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习题
展开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39542025" 模块一 知识网络 PAGEREF _Tc139542025 \h 1
\l "_Tc139542026" 模块二 知识掌握 PAGEREF _Tc139542026 \h 2
\l "_Tc139542027" 知识点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PAGEREF _Tc139542027 \h 2
\l "_Tc139542028" 知识点二、体内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PAGEREF _Tc139542028 \h 3
\l "_Tc139542029" 知识点三、泌尿系统 PAGEREF _Tc139542029 \h 3
\l "_Tc139542030" 知识点四、代谢的多样性 PAGEREF _Tc139542030 \h 4
\l "_Tc139542031" 【巩固提高】 PAGEREF _Tc139542031 \h 6
知识重点
模块一 知识网络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知识点二、体内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1)以 形式排出: ; 2)以 形式排出: ;3)以 的形式排出:
知识点三、泌尿系统
(2023•天台县一模)如图,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极细针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抽取囊内液进行微量物质化学分析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B.②是出球小静脉
C.③中不含血细胞D.④主要作用是重吸收
(2023•绍兴模拟)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重吸收作用肾小球 原尿 →滤过作用肾小管 尿液
B.血浆 →滤过作用肾小球 原尿 →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尿液
C.血浆 →滤过作用肾小管 原尿 →重吸收作用肾小球 尿液
D.血浆 →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原尿 →滤过作用肾小球 尿液
(2022秋•平湖市期末)如图为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①—④液体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血细胞B.②中没有氨基酸
C.③中含有葡萄糖D.④中没有尿素
(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
(2023•宁波模拟)小宁监测了自己在安静休息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部分生理变化,以下情况不会在剧烈运动时出现的是( )
A.汗液的分泌量会增加
B.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会增加
C.尿液的排出量会增加
D.腿部肌肉会有酸痛现象
(2022秋•椒江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是 ;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 。⑤内的血液比②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 。
(2)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 ,使气体a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字母)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3)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4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 (填序号)途径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 。
知识点四、代谢的多样性
腐生:凡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叫“腐生生物”。大多数霉菌、细菌、酵母菌及少数高等植物都属“腐生生物”。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都是典型的腐生生物
【巩固提高】
(2022秋•慈溪市期末)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提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正常情况下,微细玻璃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正常情况下,③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成分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末端液体里尿素的含量增加
(2022秋•滨江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管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右心室
(2022秋•上城区期末)小金在期末复习时整理了如图所示的一个模式图,其中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或物质,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整理结果正确的是( )
(2022秋•嵊州市期末)夏天剧烈运动后,同学们通常会有以下感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酸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汗和呼吸不属于人体排泄的途径
B.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较多的蔗糖浓溶液
C.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D.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2022秋•嵊州市期末)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a~f 为各种血管,①、②为相关气体,③为相关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显增多
B.与e相比,f中血液含氮废物含量明显减少
C.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肾→膀胱→输尿管→体外
D.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
(2022秋•杭州期末)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利于散热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少于运动时
D.此调节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无关
(2022秋•鄞州区期末)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下表中内容与图示不相符的一组是( )
(2022秋•嵊州市期末)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镜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
(1)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经过 作用,这两种成分无法透过。
(2)若①是入球小动脉,则血管②中流动的血液颜色是 的。(选填“鲜红”或“暗红”)
(3)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正常情况下含有下列成分中的 。
A.脂肪
B.淀粉
C.尿素
D.葡萄糖
(2023•宁波模拟)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制作的材料需要用到: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制作的成品如图所示。
(1)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从部位③中流出的是 。
(2023•杭州一模)如图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2023•宁波模拟)人体内水的平衡对于健康有重要意义。图甲是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1)食物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体主要通过 器官吸收水分,也可以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得到水分。
(2)根据图甲分析,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 (写两个)。
(3)图乙是某人汗液和尿液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图。结合图甲,分析他在高温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多,未及时补充水分, (填结构名称)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增大,以维持水盐平衡。
(2023春•滨江区校级月考)(1)在虾的头部经常能看到一些黑乎乎的东西,有人认为是虾被铅、汞等重金属污染所致,若虾被重金属铅污染,被人食用后进入血液,要除去血铅,可以通过透析的方式,透析用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内 的滤过作用;
(2)虾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化学消化最先发生在人体的 这一消化器官中。
(3)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关系是:产热 散热。(填“大于“小于”“等于”)
(4)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
(2023•杭州模拟)图甲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乙是小徐和小王两个人饮用等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糖浓度为0.1%)
(1)图甲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
(2)图甲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 有病变。
(3)由曲线图乙可知,小徐血糖浓度过高,图甲 中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会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2022秋•杭州期末)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 。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学习目录
