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4470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4470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4470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营养物质的利用和泌尿系统
1.下列叙述中,与人体血糖含量保持稳定的生理因素有关的是( )
①血糖含量高时,部分血糖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 ②血糖含量高时,部分血糖转化为脂肪 ③人体加速运动消耗血糖 ④血糖含量低时,肌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⑤血糖含量低时,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2.某人患了某种疾病后,身体逐渐消瘦,则他( )
A.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B.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C.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D.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核心知识]
1.未利用的葡萄糖被身体贮存起来,合成肝糖元、肌糖元和脂肪。肝糖元在血糖低时会被转化为葡萄糖,但肌糖元不能转化为葡萄糖。
2.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3.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
[易错点拨]
排泄是指人体把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尿素、尿酸,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消化系统排出食物残渣不是排泄,称为排遗。
1.在蛋白质、糖类、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分解的最终产物内均有( )
A.水和尿素 B.水和二氧化碳
C.尿素 D.水、二氧化碳、尿素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
A.尿酸
B.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3.在人体内分解后会产生含氮废物的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膳食纤维
4.组成人体的物质,今天和昨天的不完全一样,是因为( )
A.今天和昨天吃的食物不完全一样
B.今天和昨天的活动情况不同
C.人体的新陈代谢在不停地进行着
D.今天和昨天的生活环境不同
5.下列不是血液中葡萄糖来源的是( )
A.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B.蛋白质和脂肪的转化
C.肝糖元的分解 D.肌糖元的分解
6.北京鸭在育肥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并减少运动,从而使北京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
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
7.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 )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
A.③④⑥ B.⑥⑦⑧
C.①③⑧ D.④⑥⑦
8.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如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表示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表示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9.请填表完成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
途径 | 排出物质 | 形式 |
呼吸系统 |
| 气体 |
皮肤 |
| 汗液 |
泌尿系统 |
| 尿液 |
10.如是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填序号),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_______(填序号)起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3)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含量会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11.如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①过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过程的进行,健康人体内________(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12.如所示为血液流经某个器官后,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尿素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肾脏
B.根据尿素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一定不是肝脏
C.根据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肺
D.满足图示所有条件的器官不可能是肺、小肠和肾脏
13.如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②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完成的。
(3)通过B系统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产生于____________内。
(4)在炎热的夏天,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却往往比其他季节还少,其原因是大部分水分的排出由生理过程________(填序号)完成。
(5)C系统内的液体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各种生理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下,依靠各种________________的分工协作。
答案
核心·易错
1.C 2.B
能力提升拔尖练
1.B 2.D 3.C 4.C 5.D 6.A
7.D
8.C 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O2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CO2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O2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CO2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CO2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O2较多、CO2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O2的含量逐渐增加。因此若曲线表示O2含量的变化,则a血管是肺动脉,b代表肺,c血管是肺静脉。若曲线表示CO2含量的变化,CO2含量增多,说明在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因此b可代表脑。若b代表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减少,而图中物质经过b时含量增多。由于在小肠内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b代表小肠。
9.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等含氮废物 大量的水,尿素、尿酸等含氮废物,无机盐
10.(1)① 肾单位 (2)③ (3)减少
11.(1)胰岛素
(2)AD
(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属于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2)图中A是O2,B是CO2,C是营养物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CO2的含量减少,故此曲线能够表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故此曲线不能表示C的含量变化;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了O2,产生了CO2,CO2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曲线不能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CO2的含量变化;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线能表示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培优初探拓展练
12.D
13.(1)小肠
(2)气体扩散
(3)组织细胞
(4)③
(5)心脏和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6)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器官和系统
2020-2021学年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3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3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少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异化作用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2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2课时练习,共6页。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节 机械能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节 机械能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有下列物体,中属于势能逐渐变大的一组是,如所示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