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958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958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958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9589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958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9589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4 次下载
- 第2单元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2 次下载
- 第2单元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3 次下载
- 第3单元 铁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4 次下载
- 第3单元 铁 金属材料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7 次下载
第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高一化学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19必修第一册)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0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A卷·夯实基础)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20·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如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单质 | 酸 | 碱 | 胶体 |
A | 水银 | 硝酸 | 纯碱 | 蛋白质溶液 |
B | 溴水 | 磷酸 | 烧碱 | 烟 |
C | C60 | 醋酸 | 熟石灰 | 雾 |
D | 臭氧 | 碳酸 | 氢氧化铜 | 氢氧化铁沉淀 |
2.(202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一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采用树状分类法的是
A.铁是单质又是导体
B.纯净物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C.氯化钠是钠盐又是氯化物
D.氢氧化钙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属于碱
3.(2020·浙江高一期中)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在1L2mol·L-1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Fe(OH)3胶粒小于2NA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4.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物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电子的转移
C.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
6.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NaClO3溶液 B.CaCl2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氯化氢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K2SO4 C.SO2 D.Cl2
8.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2O和CO2气体的反应 B.NH3溶于水的反应
C.硝酸与Ca(OH)2溶液的反应 D.H2在O2中燃烧
9.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如图所示坐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A.稀盐酸加到一定量NaHC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c()
B.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横坐标是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C.稀盐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O | O2 | CaO | Ca(OH)2 |
B | H2SO4 | HCl | MgCl2 | Mg(OH)2 |
C | HCl | CO2 | CaCO3 | H2O |
D | FeSO4 | FeCl2 | Cu | CuO |
1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2CO3=2Na++ B.Na2SO4=2Na++
C.H2SO4=2H++ D.KClO3=K++Cl-+3O2-
12.(2020·甘肃省兰大附中高一期中)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
A.将FeCl3 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 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13.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Ba2+、Cl-、NO B.K+、S2-、Cl-、SO
C.Ca2+、Mg2+、NO、CO D.Na+、Cl-、CO、Fe3+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 Ca2++ OH-= CaCO3↓+ 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 SO+ Ba2++ OH-= BaSO4↓ + H2O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 O2-= 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 2H+= CO2↑+H2O
15.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S2− ②Fe2+ ③Al3+ ④S ⑤H+ ⑥Mg ⑦Na+
A.①⑦ B.③⑤⑦ C.②④ D.②④⑤⑥
1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A.
B.
C.
D.
17.ClO2是一种高效杀菌剂。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O3是氧化剂,Na2SO3是还原剂 B.Na2SO3被氧化
C.NaClO3发生氧化反应 D.ClO2是还原产物
18.(2020·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第一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 + 10Z-+ 2XO= 2X2+ + 5Z2 + 8H2O
②2A2+ + B2 = 2A3++ 2B-;
③2B-+ Z2 = B2 + 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B.反应Z2 + 2A2+ = 2A3+ + 2Z- 可以进行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A3+、B2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19.(8分)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铝②Na2CO3固体③CO2④液态HCl⑤NaOH溶液⑥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②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向⑥中逐渐滴加④的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13分)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有“-”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碳酸钾、铝片和木炭粉。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⑤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
②和④:_______;
②和⑤:_______;
④和⑤:_______。
21.(6分)储氢碳纳米管的成功研制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C、CO2、H2SO4、K2Cr2O7、K2SO4、Cr2(SO4)3和H2O七种。
(1)请用上述物质填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C+□( )+□H2SO4=□( )+□( )+□Cr2(SO4)3+□H2O: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 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22.(10分)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
ii.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室中常常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
②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3)iii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3.(9分)(2020·山东青岛市·高一期中)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 Na+、Cu2+、SO、Cl-、NO。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离子中,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填标号)。
A.Ag+ B.Mg2+ C.OH- D.HCO
(2)取100mL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呈碱性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发生变化的是Na+、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Cu2+和SO,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图:
①试剂c为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3所含溶质离子有Cl-、________。
②“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
③向“白色沉淀2”中加入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