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展开课题: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弄清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n与这个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
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并能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
3.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教学重点】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
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为原数.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独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方法指导:(1)a的确定: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使它的整数数位为1,数的正负符号不变;
(2)n=原数N的整数数位-1.
方法指导:“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原数”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原数的整数位是10的指数加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带有单位的数时应注意:不能丢掉“万”,可以把这个数改成不带“万”的形式表示,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也可以根据1万=104,1亿=108来表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我们知道: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00000000000平方米.这些数非常大,写起来比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数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合作探究
教材P43“探究”.
归纳: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作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表示:用字母N表示原数,则N=a×10n(1≤|a|<10,n是正整数).
(二)自主学习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370000000; (2)-213000000;
解:原式=1.37×109; 解:原式=-2.13×108;
(3)-30200000; (4)150000000.
解:原式=-3.02×107; 解:原式=1.5×108.
2.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
(1)-5.1×107; (2)3.1415926×106.
解:原式=-51000000; 解:原式=3141592.6.
已知3622=131044,则36.22=( C )
A.13.1044 B.131.044
C.1310.44 D.13104.4
方法指导:指数是2时,底数的小数点位数向左(向右)移动一位,幂的小数点位数向左(向右)移动两位.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科学记数法
知识模块二 数位移动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优秀两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优秀两课时教案,文件包含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doc、同步教案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2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