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4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页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授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周郑交恶,经济发展,徙木立信,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代表人物和主张,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进入东周时期,周桓王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思考:身为周天子的桓王为何会选择忍气吞声?
    周王室实力衰落,郑国实力强,难以与之抗衡。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大变动之政治和民族关系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的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学习聚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冶铁技术出现,铁农具开始使用,农耕得到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繁荣。战国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
    2.变法运动①背景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逐渐取代奴隶主贵族与奴隶阶级的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富国强兵。②结果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③表现—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学习聚焦: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有教无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学习聚焦: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②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③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现实政治。④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⑤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①是春秋战国政治(阶级关系)、经济、文化大变动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作为思想敏锐的学术群体,诸子不约而同地继承“义”、改造“义”、发展“义”,以“义”作为建构自身学说的立足点,“义”不仅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也是百家共鸣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思想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们直面现实的苦难,积极逆挽世运,以图天下大治。一句话,就是希望天下大治、社会和谐,这是诸子的共同心愿,也是战国文化精神的整体诉求。——桓占伟《百家争鸣中的共鸣——以战国诸子“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1.春秋时期,与中原相邻的戎狄蛮夷在与中原各国的频繁往来中产生了 观念。进入战国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的表现: 开始使用,铁农具开始使用, 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 、郑国渠等。 3.战国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 ,逐步建立起 的政治制度。 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 ; ③“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④在民间实行 ,互相纠察告发;⑤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 。其地位和意义是 。 5.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主张统治者通过 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 。 6.老子指出“人法地”,追求 ,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 。他还主张顺其自然, ,甚至退回到 。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思考商鞅变法的特点,商鞅变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背景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无义战,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战国时期三次经典战役,春秋争霸战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2课,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战争频仍,经济发展,如何应对,破旧立新秩序重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