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9744/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文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文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秦朝的统一,统一背景,统一进程,北起阴山至辽东,南至北向户,东至海暨朝鲜,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专制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客观条件: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血缘分封 天下共主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公元前1046年(西周)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概括出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吗?
(2)主观条件:①地理位置: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个人才能: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③变法革新: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
策略: 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②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连接并修筑长城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思考探究:春秋时期的动荡局面教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
3.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大一统:“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不只是单纯的地域统一,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秦以前,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与皇帝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帝国,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思考: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道)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课堂探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实行郡县制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概念解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差异
1.贵族政治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官僚政治 建立在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上。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制取代了层层分封的分封制,官吏的选拔和任命一律由中央和皇帝决定,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目的: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
(4)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意义: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国家的统一。
①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4)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车同轨 修驰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秦灭六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秦修直道、驰道的意义?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
车子两轮间的距离统一为6尺
焚书灰堆,陕西渭湭南水东岸
坑儒谷,陕西临潼洪庆堡西南
(4)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③制定《秦律》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六国的法律,把原来秦国的法律推行于全国。史称“明发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4)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⑤迁徙六国贵族豪强(迁徙豪富的目的,主要是使其脱离乡土,破坏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削弱其经济实力,以防止他们东山再起)。 ⑥整顿社会风俗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并规定父子及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还不分家的,加倍征收户籍税。(商鞅变法内容)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材P15“史料阅读”: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
根据教材第15页最后一自然段以及“史料阅读”的内容,概括秦统一的意义。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穷奢极欲,大兴土木2.求仙访药,动众巡游3.开疆拓土,修筑长城4.徭役沉重,刑罚严苛5.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秦的“四大工程”
1.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枭首:斩首后,将其首级悬木示众
定杀: 即将犯人投入水中淹死
生埋: 又称活埋或坑杀
绞: 用绳子将犯人勒死
黥刑: 也叫墨刑,是在犯人脸上刺字
劓刑: 割去犯人的鼻子
刖刑: 斩去犯人的左右脚,或左右趾。
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族刑有时株连到父族、母族、妻族。
连坐 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有关之人同受刑罚。
抽胁:可能是指抽筋拔骨
2.刑法严苛,天下愁怨
(1)焚书: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史书,非《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全部焚毁。(2)坑儒: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
为了钳制思想,加强统治。
3.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据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影响:①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②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焚书坑儒”产生的影响?
在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之后,秦始皇着手于思想和文化领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主要是焚毁民间收藏的《诗》《书》、记述六国历史的书籍和诸子百家著作。
秦始皇后期为追求长生不老,命方士们为其寻求丹药。后来方士寻药不成,以卢生为代表辱骂秦始皇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不配享有长生不老的权利。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于咸阳郊外渭水边上活埋了方士和儒生共460多人。有认为坑杀的主要是方士,而非儒生。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时代与作者主观态度对历史叙述会有一定影响,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焚书坑儒是否可信的看法?
焚书坑儒,是一个用真实的焚书和虚假的坑儒巧妙合成的伪史。编造者,是儒家的经师,编造的时间,在东汉初年,编造的目的,在于将儒家的经典抬举为圣经,将儒生们塑造为殉教的圣徒,为儒学的国教化制造舆论。——李开元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等
编制户籍,迁徙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南方:征服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北方:击退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陈胜、吴广皆为楚国人,手下的兵士也大多为楚人,故此举有利于凝聚军心,提高战斗力。
楚的反秦意识最为强烈,能够更好地号召反秦势力。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1)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2)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3)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 (4)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
始皇既卒,赵高用事。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 ——钱穆《秦汉史》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 ——《史记·李斯列传》
秦与六国之间存在差异,即是六国彼此之间也不例外。但秦在制度、思想学术、语言文字、宗教意识上与六国存在的这些差异,却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抗性…… ——《史记·李斯列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图片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科素养,知识点一秦的统一,统一的条件,统一的过程,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研习1郡县制,知识导图,要点记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等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一过程,皇帝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合作探究,大秦陨落,秦的暴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