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原卷板+解析版) 试卷 9 次下载
- 第8课 西欧庄园(原卷板+解析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原卷板+解析版) 试卷 6 次下载
- 第11课 古代日本(原卷板+解析版) 试卷 6 次下载
-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原卷板+解析版) 试卷 7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习题
展开一、基础巩固
1.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市民,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展开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题文中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A。
2.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答案】C
【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手工业和商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因此,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ABD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3.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西欧城市兴起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故D符合题意;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与城市兴起不符。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史实。此题中的提示词是: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结合课本所学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在这里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故此题选择答案C。
5.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
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
【答案】A
【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手工业和商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下列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
A.法兰克王国的兴衰B.西欧庄园制度
C.西欧大学兴起D.西欧城市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西欧城市的兴起。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如法国的巴黎。城市为了争取自治和自由,同国王或封建主不断进行斗争,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图片没有关系,排除,故选D。
7.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可知,当时的大学享有司法特权,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 信仰自由权,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8.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庄园主C.市民阶层D.基督教会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0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些城市,它们构成了中古西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刺激了西欧封建主的贪欲,他们把城市视为财富的源泉进行大肆盘剥。为了争取自治权,城市通封建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城市取得自治权使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和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故“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13-14世纪成为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有
①富裕农民
②骑士
③乡绅
④贵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欧洲农村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生活的很没有生气。④错误,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0.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行会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选项B符合题意;行会制度的发展、城市的复兴为大学的产生创造了重要条件;庄园是从9世纪开始,西欧中世纪乡村一种新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材料反映了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罗马教廷的统治
C.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D.巴黎圣母院的修建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有的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例如现在的“爱丁堡”、“汉堡”、“匹兹堡”等名称都体现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因此C项正确;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爱丁堡”、“汉堡”、“匹兹堡”等名称无关,排除A项;罗马教廷从古代罗马主教府发展而来,与“爱丁堡”、“汉堡”、“匹兹堡”等名称无关,排除B项;巴黎圣母院是欧洲一座著名的天主教堂,它的修建与“爱丁堡”、“汉堡”、“匹兹堡”等名称无关,排除D项。故选C。
12.中世纪的大学基础课程除了文法、修辞、算数、集合、天文外,还有
A.逻辑和音乐B.法学和神学C.医学和法学D.法学和逻辑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故A符合题意;法学、医学和神学属于专业课程,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相对的自由和独立,表达的是题目中的意思,选项B符合题意;不是自然条件空气等因素的原因,排除AC;欧洲中世纪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依然受国王管辖,排除D。故选B。
14.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的目的是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神学的研究和传播
C.开展世俗教育
D.为宗教改革准备条件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故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的目的是扩大神学的研究和传播,故B符合题意;开展世俗教育、为宗教改革准备条件与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A.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D.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十一世纪以后西欧开始出现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拓展提升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这一时期英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以及阶级关系的演变,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农业委员会,1838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马克思的统计,19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来自土地。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2~5名长工,农忙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并雇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农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的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拨一点薄地叫雇工耕种来代替工资,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答案】(1)变化:形成地主、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三大阶级;大租地农场经营方式出现,农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农业出现技术革新高潮,机器应用逐渐普及;专业化组织出现。
(2)特点: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封建色彩浓厚。
历史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然经济,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力量薄弱,助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有限。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得出:英国农村形成地主、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生。”得出农业生产逐渐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经营方式出现;农业出现技术革新高潮,机器应用逐渐普及;专业化组织出现。
(2)依据材料二“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得出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规模小;由材料“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得出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机械化水平低规模小;由材料“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得出中国封建剥削的存在,封建色彩浓厚;由材料“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的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 得出英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然经济。结合课本所学,英国近代资本主义传入中国,明清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早期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力量薄弱,助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有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8课 美国的独立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8课 美国的独立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18课美国的独立解析版doc、第18课美国的独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优秀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解析版doc、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优秀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第15课探寻新航路解析版doc、第15课探寻新航路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