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39542025" 模块一 知识网络 PAGEREF _Tc139542025 \h 1
\l "_Tc139542026" 模块二 知识掌握 PAGEREF _Tc139542026 \h 2
\l "_Tc139542027" 知识点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PAGEREF _Tc139542027 \h 2
\l "_Tc139542028" 知识点二、体内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PAGEREF _Tc139542028 \h 3
\l "_Tc139542029" 知识点三、泌尿系统 PAGEREF _Tc139542029 \h 3
\l "_Tc139542030" 知识点四、代谢的多样性 PAGEREF _Tc139542030 \h 4
\l "_Tc139542031" 【巩固提高】 PAGEREF _Tc139542031 \h 8
知识重点
模块一 知识网络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知识点二、体内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1)以 汗液 形式排出:皮肤; 2)以 气体形式排出:呼吸系统;3)以 尿的形式排出:泌尿系统
知识点三、泌尿系统
(2023•天台县一模)如图,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极细针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抽取囊内液进行微量物质化学分析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B.②是出球小静脉
C.③中不含血细胞D.④主要作用是重吸收
【解答】解:AB、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所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A正确,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③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④的主要作用是重吸收,D正确。
故选:B。
(2023•绍兴模拟)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重吸收作用肾小球 原尿 →滤过作用肾小管 尿液
B.血浆 →滤过作用肾小球 原尿 →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尿液
C.血浆 →滤过作用肾小管 原尿 →重吸收作用肾小球 尿液
D.血浆 →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原尿 →滤过作用肾小球 尿液
【解答】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喝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
故选:B。
(2022秋•平湖市期末)如图为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①—④液体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血细胞B.②中没有氨基酸
C.③中含有葡萄糖D.④中没有尿素
【解答】解:A、①肾小囊内是原尿,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形成的,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不能将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因此原尿中没有血细胞,A错误。
B、氨基酸属于小分子物质,原尿中含有氨基酸。所以当原尿流经②肾小管时,肾小管中有氨基酸,B错误。
C、当原尿流经②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③肾静脉中含有葡萄糖,C正确。
D、图中④表示集合管,内流的物质是尿液,尿液中含有水和无机盐、尿素等物质,D错误。
故选:C。
(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2)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3)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
【解答】解:(1)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
(2)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故答案为:
(1)细胞膜。
(2)肾脏。
(3)葡萄糖。
(2023•宁波模拟)小宁监测了自己在安静休息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部分生理变化,以下情况不会在剧烈运动时出现的是( )
A.汗液的分泌量会增加
B.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会增加
C.尿液的排出量会增加
D.腿部肌肉会有酸痛现象
【解答】解:AC、人在剧烈运动时,出汗较多,尿液会相应的减少。A正确,C错误。
B、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会增加,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B正确。
D、在剧烈运动时,腿部肌肉会明显有酸痛感是因为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导致乳酸含量上升。D正确。
故选:C。
(2022秋•椒江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是 ;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 。⑤内的血液比②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 。
(2)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 ,使气体a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心脏的 (填字母)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3)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4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 (填序号)途径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 。
【解答】解:(1)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是左心室;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⑦肾静脉中尿素比⑥肾动脉中尿素明显减少,肾脏每一个组织细胞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氧气也明显减少,所以,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尿素、氧气等。右心室中静脉血通过肺动脉运向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故⑤肺静脉内的血液比②肺动脉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氧气。
(2)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呼吸运动,使气体a氧气进入肺,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由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
(3)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4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病变的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途径2排泄(排尿)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肾小管病变,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少,也会形成糖尿。
故答案为:
(1)左心室;尿素、氧气等;氧气;
(2)呼吸运动;B、D;
(3)2;肾小管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知识点四、代谢的多样性
腐生:凡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叫“腐生生物”。大多数霉菌、细菌、酵母菌及少数高等植物都属“腐生生物”。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都是典型的腐生生物
【巩固提高】
(2022秋•慈溪市期末)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提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正常情况下,微细玻璃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正常情况下,③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成分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末端液体里尿素的含量增加
【解答】解:A、和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所以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正确。
C、③内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成分,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④内的液体是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没有重吸收尿素,所以与①血液相比较,等量的④尿液中尿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A。
(2022秋•滨江区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液形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管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右心室
【解答】解:A、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错误;
B、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因而在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正确;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右心房,D错误。
故选:C。
