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1 电荷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9.1《 电荷》教学设计
课题 | 9.1《 电荷》 | 单元 | 10 | 学科 | 物理 | 年级 |
|
教材 分析 | 本节课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本节课由电荷、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部分组成,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是电磁学的基本概念,教材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境,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元电荷的学习,让学生产生“量子化”的初步概念,明确电量不能连续变化。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等,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在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静电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思考中来。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分析,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产生电荷的机理。 | ||||||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电荷量的单位。 2.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学会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原因。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会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知道元电荷、比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研究问题,使学生能掌握分析宏观问题时善于从微观结构认识本质的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原因的理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体验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种带电方式,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电荷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和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 ||||||
重点 | 1、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会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
难点 |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教学过程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一、学习目标展示 1.知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电荷量的单位。 2.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学会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原因。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会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知道元电荷、比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二、情景引入 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呢?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电荷。
| 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
有目的的学习
为引入电电荷的概念做铺垫
| ||||||||||||||||||||
讲授新课 | 【自学感知】 一、电荷 1.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用Q表示,有时也可用q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符号是C。 3.原子的组成 ①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以及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②每个原子中质子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中性。 4.摩擦起电的原因:当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5.自由电子: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 6.离子: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二、静电感应 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三、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四、元电荷 1.定义:最小的电荷量,用e表示。 2.带电体的电荷量特征: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3.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e=1.602 176 634×10-19C,计算中可取e=1.60×10-19 C。 4.电子的比荷 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e/me=1.76×10-11 C/kg
【探究解惑 】 探究一、感应起电的规律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规律: 1、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近异远同” 2、两端感应出的电荷是“等量的”, 实质: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例1] 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_______,B______;(正电,负电;) (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 则A_______,B_______。(不带电,不带电) [例2] (多选)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甲、乙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 D.移走棒,两导体球不分开 解析 能使两球都带电,应遵从以下几个步骤:(1)两导体彼此接触;(2)带电体移近两导体;(3)先分开两导体,再移走带电体。由此可知,A项可以使两球都带电;带电体与非带电体接触,电荷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C项可以使两球都带电,故选项A、C正确。 答案 AC 探究二、验电器有几种种应用方式?原理分别是什么? 1.带电体接触验电器 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上面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如图甲。 2.带电体靠近验电器 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体会使验电器的金属球感应出异种电荷,而金属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两箔片在斥力作用下张开,如图乙。 [例3] 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荷,并靠近验电器B,则( ) A.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触 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感应出了正电荷 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感应出了负电荷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的下部箔片感应出了正电荷 解析 当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小球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负电荷,金属箔片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正电荷,而整个验电器不带电,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箔片感应出了正电荷,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探究三、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例4】 (1)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 ②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 ③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2)带正电的物体A与不带电的物体B接触,使物体B带上了什么电荷?在这个过程中电荷是如何转移的? 答案 (1)①C移近导体A,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 ②金属箔片仍张开,但张角变小; ③A、B接触,金属箔片都闭合。 (2)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有电子从物体B转移到物体A,物体B中电子数量减少,因此带正电。 探究四、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球,接触后分开,电荷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若带有异种电荷,二者将先中和所带电量后再平分; 若带有同种电荷,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分。
[例5]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为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个电子? 解析 在接触过程中,由于A球带的正电比B球多,B球上的电子会转移到A球上,直至两球带上等量的正电荷。接触后两小球各自的带电荷量QA′=QB′=(QA+QB)/2 =+4.8×10-9 C
答案 电子由球B转移到球A 1.0×1010个 |
学生阅读课文,认真研究,然后填空,对填不出的空重新看书理解并与同桌讨论。
学生理解后记忆
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学生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学生练习 |
把读书自学的权利和机会还给学生。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感应起电的实质。
让学生理解实际情形下所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注重学生的讨论过程,淡化探究的结果,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强化所学知识
巩固本节的知识
| ||||||||||||||||||||
课堂小结 |
|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 | ||||||||||||||||||||
板书 | 一、电荷 1.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电荷量:用Q表示,有时也可用q来表示。 3.原子的组成:每个原子中质子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 二、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三、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 表述二: 四、元电荷:e=1.602 176 634×10-19C | ||||||||||||||||||||||
教学反思 |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1 电荷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1 电荷优质教案设计,文件包含91电荷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配套练习doc、91电荷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磁感线,安培定则,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