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1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2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3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4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5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6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7
    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 课件08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学习目标,夜书所见,初读感知,字词乐园,理解诗题,送来阵阵寒意,梧桐树,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处异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家名片: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
    1.背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重点)3.学习一组写秋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的情感。(难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1、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顺。2、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笔画下 来,再联系课文注释、课文插图或上下文来想一想。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书写指导:“辶”的捺要长;“关”下横稍长,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组词:欢送 雪中送炭
    造句:妈妈给我送来了书包。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是“扌”不是“木”,“儿”左右各有两笔,居中间位置。
    组词:挑开 挑拨离间
    造句:小明正在挑逗着小猫玩呢。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萧萧】【梧】【客情】【知】【挑】【促织】【篱落】
    读作“tiǎ”,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梧桐叶落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受?
    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个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上、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会使客游在外的诗人想到什么呢?
    这两句描写儿童深更半夜借着灯火,津津有味地捉蟋蟀的生活情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诗的前两句:“寒”字一语双关,不仅写出秋风的寒凉逼人,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不如意。一“送”一“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写出了秋意的清冷,表达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得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这两句描写了儿童挑灯夜捉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作者的联想。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想起家乡得温馨美好。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得举动,巧妙地反衬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得思念之情。
    《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再次,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读词语想画面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如读古诗《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看到“枫林”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秋天来了,一丝微凉的秋风拂过,有点丝丝的寒意!也带来漫天的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着飘飘而下。我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突然,一片“火光”,不对,是一片片红云映入眼帘。我走近一看,原来不是火光也不是红云,而是一片枫树林,那枫树林格外动人,一层层、一段段、红的鲜艳、红的可爱……衬着白云蓝天格外的艳丽,我心中不由发出感叹:我爱这如诗如画般的枫林之季!
    读古诗《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中“萧萧梧叶”会想到什么景象?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在体会古诗感情的同时,我还学习了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的方法。
    比较异同:对比这三首古诗,你发现了什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萧萧梧叶、江上秋风、篱落、灯明、儿童挑促织(想象)
    对秋天的赞美,对友人的敬佩、勉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比一比,再组词。诗( ) 首( ) 于( )持( ) 自( ) 子( )
    1.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车坐爱枫林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正是橙黄橘绿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知有儿童挑促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挑动旅客思乡之情。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蟋蟀。
    2、解释加点的字或词。
    3.读古诗,完成填空。
    (1)《赠刘景文》写的是( )季的景色,从( )、( )可以看出来。(2)《山行》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曲池荷[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荷花香气浮动盘绕在曲折的河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凋落了。
    朗读指导:《山行》朗读前两句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朗读后两句时,要把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读出来。《赠刘景文》朗读第一句语调平直舒缓,声音稍低,表现秋末的萧瑟凄清。第二句声音稍高,强调“犹有”,重读“傲霜”。朗读第三句语调高亢、热烈,重读“好”和“须”。最后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一句重读“正”和“橙黄橘绿”。《夜书所见》朗读时,用舒缓的语调读出诗人客游在外的孤独郁闷。
    背诵指导:可在熟读古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景物或重点词语进行背诵。如《山行》:“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赠刘景文》:“荷尽——菊残——好景——橙黄橘绿”;《夜书所见》:“梧叶——寒声——秋风——客情——儿童——促织——篱落——灯明”。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做到不漏字,不错字。
    看图,背诵并默写《山行》。
    看图,背诵《夜书所见》。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山行》中,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可以看出;《赠刘景文》中,从“荷尽”“菊残”“橙红橘绿”可以看出;《夜书所见》中,从“萧萧梧叶”“秋风”可以看出。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参考:我停车不走是因为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月春光里的鲜花还要红艳。一年的好景致你要记住,最美的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1.试背古诗。用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组赛背等方式熟背古诗。2.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相关课件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54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说课课件ppt</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思乡怀亲,思念家乡,夜书所见,梧叶送寒声秋风动客情,孤独郁闷,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亲切之感,描写秋天的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精品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夜书所见,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授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归纳小结,思念家乡,课文图示,主题感悟,学法小结,疑难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