(2022秋•上城区期末)小金在期末复习时整理了如图所示的一个模式图,其中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或物质,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整理结果正确的是( )
【解答】解:A、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若b为肾小球,则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A错误。
B、若b为肺,则a是肺动脉,其中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其中流动脉血,B错误。
C、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若a是淀粉,b为口腔,c为麦芽糖,C错误。
D、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若a为上腔静脉,b为右心房和右心室,c为肺动脉,D正确。
故选:D。
(2022秋•嵊州市期末)夏天剧烈运动后,同学们通常会有以下感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酸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汗和呼吸不属于人体排泄的途径
B.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较多的蔗糖浓溶液
C.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D.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A、排汗和呼吸都是人体排泄的途径,A错误。
B、汗液中含有无机盐,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适量的淡盐水,B错误。
C、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满足人体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C正确。
D、人体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为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D错误。
故选:C。
(2022秋•嵊州市期末)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a~f 为各种血管,①、②为相关气体,③为相关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显增多
B.与e相比,f中血液含氮废物含量明显减少
C.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肾→膀胱→输尿管→体外
D.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
【解答】解:A、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壁的细胞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为其提供能量,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故与c小肠动脉相比,d小肠静脉内血液的含氧量会减少,A错误。
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部分水、无机盐和含氮废物尿素等形成③尿液被排出体外,所以与血管e肾动脉相比,血管f肾静脉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B正确。
C、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肾→输尿管→膀胱→体外,C错误。
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D错误。
故选:B。
(2022秋•杭州期末)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利于散热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少于运动时
D.此调节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无关
【解答】解:A、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有利于散热。正确。
B、人在休息时,出汗较少,因此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正确。
C、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有利于散热。因此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少于运动时。正确。
D、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错误。
故选:D。
(2022秋•鄞州区期末)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下表中内容与图示不相符的一组是( )
【解答】解:A、肾脏由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肾小体,A与图示相符。
B、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B与图示相符。
C、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与图示相符。
D、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D与图示不相符。
故选:D。
(2022秋•嵊州市期末)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镜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
(1)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经过 作用,这两种成分无法透过。
(2)若①是入球小动脉,则血管②中流动的血液颜色是 的。(选填“鲜红”或“暗红”)
(3)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正常情况下含有下列成分中的 。
A.脂肪
B.淀粉
C.尿素
D.葡萄糖
【解答】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若①是入球小动脉,则血管②是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只发生过滤作用,没有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鲜红的动脉血。
(3)由③肾小囊刚流入④肾小管的液体是原尿,具有尿素、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脂肪和淀粉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进入血液,原尿中不会含有。故选CD。
故答案为:(1)肾小球(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
(2)鲜红
(3)CD
(2023•宁波模拟)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制作的材料需要用到: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制作的成品如图所示。
(1)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从部位③中流出的是 。
【解答】解:(1)(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1)血细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质);
(2)尿液。
(2023•杭州一模)如图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解答】解:A、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①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A错误;
B、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
C、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所以,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C错误;
D、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麦芽糖,D错误。
故选:B。
(2023•宁波模拟)人体内水的平衡对于健康有重要意义。图甲是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1)食物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体主要通过 器官吸收水分,也可以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得到水分。
(2)根据图甲分析,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 (写两个)。
(3)图乙是某人汗液和尿液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图。结合图甲,分析他在高温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多,未及时补充水分, (填结构名称)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增大,以维持水盐平衡。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人体吸收的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小肠。人体内的水分平衡对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增加水分的方式除了直接饮水外,还有食物带进的水和营养物质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水两种来源;人体水分流失的方式除了流汗和排尿外,还有通过呼吸和排便流失水分。
(2)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排尿也能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根据图甲分析,所以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3)图乙显示25~35℃时,尿液量很低,分析原因是:25~35℃时,人体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增强,使尿量减少。
故答案为:
(1)小肠;
(2)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
(3)肾小管。
(2023春•滨江区校级月考)(1)在虾的头部经常能看到一些黑乎乎的东西,有人认为是虾被铅、汞等重金属污染所致,若虾被重金属铅污染,被人食用后进入血液,要除去血铅,可以通过透析的方式,透析用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内 的滤过作用;
(2)虾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化学消化最先发生在人体的 这一消化器官中。
(3)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关系是:产热 散热。(填“大于“小于”“等于”)
