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9.2《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课题 | 9.2《 库仑定律》 | 单元 |
| 学科 | 物理 | 年级 |
|
教材 分析 |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 教科书在库仑定律教学的处理上,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定性实验导入。在此基础上,展示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突现类比的方法在该定律建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库仑的实验是建立该定律的重要基础,该实验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多位科学家的猜想。所以,本节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实验教学。 | ||||||
学情分析 | 上一节学生已经学会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道了使物体起电的几种方法,并且在使物体起电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是守恒的。同时学生在初中有明确知道电荷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遵循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对于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只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也就会联想到库伦扭秤的设计原理和思想。 | ||||||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3. 知道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述及其公式表达。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了解库仑扭秤实验。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感悟科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 科学思维:渗透理想化方法,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演示实验,定性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量的多少以及电荷之间距离大小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
重点 | 1.知道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2.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知道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 | ||||||
难点 | 理解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并会计算点电荷间的静电力。 |
教学过程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一、学习目标展示 1.知道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2.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知道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 3.了解库仑扭秤实验。 4.理解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并会计算点电荷间的静电力。 二、情景引入 如图所示,带电体C与小球间的作用力会随距离的不同怎样改变呢?在同一位置当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时,作用力又会怎样变化?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今天我们来定量研究这个问题。 | 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
有目的的学习
为引入电电荷的概念做铺垫 |
讲授新课 | 【自学感知】 一、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1.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静电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叫库仑力。 3.点电荷 ①定义:把带电体看作带电的点。 ②条件: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 二、库仑的实验 1.实验装置:库仑扭秤(如图所示) 2.实验过程 (1)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记录每次悬丝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出力F与距离r的关系。 (2)根据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电荷量相等,多次重复,可以把带电小球的电荷量q分为_这样又可以得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F与电荷量q1、q2的关系。 3.实验结论 (1)力F与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__。 (2)力F与q1和q2的乘积成正比,即F∝q1q2 。由此可得:F=kq1q1/r2,其中k叫作静电力常量,当两个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同种时,作用力为斥力,反之,为异种时,作用力为引力。 k=9.0×109 N·m2/C2。 三、静电力计算 (1)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直接应用库仑定律计算。 (2)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对这个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3)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 点电荷组成的。所以,如果知道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根据库仑定律就可以求出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探究解惑 】 探究一、怎样理解库仑定律? 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 (1)真空。(2)静止点电荷。(3)在空气中库仑定律也近似成立。 2.静电力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 (1)大小计算 不必将表示电性的正、负号代入公式,只代入q1、q2的绝对值即可。 (2)方向判断 在两电荷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例1】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 r/2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1/12)F B. (3/4) F C. (4/3)F D.12F C [由库仑定律知F=k,当两小球接触后,带电荷量分别为Q、Q,故后来库仑力F′=k=k,由以上两式解得F′=F,C项正确。]
【例2】两个相距很远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所带电量分别为+4×10-5C 和-6×10-5C,用和它们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C先后分别与A、B各接触一下后拿走,A、B之间的静电力变成原来的多少倍? 探究二、怎样理解点电荷? (1)只有电量,没有大小和形状 (2)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3)实际的带电体在本身的大小跟带电体间的距离相比小得多 时可看作是点电荷 【例3】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点电荷 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解析:能否把一个带电体看成点电荷,关键在于我们分析问题时是否考虑它的体积大小和形状。能否把一个带电体看作点电荷,不能以它的体积大小而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它的体积和形状可不予考虑时,就可以将其看成点电荷,选C。 答案:C 探究三、怎样理解静电力的叠加原理? 1、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电荷无关。当多个带电体同时存在时,每两个带电体间的静电力都遵守库仑定律。 2、若空间存在多个点电荷,某点电荷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其他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可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其合力。 【例4】如图所示,在A、B两点分别放置点电荷Q1=+2×10-14 C和Q2=-2×10-14 C,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C,且AB=AC=BC=6×10-2 m。如果有一个电子在C点,它所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答案:8.0×10-21 N 方向平行于AB向左 【例5】 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L的点电荷A、B,带电量分别为-4Q和+Q,今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是( ) A -Q,在A左侧距A为L处 B -2Q,在A左侧距A为L/2处 C -4Q,在B右侧距B为L处 D + 2Q,在A右侧距A为3L/2处 题目要求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现在我们先让第三个电荷平衡,看看应将它放在哪里? 此时,A、B不能保持平衡 同理可讨论负电荷也只能放在+Q 的右侧,此时三者都平衡 由库仑定律得:
解得:q=4Q 带负电 选C |
学生阅读课文,认真研究,然后填空,对填不出的空重新看书理解并与同桌讨论。
学生理解后记忆
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学生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
把读书自学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学生。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感应起电的实质。
让学生理解实际情形下所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注重学生的讨论过程,淡化探究的结果,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强化所学知识
巩固本节的知识
|
课堂小结 |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 k=9.0×109N·m2/C2 3、适用条件:(1) 真空 (2) 静止点电荷 4、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当带电体的线度比起相互作用的距离小很多时,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 5、静电力的叠加原理:某点电荷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其他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 |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 |
板书 | 一、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1.库仑定律的内容: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方向在连线上。 2.静电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叫库仑力。 3.点电荷①定义:把带电体看作带电的点。②条件: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对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 二、库仑的实验 k=9.0×109 N·m2/C2。 三、静电力计算 (1)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直接应用库仑定律计算。 (2)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电的作用力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对这个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3)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 | ||
教学反思 |
|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准讲解,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库仑定律教案设计,共19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磁感线,安培定则,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