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六上科学 3.2《斜面》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46904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教科版六年级上3.2《斜面》教学设计
课题 | 斜面 | 单元 | 3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6 |
学习 目标 |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 ·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 ·能根据提供的指标完成工具的测试和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与同伴合作探究时,互相协作,关系融洽。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 ||||||
重点 | 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用斜面搬运物体能省力。 | ||||||
难点 | 发现并理解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有什么办法能把油桶搬上车?哪种办法最省力?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 在车厢上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推上去最省力。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从古至今,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工具与技术,有的一直沿用至今,斜面就是这样的情况。说说你见过的斜面吧。 明确: 如无障碍通道、滑梯、盘山道、引桥、桥区匝道、台阶等。 3、这是什么引水工具?(展示连筒图片) 明确: 这一引水工具叫作连筒,早在我国唐朝中期以后就开始盛行,杜甫曾多次在诗句中对这一工具加以赞颂。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4、连筒就把把无数竹筒串接在一起,连接成封闭性的水渠,形成规模或大或小的引水系统。连筒引水是利用什么原理把水从一处引到另一处的? 明确: 利用斜面。 5、思考: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 怎样知道技术和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 (1)进行测试 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 (2)进行评价 建立评价指标,评价的指标可多可少。 | 回答
列举
回答
回答
思考 | 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又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的。
|
讲授新课 | 一、探索 (一)模拟测试1 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 1、实验材料: 木块、塑料槽、水、盛水的瓶子、水槽、石块、装小石块用的袋子、抹布 2、视频演示。 3、动手试试 (1)任务1:沿斜坡滚落石头 将一个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到低处B 1)实验步骤 ①用木块和塑料槽在桌面搭建一个斜面 ②在水槽的两端确定A、B两点,用笔划横线做好标记 ③把装有大小石块的口袋放到A处,放手让石块口袋自然下滑 ④观察石块能否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从高处A自然滑到低处B 2)实验记录 (2)任务2:搭斜坡运水 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一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 1)实验步骤 ①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 ②一端搭在小木块上,另一端用水槽接住。如果搭建的水槽稍长,中间容易脱节,可以用一个稍小一点的木块在水槽中间支撑一下 ③将一杯水从水槽高处导入,观察是否能流到水槽中 2)实验记录 (3)实验结论 通过斜面将物体从高处搬运到低处时,物体可以借助自身的重力从高处沿斜面滑到低处,这个过程人不需要额外施加力。 (二)模拟测试2 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模拟搬运物体的过程 1、实验材料 木块、塑料槽、石块、装小石块用的袋子、测力计 2、视频演示。 3、动手试试 (1)任务3:沿着斜面从低处向高处拉物体 将两个物体(比如木块和石块)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任务4:直接提升物体 将两个物体(比如木块和石块)由低处B缓缓地直接提升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注意事项 ①测力计在使用之前先调零 ②实验中小木块要匀速运动,边拉边读 (测力计指针基本保持不动) ③重复实验三次,求平均数 (4)实验记录 (5)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两种方法都能完成任务,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不同,斜面可以省力! 二、研讨 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 明确: 降低搬运难度,省力省时。 三、拓展 1、阅读下面资料,你有哪些收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拓展内容。 预测: ①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②斜面的应用对人类影响是巨大的 2、螺丝钉的结构中有斜面的应用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明确: 螺丝钉的螺纹运用了斜面的原理,螺丝刀可以轻松将其拧进或拧出。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工具或设施中,哪个没有应用了斜面的是( ) 2、斜面的特点是( ) A. 一端高一端低 B.两端一样高 C.一定是木板搭的 3、盘山路一般是S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A. 节约建设成本 B.省力 C. 增加行车的安全性 4、小李骑自行车走斜面,以下三种情况中最省力的线路是( ) 五、作业布置 学习本课后,有哪些收获? |
准备材料
看视频演示
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情况
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情况
归纳
准备材料 看视频演示
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归纳
阅读拓展资料
交流
回答
练习
| 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完成达标测评
巩固课堂知识 |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知道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斜面的应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
| 总结课堂 |
板书 |
| 板书设计 |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斜面测试记录表,不需要,斜面可以省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斜面习题ppt课件,共1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2.斜面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2.斜面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斜面》教学课件pptx、《斜面》教学设计docx、斜面实验记录单docx、《斜面》微课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