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食物在口腔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消化。吃食物时,食物首先进入我们的口腔。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目的:观察馒头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过程。观察准备:馒头、镜子。观察方法:1、咬一口馒头,咀嚼1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接着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将口腔中的馒头咀嚼3次,对着镜子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再将口腔中的馒头再咀嚼5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了,湿湿黏黏的,有甜味
馒头有点硬,舌头上感觉有许多馒头渣
馒头被轻易地咬开,软软的
碎块已经变得稀烂了,很湿
完整的馒头被分成许多的小碎块,碎块黏在一起了,又湿润了一些
嘴里的馒头被咬开,有一些湿润
观察并感觉馒头的软硬、湿润程度、是否黏在一起以及味道。
观察分析:1、牙齿用来撕咬、切碎、嚼烂食物。2、舌用来搅拌食物。3、唾液有溶菌酶、淀粉酶等,除了用来清洁口腔、消化食物,还有润滑作用。
观察结论:口腔中的( )、( )、( )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比骨头还要硬),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立事牙”),在18~30岁萌出,有的不萌出或部分萌出。
通过观察发现,门齿可将馒头、饼干、水果等整块的食物分次切割下来,便于在口腔里咀嚼;犬齿形状尖利,能将猪蹄、牛筋等多纤维的韧性食物撕裂开来;臼齿能将各类食物磨碎,磨细。不同形状的牙齿非常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咀嚼工作。
门齿像菜刀 犬齿像尖刀 臼齿像磨
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1. 要求说明。(1)请8位学生扮演牙齿(4对“门齿”、2对“犬齿”、2对“臼齿”),1位学生扮演“馒头”,1位学生扮演“舌”。(2)扮演牙齿的学生统一左手拿下排牙齿的牙龈处,右手拿上排牙齿的牙龈处。(3)其他学生作为“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评价扮演者是否科学操作。
2. 观察牙齿排列。请模拟牙齿的学生按实际牙齿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排列是否有问题。(1)观察牙齿模型是否紧挨着并整齐排列。(2)观察牙齿模型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咬合情况符合。3. 观察牙齿的运动。请一位学生给口腔运送食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牙齿吃食物时是如何运动的?他们的表演与我们平时吃食物时牙齿的运动是否一样?(1)观察同排牙齿模型是否一起运动。 (2)用镜子观察:平时吃食物时,上下排牙齿是否都在运动。
4、观察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1)回忆自己在吃馒头的过程中,馒头在口腔中里经历了哪些过程?(都有哪些牙齿参与了馒头的消化)(2)负责扮演“舌”的同学,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移动到相应“牙齿”位置。(3)负责扮演“牙齿”的同学,根据“舌”的指挥上下移动“牙齿”。
馒头在口腔里面经历了哪些过程?
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馒头在口腔里经历了被牙齿切割、撕碎、磨碎,被舌传送和搅拌的过程。
牙齿的功能是切割、撕碎、咀嚼食物,舌的功能是传送和搅拌食物。
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食物在口腔里的牙齿、舌和唾液共同作用下变成湿软细小的食物糜[mí]。在口腔里经过牙齿撕咬、切碎、嚼烂;舌配合传送和搅拌食物;唾液使食物湿润,并通过溶菌酶、淀粉酶等初步消化食物。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变小、变软、水分变多等变化。
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牙齿中的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咀嚼食物,舌起到传送的搅拌食物的作用。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
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口腔会在咀嚼的过程中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多种消化酶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咀嚼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预先消化一部分食物,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唾液分泌还有利于食物湿软,不至于伤害到食道,有利于下咽。
我们知道,胃是身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但食物要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并加入适量唾液初步处理之后才能进入胃,实验表明,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状态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数是固体的,因此需要咀嚼将其磨碎,咀嚼得越碎,食物越容易转化成液体状态,人体对其营养吸收的比例就越高。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每口能咀嚼30次最好。
龋齿的危害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人口腔中牙菌斑或唾液中的细菌利用糖类发酵,经过新陈代谢后产生酸,长时间与牙齿接触进而破坏牙齿表面,使牙齿产生脱钙及龋蚀。
(1)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坚持早晚必须刷牙、漱口。有条件者,每餐之后应立即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昨睡前刷牙最为重要。(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时要注意不能有遗漏的区域,不能只刷牙齿的外面,要彻底地刷干净牙,用力要轻柔。(3)不要过多地吃甜食。过多地吃甜食容易出现蛀牙,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口腔黏膜的抗病能力,同时对牙齿起到机械洗刷和摩擦的作用。
1、口腔里的唾液会把食物磨成小块。
2、食物要靠牙齿咬碎,所以口腔中只有牙齿最重要。
解析:牙齿会把食物磨成小块。
解析:口腔中的牙齿、舌和唾液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它们是同样重要的。
3、经常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解析:经常刷牙保持口腔干净是可以预防龋齿的。
1、( )起到对食物搅拌的作用。
A.牙齿 B.舌 C.唾液
解析:舌起到传送食物搅拌的作用。
2、( )主要起到掑碎食物的作用。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3、我们一直嚼米饭,过一会儿,觉得米饭很甜是因为( )。
A.我们太饿了,出现幻觉 B.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C.米饭本来就甜
解析: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它把米饭中的淀粉转化为糖。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科学四年级上册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精品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牙齿模型,我想吃苹果,龋病牙蛀牙,你会正确的刷牙吗,我来连,牙齿舌头唾液,学习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件pptx、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doc、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作用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件pptx、教科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docx、教科版2017科学四年级上册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练习docx、蛀牙的形成与危害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