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0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02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02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02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02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02,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niàng蓄(zhù)  粗kuàng  清(dèng 

    B.花bāo    亮(liáo    和(yìng    yùn 

    C临(wèi    护(kàn     shù)     nòng 

    D.朗rùn    zhuǎn  zào     mì)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晴朗无云)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娇柔而秀美)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清澈明亮) 

    D.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灵活而不可捉摸)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淅淅沥沥的大雨下起来了。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么咄咄逼人 

    C.夏令营活动通知一发下来,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D.每当收到一本好书时,我常常会迫不及待地阅读,它如同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

    4.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暗喻、顶真)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____,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______.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______,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C.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台湾的水果免税进入大陆,有台南的荔枝、龙眼、菠萝蜜、台中的香蕉、台北的苹果等等。 

    B.辛弃疾有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以此述钻研学问的一种境界。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D.要在城西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古树将怎么办?

    7.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郎西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

    8.关于《次北固山下》,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10.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1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表达方式看,《观沧海》是一首想象类的抒情诗。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四句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海日生残夜”表现太阳初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被撕破,一个“残”字写出了黑夜将不可抗地消失。             

    D.《天净沙•秋思》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12.(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A④②①③⑤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④②⑤③①

    13.下列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 

    B.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东坡居士﹣﹣唐朝 

    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代 

    D.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东汉末

    1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             

    C.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家、散曲家。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二、默写(共1小题)

    17.(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盼望着,盼望着,              。(朱自清《春》)

    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              ”,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              ”,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8.阅读下列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乙】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甲诗中最能体现全曲主旨的一个词语(短语)是        

    2)甲、乙两首诗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思乡这个共同的主题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9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了人间天堂。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30℃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了这里。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为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每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上。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知识窗》201701期)

    1)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来展现春天来临的过程。请你把第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颜色的变化写在下面。

                        

    2)下面语句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3)选文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梅花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它们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得到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她用自己充盈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有改动)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其“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其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其        的性格特征。

    2)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却“并不落寞”?

    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21.拓展延伸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1)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水。

    2)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

    4)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5)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

    22.按要求作文。

           银装素裹雕梁画栋的景观是风景,雄浑壮阔跌宕起伏的文字也是风景;一人一事一颦一笑是风景,荣誉挫折成长失败也是风景;人生的旅途中处处是风景……

    请以“途中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B

    2D

    3A

    4C

    5D

    6C

    7C

    8A

    9A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B

    二、默写(共1小题)

    17.(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2)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点字:郎)

    3)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4)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 (重点字:雁)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8.(1)断肠(人)

    2)甲诗寓情于景、寄情于物,运用景物来烘托游子的思乡之情;乙诗通过伤离惜别的笛声来勾起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9.(1)嫣红→橘黄→鹅黄→雪白(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粉红的、雪白的梅花”比喻为“一颗颗爆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杭州地区立春时节梅花盛开的景象。

    3)对比,用杭州西湖的春天来得迅猛而热烈与北国立春时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写北国的春天来得艰难作铺垫。(4)运用比喻,把春到来的过程比作化雪的漫长过程,突出过程的漫长、曲折、艰难,也突出其沉着果敢,心无旁骛,顽强拼争的精神品质。

    20.(1)大嫂、母亲 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 老妇人 阅尽沧桑、宽容、豁达

    2)梨花一枝春带雨 杏花春雨江南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了感情基调。

    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姗姗而来。

    4)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表达了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1.(1)冬天;秋天

    2)温柔多情;甜美

    3)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其它拟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4总结性地写了冬天济南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秋天济南的美好。

    5)原句子是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22.

    途中的风景

     

           一个小卖部。

           一位下岗工人。

           一盏明灯。

           一道独特的风景。

       月光下,那个小屋显得独为静谧,只听见树叶随风而舞的“沙沙”声,时不时地能看见一对野猫那发亮的眼睛,那盏明灯,一直亮着,虽然暗淡,但在黑夜中却是那么地刺眼。

        我经常路过那家小卖部,时不时地向经营那家小卖部的阿姨问好,她会给我一块口香糖或是一块小点心。有一次我去她那买东西却因走得急而忘记带钱,她笑了笑说:“东西你先拿着,不用着急给我钱。”她经常会把剩菜剩饭放到路边,给那些可怜的流浪猫、流浪狗吃,让它们仿佛找到了归宿。

       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天还没亮。她便已经到了小卖部,轻手轻脚地打开门,然后将物品摆放好,清点完毕,她便坐到小卖部门口,托着腮,眯着眼,仰望着蔚蓝的天空或是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我曾注意过她那双因风吹日晒而变得粗糙黝黑的手,我曾注意过她那张因岁月的蹉跎而烙下皱纹的脸。我想,她年轻的时候或许是个美人吧,可时光的流逝将她变了一个样。她头上的银丝日益增多,背仿佛也没有曾经那么直了。但一直没有改变的,是她那温暖的、天使般的爱。

       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每当万家灯火通明的时候,那个本来就安静的地方显得更安静了,有些人劝她:“把这个店转让了吧,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可她坚定地摇摇头,说要一直干下去。她就是这么一个有执着追求的人,从没放弃过。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太阳是多么强烈,寒风是多么刺骨,她始终一直坚持着她的工作。

        我小时曾幼稚地问她:“阿姨,您要干到什么时候啊。”她笑着摸摸我头说:“干到我走不动为止。”

           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在小卖部旁,热心地为别人做着好事。那个熟悉的身影曾无数次地出现在我面前,她就是我心里那道最美的风景,永远留在我心中。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