉得住气的形象,又反映了“我”急切盼望腊梅开花的心情。 18.(1)用“呼应”“攥紧”等动词,把静的花写活了,富有动感,生动写出梅花绽放及含苞欲放的姿态,充满活力和情趣。
(2)用通惑的修辞,将多感官互通,花香也有了重量,更表现了作者对梅花香的赞美之情。(意对即可) 19.①不抱怨苦难,坚定信念,努力生长,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如梅花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漠视,遭到过嘲笑,遭受过排挤,依旧静静地生产,笃定地伸展枝干。②做人要低调从容、沉得住气,不要哗众取宠。就像梅花顶风冒雪,在最后一展芳华的那一刻是静穆的从容的。
人教部编版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