(4)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
【解答】解:(1)血液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人体代谢的废物。如同尿的形成过程,因此血液透析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了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半透明膜与肾小球的功能相似,起到了过滤作用。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在体温处于①体温上升期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产热大于散热。
(4)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管壁变薄,口径示意图的是C。
故答案为:
(1)肾小球
(2)胃
(3)大于
(4)C。
(2023•杭州模拟)图甲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乙是小徐和小王两个人饮用等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糖浓度为0.1%)
(1)图甲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
(2)图甲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 有病变。
(3)由曲线图乙可知,小徐血糖浓度过高,图甲 中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会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解答】解:(1))图甲A肾小动脉,流动脉血;C肾小静脉,流静脉血;D收集管内流的液体是尿液;E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D收集管内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肾小球病变,通透性过大造成的。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曲线图乙可知,小徐血糖浓度过高,说明图甲B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故答案为:(1)A、C
(2)肾小球
(3)B肾小管
(2022秋•杭州期末)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 。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解答】解:(1)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2)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则大部分的水通过泌尿系统中的肾脏形成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正确。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人需要的无机盐量是一定的,大部分无机盐以尿液或汗液形式排出体外。此时不多喝水,则肾脏形成的尿液减少,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正确。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一方面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由肾小管的作用使葡萄糖全部重新吸收进入血液,所以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不会进入尿液,错误。
故答案为:
(1)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或皮肤排出汗液)
(2)AB
营养物质
利用
代谢终产物
葡萄糖:
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分解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血糖( 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
→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贮存
转变成脂肪贮存
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
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二氧化碳、水
脂肪
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
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二氧化碳、水
蛋白质
消化为 后被 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小结: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
产生尿液
输尿管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将尿液排出体外
肾脏
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的器官
外形和位置
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
结构
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
肾脏的 和 的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 和
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 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 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新陈代谢包括 同化作用 和 异化作用 ,是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也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
营养方式
自养(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光合作用
异样(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摄取现成食物 腐生、寄生
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微生物指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选项
a
b
c
A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出球小动脉
B
动脉血
肺
静脉血
C
淀粉
口腔
氨基酸
D
上腔静脉
右心房和右心室
肺动脉
选项
1
2
3
A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囊
B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咽
C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
D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肺
营养物质
利用
代谢终产物
葡萄糖:
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分解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血糖( 血液 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0.1%)
→ 氧化分解供能
合成糖元贮存
转变成脂肪贮存
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
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二氧化碳、水
脂肪
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
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二氧化碳、水
蛋白质
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
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小结: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
产生尿液
输尿管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将尿液排出体外
肾脏
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形成尿液 的器官
外形和位置
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
结构
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
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新陈代谢包括 同化作用 和 异化作用 ,是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也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
营养方式
自养(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光合作用
异样(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摄取现成食物 腐生、寄生
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微生物指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选项
a
b
c
A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出球小动脉
B
动脉血
肺
静脉血
C
淀粉
口腔
氨基酸
D
上腔静脉
右心房和右心室
肺动脉
选项
1
2
3
A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囊
B
消化系统
消化道
咽
C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
D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肺
初中科学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57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达标测试</a>,共26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与营养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食物与营养练习题</a>,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6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6节 电能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